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材料二: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 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摘   2024-11-30 11:33   山东  

材料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节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材料二: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梁王曰:“陶之朱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墙薄亟坏缯薄亟裂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也,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

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问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是法废而威不立也;谴而行其诛,则庖宰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故吾恐蛭之见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唯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昔也,惠王心腹之积皆愈。

邹穆公食不众味,衣不杂采,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犹子,臣下顺从,若手之投心也。故以邹之细,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穆公死,邹之百姓,若失慈父,四境之邻于邹者,士民向方而道哭,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复。故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节选自《群书治要》)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墙薄亟A坏B缯C薄亟裂D夫薄而可E以旷日F持久者G殆H未有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家里,与《兼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中的“家”意思相同。

B.是以,因此,与《〈老子〉四章》“是以圣人无为”中的“是以”意思相同。

C.安,文中表示疑问,意为“怎么”,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不同。

D.愈,文中指病好、痊愈,与成语“每况愈下”的“愈”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令要与时俱进,夏和商都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最终因不变法而灭亡。

B.梁国曾有疑难案件,群臣意见不一。朱公以白璧为喻,婉劝梁王要变换角度看问题。

C.楚惠王生病不能进食,令尹知道原因后,称赞他的所为合乎天道,不会被病所伤。

D.邹国弱小,但鲁、卫两国也不敢轻视它。穆公死后,就连邻国人也哀悼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2)士民向方而道哭,琴瑟无音,期年而后始复。

14.材料一认为,治国以“利民为本”。这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0. BDG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正如墙壁太薄了容易毁坏、丝绸太薄了容易破裂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没有的。

“亟坏”与“亟裂”是两个动词短语,分别描述“墙”的状态和“缯”的状态,应分别断开为“墙薄亟坏,缯薄亟裂”,即在BD处断开;

“夫”是发语词,表引起下文,后文陈述“薄”在持久上的局限性,“……者,……也”表示判断,即在G处断开。

故选BDG。

11. 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家,家里;/卿大夫的封地。句意:我的家中有两个白色的玉璧。/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封地。

B.正确。句意:因此价值千金。/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

C.正确。怎么;/性情安和。句意:君王怎么得这病的?/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

D.正确。病好、痊愈;/更加。‌‌句意:惠王的心、腹之病都好了。/情况越来越坏。

故选A。

12. A.“夏和商都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错误,材料一中“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意为:夏禹、商汤、周武王的兴起,他们不因袭旧法却称王。并不是在兴盛三代后逐渐衰落。

13. (1)法令制度应各自根据当时的需要,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2)士人和百姓朝着邹国方向在路旁哭泣,琴瑟也停止了演奏,一年之后才开始恢复。

14. ①梁王厚待百姓,疑罪从无,疑赏从有。②楚惠王心怀仁德,不忍庖宰监食者受罚而吞蛭。③邹穆公对己刻薄,对民宽厚,亲贤定国,爱民如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便利民众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好。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夏朝、商朝到了末世,桀纣不改变陈法导致了灭亡;夏禹、商汤、周武王的兴起,不因袭旧法却称王。所以圣人的法度是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礼节随着习俗的不同而改变;衣服、器械各自方便其使用,法令制度应各自根据当时的需要,所以改变古法无可非议,因循旧俗不值得赞美。

材籵二:

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判明的案件,群臣中一半人认为有罪,另一半人认为无罪。梁王说:“陶朱公虽然是普通百姓,却富裕得和国家相差无几,此人必然有奇特的智慧。”于是派人请朱公来询问。朱公说:“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得判断案件的事情。尽管如此,我的家中有两个白色的玉璧,色彩一样,尺寸一样,色泽也一样,但两者价格相差悬殊,一个价值千金,一个价值五百金。”梁王问:“两块玉壁尺寸和色泽都一样,为什么一个千金,一个五百金?”朱公回答:“从侧面来看,一个比另一个要厚一倍,因此价值千金。”梁王说:“说得好!”因此梁王判案,凡是罪证不足、有疑问的就免去处罚,凡是立功证据不足、行赏有疑的,则仍予以奖励。梁国百姓大为高兴。正如墙壁太薄了容易毁坏、丝绸太薄了容易破裂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没有的。所以国家要养活百姓、实施政教,我认为只要宽厚就可以了。

楚惠王吃凉菜发现有水蛭,趁势就吞食了,结果腹部得病不能吃东西。令尹入宫问安道:“君王怎么得这病的?”惠王回答:“我吃凉菜发现有水蛭,考虑到如果只责备厨师而不治他们的罪吧,这会破坏法令而且使自己威严建立不起来;要责备并给予他们惩罚吧,那厨师和管膳食的人按法律都该判处死刑,心又不忍。因此我害怕水蛭被人看见,就直接吞食了。”令尹离开自己的座位两次叩拜并恭贺说:“我听说天道是没有亲疏的,只帮助有德行的人。君王您具有仁德,是上天帮助的对象,病不会造成伤害。”当晚,水蛭随着惠王大便泻出,惠王的心、腹之病都好了。    

邹穆公饮食不讲求多样,穿衣不讲究色彩,对自己非常刻薄,但对百姓非常宽厚,亲近贤良以稳定国家,关心百姓就像对待子女一样,因此臣民顺从邹穆公就好比手臂服从心的指挥一样。所以邹国虽然弱小,鲁国、卫国不敢轻视,齐国、楚国不能威胁。邹穆公死后,邹国的老百姓就好像丧失了慈父一样;邻近邹国边界的人们,士人和百姓都朝着邹国方向在路旁哭泣,琴瑟也停止了演奏,一年之后才开始恢复。所以付出爱心的人也会得到回报,施与福祉的人也会收获福祉。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