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科学时”2024 期末考试真题

文摘   2024-06-12 20:11   中国香港  

应对“超级耐药菌” 

一个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刚刚退场,另一个就已经悄然站在了舞台中央。这就是抗菌素的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问题。据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全球领导小组(GLG)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到2035年,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将使全球人口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8岁,而一些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甚至可能会缩短2.5岁。 


该报告指出,抗菌素耐药性问题还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预计到2035年,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将达到8550亿美元。其中大约4120亿美元是直接医疗成本,另外4430亿美元则是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而造成的生产力损失和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成本。 

为什么说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 

真菌、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都可导致动植物和人类被感染。而它们也有可能进化到不再惧怕抗菌素类药物(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抗病毒药和抗生素)的地步。世卫组织(WHO)也发明出了“超级耐药菌”一词,用于代指这类进化出了抗菌素耐药性的病原体。 

密歇根州立大学药理与毒理学副教授杰米·艾伦(Jamie Alan)博士称: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比方说,如果你的耳朵发炎了,它有可能是细菌性的,也可能是病毒性的。你可能会觉得很难受,所以你决定去看医生,希望医生能给你开点抗生素。但是如果你是细菌感染的话,那么等你难受到需要去看医生的时候,你实际上可能已经离康复不远了,因为很多感染本身就是可以自愈的。如果你是病毒感染,那么抗生素不仅不对症,反而有可能刺激你的病原体发生变异。而你也就有了将变异后的病原体传染给别人的风险。 

艾伦表示:“久而久之,这就会催生出一些对很多抗菌素产生了耐药性的‘超级耐药菌’。一旦人们感染了这些病原体,他们的死亡几率就会更高。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我们的很多抗生素都不起作用了。”  艾伦强调道,儿科往往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作为一名儿童家长,她也理解孩子生病时,家长心急如焚求医问药的心情。但是抗菌素并不适合每一种疾病。 


根据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分析,仅在2019年,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就导致了全球 495 万人死亡,其中直接死于抗菌素耐药性的有 127 万人。世卫组织已经将抗菌素耐药性列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发展面临的首要威胁。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全球领导小组提议,全球应在2030年前,想办法将抗菌素耐药性造成的死亡率降低10%。 

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部教授威廉·沙夫纳(William Schaffner)博士甚至认为,尽管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是一个地方性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沙夫纳指出,对抗生素实行严格管理,减少抗生素的处方量,是遏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使用的抗生素越少,细菌就越不容易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更加紧迫的是激励制药公司开发新的抗生素。但吊诡的是,开发新的抗生素要比以前更复杂,成本也更为高昂。另外不同于慢性病,一个人可能一年到底也吃不了几片抗生素。因此,研发抗生素对于制药公司来说,是一笔高投入低回报的买卖。新研发出来的抗生素可能还会被“留着当撒手锏”,从而更难挣回研发成本。沙夫纳表示:“我想不出还有哪种商品上市后会遇见这种情况——一款新的抗生素药物问世了,但是传染病界的反应却是:‘先别用它,咱们省着用,等别的抗生素没效果了再上它。’” 

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全球领导小组的另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前,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抗菌素用量减少30%到50%。要实现这个目标,全球范围内的干预措施成本预计将达到每年460亿美元。不过到 2050 年前,全球在这方面每投入1美元,就有望获得13美元的回报。 

沙夫纳表示,“要解决(抗菌素耐药性)这个问题,公众、医学界(包括兽医)和农业界必须共同努力,以确保这些抗菌素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对症地去治疗那些生了病的人和动物。” 


除了开发新的抗菌素,噬菌体疗法也被给予厚望。 

噬菌体是一类专门杀死细菌的病毒,存在于多数原核生物中,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噬菌体可能是生物圈中数量最丰富的生物,其数量比菌群的其他成员如细菌多10^4倍。理论上讲,噬菌体总量在10^31左右,超过其他所有生物体的总和,是维系生态系统中的细菌数量的决定性力量。这意味着,每一种细菌都有多种噬菌体能够杀死它们。 

