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刘孝蓉 | “融”与“活”:非遗赋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贵州探索

政务   2024-11-15 18:57   贵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他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非遗保护指明了方向,也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旅游,既可以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又能够促进旅游的创新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非遗是一个民族或者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体系的综合,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和集体记忆,是凝聚千百年来地方民间智慧的载体,也是当地区隔于他地的身份认同依据。在旅游开发场域下,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具有较强的辨识度,既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构成独一无二的地方形象。旅游是非惯常环境下的特殊体验,能为非遗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游客除了向往当地的自然风景,最重要的是对地方异质性文化充满好奇,对镌刻文化烙印的生活方式充满期待,通过体验这种地方文化,成就让游客难忘的旅游过程。因此,非遗与旅游具有天然的依存共生关系。

 
通过非遗赋能文旅融合,既可以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又能够促进旅游的创新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其出发点与落脚点也均是实现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天然的“经济聚集性”和“文化聚合性”,非遗以新的“结构-功能”作用,成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01
做法:做好“融”字文章,
多彩业态引燃贵州“文旅融合”新场景

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元,18个世居民族依山而居、傍水而栖,75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散落在大山中,留下众多具有独特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到目前,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20人;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5个;有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家、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家。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精神的指引下,贵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多彩非遗和美好生活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让非遗主题游转化为精彩的风物风情和人文景致,扩大了旅游观赏和体验的空间,彰显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崭新气象,形成了吃非遗、住非遗、穿非遗、听非遗、赏非遗、购非遗等的旅游产业链,以非遗为主要内容和符号标识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可见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效应不断提升。

 

(一)培育非遗精品旅游线路,融通体验新潮流


结合贵州非遗资源的分布情况, 联动周边旅游景区,围绕“世界发现贵州非遗之美”,以“千年侗寨 踏歌而行”“匠心筑蕴 寻味林城”“万峰林立 布依人家”等为主题推出十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并向社会发布,并依托苗族独木龙舟节、苗族姊妹节、苗年、侗年等民俗节庆,开发一批文化底蕴浓郁、体验性强、特色鲜明的非遗民俗节庆旅游产品。同时,通过挖掘非遗研学旅游资源,围绕“访隆里古城,听人间天籁”“苗疆山水,非遗秘境”“观思州石砚,学古法造纸”等主题,推广六条非遗研学旅游路线,其中“贵州瀑乡,奇遇屯堡”文化非遗体验之旅,2023年被《中国旅游报》评为2022年全国非遗特色旅游路线。

 

苗族独木龙舟节

 

(二)拓展非遗旅游体验空间,活化消费新场景


重点围绕旅游景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资源,深入挖掘传统表演、手工技艺、民俗节会等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元素,梳理出可体验性的非遗项目,制定出台《贵州省非遗旅游体验空间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培育了黎平侗品源、榕江倚山人、丹寨国春银饰等一批融非遗技艺体验、产品展示、互动社交业态为一体的非遗旅游体验空间。依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打造“多彩贵州非遗文创集市”,通过融入黄平泥哨、银饰锻造技艺、蜡染技艺、苗绣、剪纸、竹编等非遗项目,通过传承人现场互动开展研学体验使“非遗”与研学融合,成为融非遗研学、观赏体验为一体的非遗文创空间。2024年3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文旅部公布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为研学旅游体验的重要场所。

丹寨蜡染
 
(三)打造非遗主题旅游景区,拓展文旅新业态


健全“ 景区 + 演艺”“ 景区 + 特色工艺品”等模式,开展“非遗展示、文艺展演、旅游展销”三展合一的景区实地文旅推介活动,有效拓展文旅新业态。依托雷山县郎德苗寨、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等打造非遗旅游景区,依托丹寨万达小镇、黎平县肇兴镇、赤水市大同镇和乌江寨打造非遗旅游小镇,依托黔西市化屋村、雷山县麻料村、丹寨县国春银匠村打造非遗旅游村寨,树立非遗旅游主题文化名片。依托丹寨万达小镇办好“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通过将非遗品牌活动与旅游景区有机融合,不断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亿元。

(四)跨界合作非遗旅游系列活动,创新用户新黏度


融入乡村体育新赛事,让文化沉浸更有生命力,借助“村BA”“村超”火爆出圈契机,适时推出非遗展示展演、非遗文创产品展销等,营造整体文化氛围。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村BA”“村超”有超过260个非遗精品节目,8万余人次的群众啦啦队现场参加“非遗秀”,形成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活动现场参观与体验,让游客近距离参与感受非遗的热烈魅力。2023年底,为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总决赛为契机,组织特色非遗节目在“村BA”决赛期间开展非遗展演,并组织80余家非遗企业、工坊在“村BA”赛场外进行现场展示展销。榕江“村超”的“超级星期六”,比赛间隙都会融入非遗元素,侗族大歌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官美,侗族琵琶歌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玉竹及杨月艳先后多次受邀参加展演。随着榕江“村超”被各大媒体报道与转载,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直接到传承人所在村寨,实地感受非遗的魅力,有力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荔波瑶山古寨


