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失踪千年的“封神之作”,单一幅字就扛起了宋朝“尚意”大旗!

文摘   2024-10-08 07:48   广东  

书法初学者在探索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常常仅凭字形的整齐规范来评判优劣,那些不符合传统整齐美观标准的字易被他们误判为 “丑书”,殊不知这恰恰暴露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理解的局限与肤浅。

而苏轼的这幅书作《洞庭中山二赋》,恰似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领略书法深层韵味与魅力的大门。

回溯书法发展的漫长历程,晋代书法家们筑起了一座巍峨的艺术高峰,其影响力如涟漪般扩散,直至唐代,唐代的书法家们积极汲取晋代书法的精华,使其得以传承与发展。

然而,五代的动荡使书法艺术遭受重创,笔法凋敝,光辉不再。当历史的脚步迈进宋代,书法领域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其中,苏舜钦、苏舜元、蔡襄、欧阳修等代表了 “尚法” 一派,米芾则是 “集字入古” 派的代表人物,而苏轼与黄庭坚另辟蹊径,开创了别具一格的 “尚意” 流派。

苏轼所言 “我书造意本无法”,并非真正的无法,实则是在历经深厚书法实践后的一种超脱,是他将自身性情与书法艺术完美交融的体现,达到了不拘泥于常规法度的境界。

公元 1093 年,苏轼的人生陷入了重重困境,爱妻离世、高太后辞世,加之哲宗对旧党的打压,他被迫踏上被贬往岭南的艰难路途。
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部封神之作。彼时已年届六十的苏轼,饱经人生沧桑,丰富的阅历如同醇厚的美酒,为他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无尽的底蕴。
他的艺术造诣已然登峰造极,正如黄庭坚所评价的 “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其晚年书法达到了大成之境。

《洞庭中山二赋》作为苏轼流传下来极为规范的行书佳作之一,与《寒食帖》的夸张风格和《李白仙诗卷》的高超气势截然不同。

它以质朴平实的书写方式,展现出精妙绝伦的变化和高雅脱俗的品味。此作巧妙地融合了晋代的格调、唐代的法则,以及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大家的艺术特色,更凸显出苏轼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成为后世书法学习者竞相效仿的经典范例。
黄庭坚赞誉其 “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作品中洋溢着强烈的动感,每一笔触都饱满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使书法学习者能够深入探寻苏轼以及宋代 “尚意” 书法的精髓所在。

细观《洞庭中山二赋》的书法特点,其用笔丰腴,用墨浓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丰腴之美,横画纤细而竖画粗壮,撇捺宽厚,注墨较多,恰似《次辩才韵诗帖》般酣畅淋漓。
结字扁平,错落有致,与欧体修长的字形形成鲜明对比,取横向之势,横向用笔露锋处潇洒流丽,纵向用笔藏锋时短粗有力,尽显稳重端庄之态,在《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字与字之间轻重分明,错落分布,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感,犹如音符在纸间跳跃。在章法布局上,左突右撞,字势横向展开,跌宕起伏,如《李太白仙诗卷》一般,充满了动态之美。

再论其文学价值,《洞庭中山二赋》包含《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由苏轼亲自撰写并书写。
前者创作于 1091 年冬,后者成于 1093 年,苏轼于 1094 年遇大雨留阻襄邑时书写此二赋以述怀。
二赋以 “洞庭春色” 和 “中山松醪” 为切入点,抒发了对酒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苏轼借酒这一载体,尽情抒发对人生的种种理解与追求,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此二赋并后记,以白麻纸七纸接装而成,纸张精良,墨色上佳,气色如新,纵 28.3 厘米,横 306.3 厘米。《洞庭春色赋》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中山松醪赋》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是苏轼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作品,足见其文学创作和书法表现力的丰富多样。

清初被安岐珍藏,乾隆时期纳入清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随后跟随溥仪辗转至长春伪皇宫,1945 年不幸散佚民间,直至 1982 年才重现于世,最终被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馆。尽管历经岁月沧桑,卷前隔水、引首缺失,但这丝毫无法掩盖其珍贵的艺术价值。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书法,就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一起学习吧

书法寻迹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心灵的流露,是思想的载体。在这里,我们将带您领略书法的韵味,体验笔墨的灵动,感受文字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