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是番茄生产中的重要土传维管束病害。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尖孢镰刀菌分泌大量效应蛋白以操控寄主的防卫反应,但是病原菌如何调控效应蛋白的表达并不清楚。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梁文星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FolSas2 is a regulator of early effector gene expression during Fusarium oxysporum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解析了尖孢镰刀菌乙酰基转移酶通过对组蛋白H4K8的乙酰化修饰,调控早期效应蛋白的转录,从而促进病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植物医学学院宋丽敏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王亚蕾为共同第一作者,梁文星教授和李敬涛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点击阅读该团队近期相关研究成果:
青岛农业大学“国家杰青”团队硕士生第一作者在Nature Plants发文揭示植物与病原菌“军备竞赛”新机制
青岛农业大学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ell旗下期刊发文揭示调控植物病原真菌产孢的新机制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制,课题组前期通过质谱分析测定了其乙酰化蛋白质组,发现一个特异性作用于组蛋白H4K8的乙酰基转移酶FolSas2具有乙酰化修饰。FolSas2第269位赖氨酸(K269)的乙酰化修饰抑制了K335位点的泛素化修饰,从而阻止26S蛋白酶体对该蛋白的降解。
进一步研究发现,K269的乙酰化是由FolSas2自身催化完成的,而去乙酰化酶FolSir1能够去除该位点的修饰。在侵染过程中,尖孢镰刀菌分别通过升高和降低FolSas2与FolSir1的mRNA水平,提高FolSas2蛋白的量,激活一系列早期效应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得尖孢镰刀菌成功侵染番茄。
论文链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2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