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郭荣昌收到一份委任书,从广东省罗定县县委书记一跃成为了广东省委书记。
此消息一出,羡煞旁人,这位县委书记究竟有何本事,可以连跳多级?
很多人甚至怀疑,郭荣昌是不是动用了什么关系才会跳级升迁?
事实上,被委任的郭荣昌本人也是摸不着头脑,如此快的提拔速度,究竟发生了什么?
要知道,1975年郭荣昌从罗定县县委书记,一举晋升为广东省省委书记,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有一定的背景。
然而,仔细回看郭荣昌的成长经历和从政经历,就会明白,他为何会受到中央如此的重视和重用。
1975年初,周总理身体状况逐渐恶化,邓公接过周总理的重担,开始主持中央的工作。
可是,邓公一上任,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嫉妒和打压,为了粉碎他们的阴谋,也为了更好、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邓公提出实施“掺沙子”办法。就是从基层选出一些人品过关、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
郭荣昌就是邓公选中的其中一员,因为他年纪尚轻,一直在基层工作,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他遇到棘手和敏感的问题,可以从容不迫地处理。
郭荣昌初到罗定县,了解到这里虽然属于南方,但多年来一直受干旱困扰,他深入了解罗定县的地形,提出种植水稻,很快,粮食产量提高,成为了所谓的“岭南粮仓”。
不仅如此,郭荣昌从根源上解决罗定县储水用水的问题,采用“南水北调”,号召全县人民修建了一个渡槽工程。
足见,郭荣昌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好名声自然也传到了中央。
1975年,在邓公的倡议下,各地从基层干部中挑选年轻有为的人,担任重要职务,郭荣昌就是其中的一员。
当时有人质疑,郭荣昌如此跳级升迁是不是走了后门?
郭荣昌没有着急为自己辩解,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用机智的头脑解决一些敏感问题。
如当时一些人提出,要把农业大学建到农村,郭荣昌立刻警觉起来,不能给这些人留把柄,以教育经费不足为由,拖延时间,使农业大学继续维持原有的状态。
后来,郭荣昌主动提出了想要回基层锻炼的想法,他深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主动深入群众,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几年后,郭荣昌又重新回到广州,重新出任省委副书记一职,他综合分析广东的发展方向,做出细致的规划,采用招商引资政策,把广东的经济带上了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成为了全国的翘楚。
可以说,郭荣昌在仕途的每一步,都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这样的人,是百姓需要的好官员。
遗憾的是,2008年9月,郭荣昌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6岁,在此之前,他一直关心四川大地震的灾情,伸出援手支援四川灾区。
这样的领导干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