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找真菌,结果挖出这个大家伙!

文摘   2024-09-20 21:39   江西  


【前言】


皮疹伴瘙痒,我们首先会想到湿疹、过敏,当然在我们这里可能还会考虑真菌感染可能。


而这一次,却有点意外收获,发现了疥螨,显微镜下的一个大家伙!


【案例经过】


患者,女,76岁,因“全身多处皮肤皮疹伴瘙痒2个月”就诊。


血常规结果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8.4%,稍高一点,参考范围为0.4~8.0%。


过敏源结果提示,总IgE>1000 (参考范围<100 IU/mL),屋尘螨0.74 (参考范围<0.35 IU/mL),粉尘螨0.72(参考范围<0.72 IU/mL)


根据血常规和过敏源结果,考虑存在过敏性可能。


今天,临床开出皮肤真菌荧光检查项目。同事刮取可能皮损处(也有说法叫:虫孔、虫洞,不一定准确),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荧光镜检结果,未见真菌。

但是皮肤却又非常瘙痒,加上老年人,高度怀疑是否有疥螨可能性。

于是再次刮取皮损处,果然是它,疥螨!


红色:疥螨(低倍镜)

黑色:油滴气泡


红色:疥螨的生殖器(高倍镜)

对比寄生虫图谱,可知红色箭头所指为生殖器,且是雄性疥螨成虫的腹面。

雌性疥螨成虫的腹面,有比较多的波纹,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鉴别点。雄虫腹面,有4块“肌肉”感觉。


红色:疥螨雄虫的第1对足

黑色:疥螨雄虫的第2对足

绿色:疥螨雄虫的第3对足

蓝色:疥螨雄虫的第4对足

疥螨成虫,有4对足,前面2对,后面2对。


红色:疥螨雄虫第4对足的吸垫

疥螨成虫第1对足、第2对足均有吸垫。但只有雄虫的第4对足,仍然有吸垫。雌虫没有哦。

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吸垫,这个词怎么理解呢?简单比喻下,疥螨需要在皮肤里挖洞、打隧道前行,总得穿“鞋子”吧,才能有更强劲的摩擦力支持脚往前爬。这个吸垫,就像给它穿“鞋子”。


红色:颚体,是嘴和嘴巴外面的一些辅助结构

简单比喻,就像挖隧道的工具,啃食皮肤。

同事第一张刮取的片子,滴加了荧光染液,自己再用光学显微镜浏览,发现一只疥螨幼虫,惊喜啊。


红色:长鬃

黑色:疥螨幼虫的第1对足

绿色:疥螨幼虫的第2对足

蓝色:疥螨幼虫的第3对足

疥螨幼虫只有3对足,所以这是幼虫的一个重要鉴别点

好奇该虫体在荧光染液下,在荧光显微镜下,会是什么模样呢?

哈哈,关闭光学灯,打开荧光灯,哇塞,新世界大门。


荧光染液+荧光灯源模式下,虫体内部不着色,整体边缘有点荧光,幼虫的足Ⅲ,像川剧变脸面具的眼睛一样,有点恐怖模样……

再轻轻微调一下……更……


啊……这晚上不能看。足Ⅲ更像那眼睛了,川剧鬼脸 脸谱的眼睛。😨

红色:是幼虫的第2对足的吸垫。



【案例分析】


1、怀疑疥螨时候,如何刮取皮损处?


教科书有针挑法、刮片法。我们科经验是,刮片法。


选择可疑皮肤处(如有瘙痒处、红疹处),用消毒后的外科用刀蘸取少许无菌的液体石蜡油在其表面,平刮数下可疑皮肤处。或者刮取疹子顶部的角质层。将刮取物左右各撇一下于玻片上,滴上香柏油,加盖玻片镜检。


我们科使用的刀片,如下





我们科使用的是香柏油,如下。



注意⚠️


在刮取皮肤处前,刀片蘸取香柏油是为了起到固定疥螨虫体的作用。谨防刮取中。虫体不慎掉落或感染刮取人员。


一般来说,疥螨是在手缝处刮取,但对于全身有感染的患者而言,手臂、胸背部或许都有可能刮取到虫体。


刮取时候,尽量取皮肤深一些,因为疥螨是往皮肤隧道里打孔深入的,所以有时会刮出血,也难免。


2、查阅相关寄生虫书籍,在《医学寄生虫图鉴》第473-475中找到关于人疥螨的模式图。


(冷知识:疥螨除了寄生于人体外,还能寄生于牛、羊、马、猪、猫等家畜。称之为:牛疥螨、羊疥螨😅)



3、疥螨卵,诶呀,我还真有压箱底的图片哦。



红色:卵内幼虫的头部


黑色:卵内幼虫的腹部


绿色:疥螨卵的卵壳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


感谢各位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对这两期在检验人声平台直播中的支持。


来不及观看直播的老师们,可以下载检验人声app,点击直播界面,有直播回放,均是免费观看。

检验笔记
一名主管技师,五家公众号原创作者,记录检验科工作中点滴案例,共同学习与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