(五)开发非遗旅游伴手礼,丰富产品新供给


围绕贵州独有的文化资源,推动开发生产具有贵州特色、生活化、实用化的非遗文创旅游商品,着力打造贵州伴手礼品牌,有效丰富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产品供给。通过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立非遗工坊,探索“互联网+传统工艺 + 在地就业+ 文化传承”的贵州实践,对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非遗工坊培育成贵州特色旅游商品专卖店,采用统一的形象标识,推动消费升级,让“指尖技艺”成为特色经济。据调查,2022年度全省非遗工坊产值达26亿元,带动就业人数约4万人,带来游客近百万,松桃苗绣、石阡苔茶、台江刺绣、雷山银饰、赤水竹编、大方漆器、玉屏箫笛、三都马尾绣等一批示范性强、推广性高、带动性大的特色优势资源项目不断丰富,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游客来到贵州必带的伴手礼。如在铜仁,培育有思南花烛、印江油纸伞、碧江叶脉绣等独具铜仁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150余种,形成了以松桃苗绣、万山丹缘朱砂、玉屏箫笛等为代表的“一乡一特”非遗文创商品发展新格局,培育有非遗文创企业1000余家,带动当地5.8万余名群众就业。先后举办了“多彩贵州旅游商品暨文创设计、非遗旅游商品定制设计大赛”“贵州省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大赛”等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培育孵化了一大批本土非遗文创设计团队及知名设计师,涌现出了“布谷鸟”“梵净山”“宁航”等一大批示范品牌。


02
经验:激活“活”态动力,
创新活力赋能“生活美学”新实践

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实践创新中,贵州立足本地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对其进行有效提炼、展示,同时坚持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消费者的体验感与获得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力、新消费,不断增加了文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从贵州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非遗赋能旅游发展可以有四个路径, 可以为旅游增添四种“力量”。

 

(一)以非遗充实景区内容力


近年来,景区内容不足、吸引力匮乏的问题越发严重,一片山水几个古迹或者一批人造古建就可以收费经营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有效解决景区内容不足的问题?贵州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传统技艺、传统表演、民俗节庆等非遗项目互动性高、参与性强的特点,将其展示、体验空间拓展到周边景区,通过政府搭桥、企业携手,引入非遗代表性项目常态入驻景区,可以极大地充实景区的内容力,可以提升景区的持续创造能力、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



三都马尾绣

 

黔南州龙里县的“金海雪山”景区坚持“非遗 + 景区”,专门建有“乡愁园”,依托“中国稻雕艺术之乡”“中华布依第一寨”“长衫龙”“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等独有的非遗名片体验场景,在景点打造中有机植入体验感强的非遗项目活动,将非遗与旅游景区进行融合融通,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力和游客吸引力,使得农文旅融合更“融活”。在遵义“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活动期间,乌江寨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万余元,景区内客房出租率达66%,单日游客最高接待量达5千余人。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黔东南州,拥有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等众多以非遗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景区,随着“村BA”“村超”爆火,2023年黔东南州共接待游客7879.45万人次,同比增长25.7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5.82亿元,同比增长37.01%。其中,非遗旅游占比50%以上。如在黔东南州丹寨县的万达小镇,小镇将丹寨县的30多个非遗项目引入小镇经营范围,非遗商户的占比超过70%,加上中国丹寨非遗周、中国非遗文创节等节事活动的落户,其文化业态得以更加丰富,成为近年来贵州文化旅游的网红小镇。

 

(二)以非遗重塑线路吸引力


非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很强的体验感,由此,我们发现,不仅可以通过打造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助力旅游发展,而且可以通过“非遗+ 研学”的各种创新,形成“体验非遗”的核心吸引力,不断创造文化旅游的新活力。

 

贵州省推出了“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等系列非遗研学线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述贵州故事的亮丽名片。在此过程中,“非遗 + 研学”融通了周边沿线的文化廊道,不断丰富了沿线旅游供给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跟着非遗去旅行,非遗研学到贵州”在国内外声名渐显。如推出了以肇兴侗寨为轴心的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和以苗寨为核心的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等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在铜仁市江口云舍村(AAAA级景区)建成了集观赏、游玩、体验于一身的皮纸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造纸作坊的操作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参与平台,市民和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体验千年古法造纸术的独特魅力。有着“侗歌窝”之称的从江县小黄村,有各种年龄段的侗歌队27支,“听天籁之音侗族大歌,品侗家特色美食”已经成为游客到小黄村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以非遗焕新文创生命力


