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眼科门诊就诊的小朋友特别多,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来验光配镜的,其中不家长纠结的是:经常上网课是否把孩子眼睛“近视”了。
大部分就诊的小朋友年龄区间在6-17岁之间,屈光不正患者中90%以近视为主,少许散光为主和远视。其中确实也有不少孩子经过散瞳检查(睫状肌麻痹)诊断为:“假性近视”。
其实,眼科医学中并没有假性近视这一诊断,无论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操作编码,还是我国疾病分类与代码标准,均没有“假性近视”一说。
假性近视只是相对于近视(“真性”)而言,其实也可以算是眼科的一个民间说法,就如同眼底视网膜,有时候为了更好的理解,医生向患者交代为“底板”。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就纳闷了,原来我经常听到的“假性近视”是假的啊!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接着往下说。
假性近视,顾名思义就是这种近视并不是真正的近视,而只是表现为一种近视状态,在临床上,主要为孩子看远视力下降,酷似近视表现。实质上假性近视只是眼部调节功能痉挛的一种状态。
眼睛在看近处物体的时候,必须要动用调节,才能看得清楚。看得愈近,需要使用的调节也愈大。如果长时间看近处,需要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的时间太长,眼睛就处在相对痉挛状态,在进行长时间的近距离读写后转为看远时,眼睛不能很快的放松调节,就会出现看远处物体模糊,远视力下降。
这种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的情况往往被称之为“假性近视”。基于以上说明,用“调节性近视”来代替”假性近视”更为妥当。
目前,关于近视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那,怎么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患了调节性近视呢?
1. 孩子刚发生的近视
2. 孩子的近视度数在短期内突然增加很多
“左图中,没有散瞳前,孩子验光表现为轻度近视,经过快速散瞳(T验光)验光后,屈光状态表现为远视。
以上两种情况,有可能会是“调节性近视”的情况,对于这种“调节性近视”,可以使用散瞳验光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
减少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
减少视近负荷,建议孩子一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应过长,建议用眼45分钟左右应休息10分钟左右并眺望远方。
每天要坚持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有效的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最好方法。
不要让孩子在直射的阳光下或暗弱的光线下读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子上写字,不要偏头写字,不要边走边看,更不能在行驶的车辆上看书。
坚持关注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四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两肩平衡一条线。
定期给眼睛做个体检,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注意膳食均衡:少吃甜食和碳酸饮料,多吃鱼类、水果、绿色素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如果孩子近视了,及早在医院眼科进行验光,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配镜或角膜塑形镜配戴治疗。近视增加过快者,可试低浓度0.01%阿托品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