连载239
八百壮士守四行
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上海“八一三”事变中,我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迹,其中谢晋元率领的800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就是最动人的一幕。 1937年10月下旬,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中国军队日渐不支,25日,日军突破了防线,上海战役急剧恶化,中国军队奉命撤退。担任断后掩护任务的是国民党某部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在完成大部队撤退以后,时任该团团副的谢晋元(不久升任团长)率领第一营所部四百一十一名官兵,坚守于闸北的四行储蓄会仓库,掩护主力撤出战斗。 “四行仓库”是指金城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共同投资的四行储蓄会仓库。位于苏州、河北、西藏路西新垃圾桥北边,是一座坚固的水上建筑,高达七层,原是第八十八师师部所在地。谢晋元退来时,四行仓库的西面、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边是公共租界,南边是苏州河,四行仓库已成了一个孤岛。四行仓库当时的真实影像
坚守四行仓库的官兵,虽然自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已十分疲劳。然而,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又使他们精神抖擞地修筑起工事,官兵们用沙袋将仓库的各个大门堵死,利用原有的窗口,布置密集的火力网。谢晋元身佩手枪,认真严肃地对每个角落,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巡视,不时吩咐战士们在作战时要注意利用仓库易守难攻的有利形势,节约弹药,准备坚守阵地,并要求士兵有战至最后一个人的决心。这正如在受命进驻四行仓库前他写给八十八师师长的信中所说的:“在未完成任务前,决不轻易牺牲,任务完成后,决作壮烈牺牲。”表达了这位爱国将领视死如归,决心与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0月26日,上海城显得很平静,但街头巷尾,人们都在悄悄地传说:“有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要与日军决一死战。”其实人们不知道,孤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仅四百多人。此后,一直讴歌“八百壮士”,讴歌团长谢晋元的歌声,激荡于苏州河岸、黄浦江畔: 27日早晨七时,日军开始向四行仓库进攻。一队队日本兵端着枪,弓着腰,在瑟瑟秋风中慢慢地从西面、北面向四行仓库蠕动。谢晋元叮嘱士兵要看准时机,利用我们能看得见敌人,而敌人看不见我们的优势,有效的消灭敌人。 这时,日军已逐渐逼近四行仓库。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四十米、敌人已近在眼前,“打!”谢晋元大喊一声,各式枪支喷出愤怒的火舌,日军一个个倒下了。这一天,日军发动了多次进攻,谢晋元率部沉着应战,最后,迫使日军在四行仓库前留下几十具尸体,狼狈地逃回兵营。 但日本侵略者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采取包围态势,伺机攻击。28日拂晓,一股日军正在新垃圾桥畔打着旗语,引导日军攻打四行仓库。突然,一名身上缚满手榴弹的年轻士兵,从四行仓库的六楼纵身跃人敌群,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敌人血肉横飞。敌人迫不得已,又出动了坦克、飞机向四行仓库发动进攻。但仍未能得逞。 当时的上海人民,都很关心“八百壮士”的命运。他们时时刻刻关注着四行仓库的形势。并为了支援坚守四行仓库的孤军,纷纷组织起来,赶制大饼、油条等食物,乘着夜色送到四行仓库,租界内的中国人民接济“八百壮士”的面包、糖果、水果、罐头等食品更是堆积如山,大量的慰问信、慰问电、慰问品更是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送来,特别是28日黎明前,有一位名叫杨惠敏的女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趁天黑泅水渡过苏州河,潜入四行仓库,向“孤军”敬献了一面新制的国旗。 次日凌晨,四行仓库周围枪弹呼啸,在浓烟弥漫中,国旗被升上了楼顶。目睹这一情景的上海人民,感到振奋,感到骄傲,他们大声呼喊: 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激励支持下,“八百壮士”以高昂的斗志与敌人激战四天四夜,坚守这弹丸之地,取得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毙敌二百余人的辉煌战绩,而日军久攻不下,也只能望楼兴叹了。 这时租界的英军前来劝说,表示可以帮助“八百壮士”退入租界,并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但谢晋元说:“身可死,枪不可离,未奉命令,虽死不退。”31日凌晨,谢晋元接到撤退的命令,率领壮士以三梃机枪为掩护,退入公共租界。 “八百壮士”进入公共租界,一路上受到上海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争先一睹这些抗日英雄的容貌。路边的房前房后,甚至屋顶都站满了人。人们纷纷鼓掌,高呼:“抗日英雄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谢晋元噙着眼泪,不时向围观的群众举手敬礼。 可是,租界当局收缴了谢晋元所部的武器。并把他们软禁起来。孤军的驻地,四周全是铁丝网,大门口由武装看守着。面对一座孤营,谢晋元仍然尽忠职守,他一面组织部队操练,一面开展生产,准备随时报效祖国。 1938年3月,为了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他们在孤军营内挂起国旗,以增强土兵的斗志。1939年9月,租界地也发生了危机,谢晋元作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写了遗书寄给父母。1941年4月,被汉奸汪精卫收买的孤军营士兵,在租界内刺杀了谢晋元,当时他才37岁。 谢晋元领导的“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被千万人学习着,讴歌着,激励着中华各族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