引导非遗当代实践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既可以拓展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与路径,也可为文创产业提供更多文化素材与创作灵感,有效焕新文创生命力。在此过程中,借助文化创意、现代设计、文化科技等新生力量,通过非遗类IP、文化创意符号、知识产权等对非遗的文化生态、产业形态和发展环境进行创新,在更多层面、更广领域、更大舞台宣传、展示、传播“多彩贵州”的特色魅力,以此不断转化新范式、创造新时尚、引领新消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以传统工艺振兴为抓手,通过支持和鼓励非遗工坊、企业依托刺绣、银饰、蜡染、竹编等非遗项目,结合当下热点,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并在旅游景区、旅游村寨及线上平台等进行展示展销,助力旅游消费提档升级,塑造了一批文化底蕴浓郁、体验性强、特色鲜明的非遗文创品牌。如黔东南州支持当地非遗企业围绕“村BA”“村超”元素,积极开发了“村宝宝”“66篮球服”“村超牛”等银饰、刺绣、蜡染系列文创产品,持续丰富非遗文创产品供给。在线下设置“村BA”非遗特色产品销售、体验区,将非遗文创产品与当地农特产品一起进行展示展销。在线上,开设系列公益直播,让各路网红直播带货,让广大网民边观赛边购物。仅台江县、榕江县就带动50余家非遗企业、工坊、合作社共计销售系列非遗文创产品超过2000万元。同时,推动“非遗 + 电商”销售模式,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拓展了非遗系列产品销售渠道,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进一步激发了非遗的时代活力。如2022 — 2023年非遗购物节期间贵州非遗产品的线上销售额3000余万元。“ 村BA”“村超”期间,台江、榕江非遗美食、各类非遗文创产品的线上销售额8600余万元。

 

(四)以非遗提升品牌形象力


非遗具有跨文化的传播力,从而能够产生极大的文化影响力。它不仅对宣传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具有品牌性作用,而且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好途径。

 

贵州省通过利用非遗创新品牌推介的方式方法,丰富品牌传播的途径手段,完善一体联动的协作机制,着力提高贵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度、普及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利用各种民俗活动、传统节日举办节庆活动。2024年共补助非遗专项资金300余万元,支持举办苗族姊妹节、布依族“三月三”、四十八寨歌节、德江炸龙习俗、赛龙舟等活动,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俗节庆活动成为旅游新密码,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贵州省充分运用非遗资源,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声音。如贵州省电视台制作“叙·非遗”系列节目,2022年围绕“苗绣”主题,推送视频和新闻53条,点击热度达1635.2万+。2023年以《叙非遗·寻找记忆》为主题,重点围绕传统工艺类项目录制12集微纪录片,分别在国内动静、抖音、国外facebook(脸书)等平台投放,截至2023年12月27日,该节目国内传播量突破1.3亿次。2023年在春夏米兰时装周举办贵州苗绣精品展,据统计,全网共刊发相关信息9993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4亿次,安莎社、法新社等400余家海外媒体发布信息800 余条 / 次,覆盖海外受众2.4亿。2024年3月联合央视拍摄《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涉及全省四级名录项目40余项,参演传承人、群众演员1000余人,2024年8月中旬在CCTV1频道播出,全网曝光人次5.74亿,登上微博核心热榜6次,话题阅读增量2.29亿。


03
结语:文旅新质生产力赋能,
裂变更多“非遗 + 旅游”新质态、
新类型、新表达

拥有绚丽多彩民族文化的贵州是非遗资源赋存极其丰富的宝藏之地,对非遗的开发利用才刚刚开始探索之路。2022年公布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贵州就有14个项目入选,其中荔波县瑶山古寨等3个景区入选非遗旅游景区,黎平县肇兴镇等4个小镇入选非遗旅游小镇,雷山县麻料村等7个村入选非遗旅游村寨。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借助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加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遗资源会逐步成为区域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资源,成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富矿,成为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及发展方式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推动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丰富体验空间、延展时代表达。非遗和旅游双向赋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综合业态越来越丰富,融合程度越来越密切,可以更好推动旅游经济螺旋式上升发展,更好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更好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工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2EH216)阶段性成果。


END


  王 明,教授

   贵州师范学院非遗研究中心。

  

  刘孝蓉副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

 作者简介



点赞、分享、在看

点击标签阅读更多精彩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政务新闻、行业资讯、政策法规、多彩贵州文旅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