在畅销书《强菌天敌:一个打败致命超级细菌的真实故事》中就讲述了全美第1位、全球文献第1例,使用静脉注射噬菌体成功救命的案例,让人们见识到了噬菌体疗法背后的巨大应用前景。 

该书讲述了传染病学家斯特拉次迪(Steffanie Strathdee)和她的丈夫彼得森(Tom Patterson)——即本书的两位作者在埃及度假的过程中,Tom 被确诊感染了鲍氏不动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故事。 

由于大多数抗菌素都无法治疗这种超级多重抗药性细菌,而Tom 体内的细菌对仅余有效的三种抗菌素也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医生们只能寄希望于将致命细菌限制在囊肿内,借由引流管不断吸出当中的感染液,让Tom 依靠自身免疫力解决感染。 

但幸运之神并未眷顾Tom,直到一天,囊肿内的引流管脱落,细菌流出囊肿,若不迅速解决,Tom必死无疑。 

心急如焚的斯特拉次迪查遍各种疗法,发现抗菌素被广泛使用后,渐渐被人们遗忘的噬菌体疗法。斯特拉次迪了解到噬菌体疗法后,迅速向相关的科研人员求救,并寻求FDA的支持。就这样,学界、海军与政界各方人马快马加鞭合作,在3周时间内找到了匹配的噬菌体,并通过静脉直接流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将Tom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噬菌体治疗及预防使用、满足噬菌体研究的科研需求、实现噬菌体资源共享,国内相关领域内专家还共同起草了《预防及治疗用噬菌体质量标准专家共识》,对入库噬菌体的来源、宿主、生物学特性及入库噬菌体的包装与标识等提出建议,加速推动噬菌体的研究、转化及临床应用,该共识于 2023 年11月17日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网络首发。 

今年6月,青岛诺安百特生物技术公司的沙门氏杆菌噬菌体产品荣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 GRAS(公认安全)认可。


 

资料来源
https://www.fortunechina.com/shangye/c/2024-
05/03/content_452599.htm,以及:https://36kr.com/p/2718398300043139  等,有删改。其他相关新闻请自行搜索。                                                     


一、 简答(共 40 分,每题 10 分。请先给出判断,再简述理由) 

1.   目前,东欧国家在噬菌体研究上居于领先位置。一个关键是当初在西方转向抗菌素研究后,东欧国家有很多科学家继续研究噬菌体。这反映了科学发展具有怎样的一种特征? 

2.   可惜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东欧国家的噬菌体研究没有在英语医学刊物上发表,因而西方很多科学家对此一无所知,甚至“渐渐被人们遗忘”。今天,学术界可以怎样突破“语言和文化的条件”所促成的“科学交流圈”的限制? 

3.   世卫组织和《强菌天敌》的两位作者分别采用了统计数字和生命历程故事的方式表征抗菌素耐药性问题的紧迫性和噬菌体疗法所带来的希望。试分析两种表征手段各自适宜的应用场景? 

4.   2021 年 4 月 15 日,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收到 49 名患者的联名信,这些患者均未能参与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对入组流程提出关切。除了刊发联名信,这些患者还能通过怎样的方式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知识的生产?

二、综合(2 选 1,共 60 分。要求:结构完整,有理有据,逻辑通顺,不超过3000 字) 

1.   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抗生素滥用的情况,面向公众写一封倡议书,并设计与倡议书相匹配的宣发策略。 

2.   面对“超级耐药菌”问题,中国应该致力于开发新的抗生素,还是进一步发展噬菌体疗法。请向政府提供一份政策建议。 

苏菲的脑洞
苏菲的脑洞,即智慧(Sophie)的脑洞——是用最正经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探讨生活中最不正经的事儿。愿兴趣成为你最好的老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