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湿地志愿者协会 “建队伍、搭平台、强服务”共筑生态文明

科技   2024-11-18 19:48   重庆  


长期以来,梁平区湿地志愿者协会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路径,坚持优化人才队伍、建立服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共护湿地生态环境,共助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优化人才队伍,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水平。一是人才吸纳广泛化,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招募湿地科普志愿者260余名,其中科技工作者占比达40%。二是制度管理规范化,建立了志愿服务联络机制,制定《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对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协调指导。三是素质提升专业化,配备专业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多次邀请国家林草局湿地司和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等生态领域专家教授莅临梁平,面向志愿者开展培训10余次;组织志愿者到广州、江苏、新疆等地交流,参加“重庆科普讲解大赛”“第三届重庆市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赛事,不断提高志愿者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图|志愿者正在模拟鸟类的形态和声音


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一是全面打造宣教场所,在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生态文明展厅、宣教中心、荇菜长廊、生物多样性监测站、水情教育基地等7个室内科普宣教场馆以及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环湖小微湿地群落、观鸟平台、三峡竹博园、南岸稻作基地等4类室外科普宣教场所。二是合作共建特色学校。与梁平区中(小)学校、科普示范基地联合建立长江三峡自然学校、重庆小微湿地特色学校、梁平碧湖湿地自然学校等湿地保护特色学校。以各类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基地为阵地,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科普宣教、文化宣传、科普研学等志愿服务活动。

图|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解鸟类知识


强化志愿服务,共护绿色生态优质环境。一是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在“世界湿地日”“科技活动周” “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从线下到线上、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课堂、从社区到小区等实施多方位、多形式的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自然教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湿地保护成果展示、生态鸟巢安置、外来物种清理、生物多样性观察、鸟类习性监测等活动,让市民亲身参与到湿地保护当中,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校地融合创新发展。志愿者们先后与碧湖湿地自然学校、福德湿地自然学校、宏湖湿地自然学校等6所湿地自然学校共同编制湿地自然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校内进行试课10余次,并与区职教中心共同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教育服务四方小微湿地建设研究”课题。三是科普服务成果显著。梁平小微湿地科普内容被国家林草局编录《中国林业草原科普读本》之《中国湿地》发行出版,《探索家门口湿地的奥秘》收录到《湿地·中国科普丛书》之《湿地自然教育撷萃)》案例,出版《见微知著·梁平小微湿地绘本》《双桂湖鸟类图鉴》科普读本。


接下来,梁平区湿地志愿者协会将继续立足湿地的生态文明功能,更好发挥它的自然教育和科普教育作用,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志愿服务,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来源丨重庆科协网

编辑丨肖咸秋

一审丨杨帆

二审丨柯昱朱

重庆市科协
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架起沟通联系桥梁,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建设科技工作者共同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