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的母校——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我上学那时叫“阳泉煤专”)建校40周年的事项,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与兴致。我1989年10月入学、1992年7月毕业,在这个被阳泉当地人称为“北山公园”的大学校园度过了3个年头。入学报到后,才知这是一所新建的专科学校,全校开设4个专业共有700多名在校生。1989年学校共招录了4个专业、5个班(采煤班2个,机电、地测、企管各1个)共200多名学生。从领取到阳泉煤专的《录取通知书》起,我的命运的齿轮就与阳泉煤专的发展轨迹深度啮合,成为刻在记忆深处的难忘经历!2024年10月中旬,当母校举办系列高规格、高质量、高关注的建校40周年活动时,我进行了全时段、全过程、全角度的关注!40年来母校的高质量发展引人自豪,特别是经历前些年高校的“兼并潮”后,我校不但没有被兼并,反而成功升“本”,成为一所有名、有实、有位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更令我骄傲!连日来,我一边通过学院公众号和视频号跟进了解最新动态,一边打开尘封了30多年的相册,仔细端详当年由我以及其他同学拍摄的相片,引起我对大学岁月的深切回忆和感恩,现择选11幅推送。1989年11月,我们89级机电班全体同学打着红旗,登上狮脑山。前往“百团大战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自各省市的42名同学,带着刚升学的青涩,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涯。开学后不久,我在这个班级,被推选为团支部书记。从此政工、团务、文稿起草就成为我学习之余的主要工作,这样的平台,极大地培养了我的政治意识、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行为能力、公文撰写能力,为我毕业后参加全省公务员招录考试并一举录用,起到了奠基式的作用。
1990年元旦,长治地区录取到阳泉煤专的19名“老乡”首次聚会。从此,“长治老乡”成为我拓展友谊的重要支撑。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表达,我属于“社牛”性格的学生。认识一个老乡,就认识一个宿舍的同学,认识一个宿舍的同学,就很快认识了一个班级的同学,甚至于还认识了87级、88级的很多学长。1991年5月,在校学生会换届选举中,通过发表“施政演说”、学生代表投票等环节,我被选举为校学生会生活部部长。我认为,能够胜出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许多同学认识我、了解我的长处与性格,当选后能更好地服务师生。
1990年5月,学校举办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演讲会”,我有幸参加并获得了“一等奖”。为了写好这篇政治性很强的演讲稿,我多次去校团委借阅资料,先后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800余字的演讲稿,并通过声情并茂地宣讲而胜出。参加工作的30多年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登台讲话、交流发言,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这次演讲的非凡经历。从此精心准备、突出特色、讲出水平成为我不变的讲演表达追求!1990年6月,我们长治籍学生欢送87级的4名老乡学长的合影。所谓欢送,简单地说就是“合一张影、吃一顿饭、喝一场酒”。我们88级和89级的老乡同学每人出几元钱,在学校东门口长岭村路边的小饭店会餐。当然,也会喝些酒。那些年,我们常喝的是“七块五”一瓶的53度的“北方烧”。这次我没有多喝,但随着与老乡们、同学们的熟络程度不断加深,再加上我属于性情中人,只要气氛起来,不经劝酒,也会主动喝酒。现在想起来,在煤专还真喝醉过二三次。也许,后来参加工作后,我的酒量“还行”,也与当年在煤专时的“锻炼”有一定的关联性。1991年6月,89级、90级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与相关领导、老师的合影。在校期间,位于教学楼五楼的校团委办公室、校党委办公室是我常去的地方,与相关领导很是熟识。他们知道我有公文写作的特长,便会主动会安排我些与“写”有关的工作。对此,我都十分尽心尽力。现在想起来,先后写了10多份。当时很是生硬的文笔,却得到了老师与领导极大的认可与鼓励。1991年5月,我经校团委推荐,参加了共青团阳泉市委的表彰,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1991年7月下旬,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10多人的小分队先后去了西柏坡革命圣地、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左权发电厂、黄崖洞保卫战遗址等地。学校精心安排的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与考察很是成功。暑假中,我听从校团委的安排,用心撰写了8000余字的题为《来自太行革命老区的调查报告》被推荐上报阳泉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团市委等部门,1991年12月,我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1992年3月,学校为我们班安排了3处毕业实习地点,我被分配至西安煤机厂进行为期3周的实习。这张图片就拍摄于西安火车站的站前广场。现在看这张相片,当时20出头的我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实在令今天的我羡慕不已。令我没有想到的是,2018年3月,我的大女儿考取了西安的机构上班,她报到那天,我又特意在当年的这个地方照了一张像,正在老去的我,已经没有当年的帅气与黑发,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这次西安实习归来,我设计的“XAM-100采煤机”图纸效果与答辩成绩总和名列前茅,被评为毕业设计“优”等级。1992年6月10日,我在全班率先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制图事项。这天,特意请同学为我拍摄了这张图片。一张超大总装图+6张局部零件图前后共用了40多天,中间还有3个晚上通宵制图,将10枝“2B”铅笔使用完毕。近3个月的毕业设计,我认真、专注、细致的设计理念,终为毕业设计达“优”等级打下坚实基础。1992年6月21日,我和在煤专走得最近的6位长治籍同学,左起:付玉刚、周晋奎、弓晓东、刘宝龙、我本人、段应飞(已故)、侯效维在一起会餐的情形。这天,是90级、91级的4人欢送89级的弓晓东、段应飞和我毕业离校而举办的聚餐。我们这7位同学经常是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散步,收到奖学金后又一起吃饭喝酒。直至今日,我们的关系仍十分要好。1992年6月27日,我完成了毕业前的最后心愿,为一位叫“琴”的女同学写了一篇题为《青春的遗憾》的手写稿散文,亲自赠送给她。这是当年我对此事的记载页的截图。那段时间,我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有相识之缘而无相知之分”的青春痛苦。1993年9月,这篇写实的散文,被长治市文联主办的《漳河水》刊发,后这篇文章成为1993年我加入长治市作家协会、2020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的必报文章。本想放上当年我偷拍她迎着朝阳晨跑时的图片,但经过考虑,还是不放更好。这些年,经过同学牵线,我们有了一些联系,还彼此加了微信,但很少对话,只是在过年过节时,彼此送上一句简短的问候而已。有时候我想,人生有些遗憾,是件很美好的事。1992年7月6日,学校在东门为毕业班组织了毕业合影留念。全班42名同学神色凝重地排好队,合了大学最后的影。从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命运与时代加持下,各行各业,各自前行。2007年,我们班曾经在母校举行毕业15周年聚会活动,近30名同学到校,相关校领导还被邀请参加。在座谈会上,我作的题为《大学毕业15周年的十点感受》的即席发言,用时最长,共鸣最深,同学们给的掌声最响!(来源:萧冰影像)
(作者系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校友平晓斌)
排版|韩慧萍 李泽曦 徐雪晶
初审|苗诗琪
复审|刘小琦 张 璇
终审|高 燕
投稿邮箱:sxitxcb123@163.com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