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竟要从未出生开始?婴幼儿吃甜(包括在妈妈肚子里),增加成年后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

科技   2024-11-11 13:48   湖北  

从小,父母就会严格控制小孩吃糖,最简单的原因是对牙齿不好,容易得龋齿。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儿时吃糖对健康得影响,远比口腔卫生更严重。

每个小时候被限制吃糖的小孩,都得感谢父母朴素的健康观念,真是帮了大忙!

最近,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发表在10月31日的 Science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对上世纪50年代英国糖配给制度的一项分析,该研究发现,在生命最初的大约 1000 天里,包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间、以及出生后的两年内,糖类摄入较多的人,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孩子满六个月后吃糖的量,跟将来发生慢性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最大。不过,在胚胎时期暴露于糖分的量,也对将来发生糖尿病和高血压有影响,那些母亲摄糖过多的孩子这方面的风险,比那些母亲听劝之后限制糖分摄入的要高。

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孕妇和孩子绝对不能吃糖, 在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工作的Gračner说。不过,的确有必要进一步控制糖的摄入:在美国,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吃的糖要比推荐量至少多三倍。“一切都与剂量有关”她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糖是定量配给,这个政策无意间为这项研究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条件。当时,政策实施期间,英国居民每天糖摄入量约为 40 克,而政策解除后糖摄入量很快翻倍达到每天 80 克。

这个英国糖配给研究,并非第一个把幼年时期的营养情况与成年后的疾病风险联系起来的。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在宫内经历过饥饿会使将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翻倍。

但来自饥荒或战争这些悲剧的数据很难分析,华盛顿特区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家Valentina Duque说。“这样巨大的历史性事件的影响一般是多方面的,”她说,“你不知道那是因为营养,还是压力应激,还是收入或家庭变故导致的。”

Gračner第一次产生关于这个项目的想法是几年前她偶然看到一篇关于解除英国糖配给的文章,看到当这个限制结束时,孩子们纷纷涌入烘焙店的照片。 

于是Gračner组建了她自己的研究团队,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完善这项研究方案,此外另一个研究工具也可以拿来用了——英国生物银行(the UK Biobank),一个拥有50万人基因和医疗资料的数据储存库。

经确认,糖配给制度解除后,糖分的摄入量翻倍增长,于是团队从英国生物银行中发掘那些糖配给制度生效期间的1951年10月至1954年6月被母亲怀上的人。他们把这群人跟糖配给制度解除后的1954年7月至1956年3月被怀上的人群比较。

研究人员对比了政策生效期间受孕或出生的人,和政策取消后受孕或出生的人的健康状况,发现那些在糖定量配给政策期间出生的人,成年后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约 35%,发病时间推迟了 4 年,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约 20%,发病时间也推迟了 2 年

这个影响比预料中要大得多,Duque说。“这是无可否认的,”她说,“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糖。”Duque说这个结果将极大促进对妊娠妇女进行营养宣教的工作。

为什么婴幼儿时期的甜食摄入会对成年后的健康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其实,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逐步形成和完善。

过多的糖类摄入可能会扰乱身体的代谢系统,就像一台原本正常运转的机器,突然被塞进了太多的“杂物”,久而久之便会出现故障。而且,过量的糖分会导致身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这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高血压来说,甜食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给心脏和血管带来更大的负担,从而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不过,研究人员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禁止孕妇和年幼孩子摄入添加糖。毕竟,一点甜蜜的滋味可以给生活带来不少乐趣。只是,我们需要把握好一个度,避免过度摄入甜食,为孩子的未来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Gračner 也同意,健康宣传教育很重要,但不希望准父母们对她的研究结果过度解读。“怀孕的人已经有太多需要担心的事了。”她说,“如果只是时不时地吃一点糖,完全没必要担忧。”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4-03535-7

免责声明

本文旨在行业资讯和知识分享,无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往期推荐



1.Nature子刊 | 大刊“催婚”,别具一格!单身抑郁风险增加,而婚姻是抗抑郁良药
2.诺和诺德警告减肥药仿制商,已有百人住院、10人死亡!
3.诺和诺德警告减肥药仿制商,已有百人住院、10人死亡!
4.Aging | “10后”很难活到100岁,预期寿命增长大幅放缓!人类寿命已无限接近天花板
5.Nature | 少吃却不掉称?更应该开心,这或许是长寿的表现!



Being科学公众号目前已经有多个交流群(好学,有趣的生物医药人才在这里聚集)。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Being科学
生物医药前沿动向与解读,尽在Being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