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原文 | 纪念红山文化命名七十周年 “红山文化科普读物三部曲”之 《红山为什么这样红》
梁琛岳 孙永刚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定价:88.00元
(点击上图即可购书)
《红山为什么这样红》编辑委员会
选题指导/赤峰市委宣传部
学术支持/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业委员会
策划顾问/秦博 成璟瑭
现场调查/周雨时 梁辰 曹文达
资料整理/高晓桦 吴迪 张雪松
撰写执笔/梁琛岳 孙永刚
封面题字/江雪
装帧设计/肖洋 吉辰
出品统筹/金江红
责任编辑/王默涵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地质与考古文化结合的科普读物,介绍了红山的物质组成、演化历史和构造背景,讲述了它自3.85亿年前形成以来所见证的生物演化、海陆转换、山脉隆升、环境变迁、文化更迭过程,也展示了红山周边的自然资源,以及世界上其他的“红色的山”。全书叙述严谨、简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山的红色之谜以及它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梁琛岳(1986—),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质学相关教学、科研和科普工作。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编委等。相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9篇,EI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5篇,教学研究论文6篇,译著1部,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
孙永刚(1978—),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博士后,赤峰学院二级教授、党委委员、副校长。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院长、红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教育部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等。发表或出版历史学、考古学、中国农史研究等论文、论著60余篇(部),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 录
红山就是这样红(代序)
琛岳教授给我传看《红山为什么这样红》的书稿时,我内心非常激动,直接告诉他,等我看完书稿,我要写个序。所以说,这个序,是我主动要写的,但我内心依然是诚惶诚恐的。
这本自然地理类科普读物,是历史文化类科普读物《你好,红山》的姊妹著作,从创作缘起的角度,我还忝列这两本科普读物策划一职。记得2024年元旦刚过,我在协助秦博调整、润色《你好,红山》书稿时,秦博建议我就红山的自然地理成因那部分内容,再找相关专家看一看,把把关。我自然就想到了梁琛岳教授,不仅因为他是年轻的地质学教授,专攻这个领域,更重要的是他刚刚卸任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副馆长一职,既知道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又有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
当时我联系琛岳教授,本来计划让他就自然地理成因问题给我一个一千字左右的文字稿即可,结果他一口气给我发来了很多相关文章与演示文稿,并且约我中午一起咥面,当面聊聊这个问题。中午我俩正“面谈”这些问题时,吉林大学出版社的金江红社长也来咥面,他对我们聊的内容很感兴趣,建议琛岳教授就此内容写本科普读物,我也趁热打铁鼓励琛岳教授,并当场为这本科普读物定了书名——《红山为什么这样红》。
回到最初的问题,其实,我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面对耳熟能详的红山文化,也只能从距今6500年左右红山文化形成开始讲起,至于这座山为什么是红色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地质构造运动,基本是哑口无言的,因此,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红山的成因,不仅是广大读者,也是我们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本书中,琛岳教授及其团队通过放射性的测年矿物——锆石来测定红山形成的时代。因为锆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U)和钍(Th),是最重要的同位素定年和示踪矿物,而铅元素(Pb)的初始浓度较低,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同位素年龄,因此可以判断花岗岩标本的大致地质年代。经测算,在赤峰红山一带采集的花岗岩形成于3.85亿年前,相当于地质学上古生代晚期的中泥盆世。
巨大的数字和陌生的地质学名词,对于普通读者来讲晦涩难懂,于是,我在这一部分后面加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位70岁的老人,那红山的地质年龄不过6岁左右,属于学龄前儿童阶段;闻名遐迩的红山文化,出现距今都不到50分钟。
虽然,了解红山形成的基本数据是这本科普读物写作的初衷,但琛岳教授不惜笔墨,从构成红山的矿物开始讲起,又谈到了红山的形成过程,这样再谈红山的地质年龄就顺理成章了。开始我还担心这些内容过于陌生而导致大家失去持续阅读的勇气,但在书稿中,琛岳教授常常联系日常生活,使这些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写作过程中,我还提醒琛岳教授不要局限于赤峰红山一带,尽量要将整个辽西地区地质构造与特点都介绍一下。琛岳教授告诉我,整个辽西地区,甚至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在中生代晚期以来都处于同一地质构造背景之下,他会有分有总地叙述这些内容。拿到初稿阅读,果然,“辽西地区的中生代”“辽西地区的新生代”等内容,跃入眼帘。琛岳教授还介绍了世界其他地区“红色的山”,使我读来确实开阔了视野,收获了知识。
按照这本科普读物的写作逻辑,文中还涉及一些有关红山文化等人文方面的内容,琛岳教授邀我协助撰写,我却介绍研究方向以及日常工作与这些内容更为密切的孙永刚教授和秦博研究员协助完成,正是由于他们的加盟,使这本自然地理科普读物更加通俗易懂,与历史文化科普读物《你好,红山》的衔接也更为自然。
介绍了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我还是想就科普读物的写作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科普读物的写作一定要深入浅出。虽是人人皆知的朴素道理,但是实践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很多科普读物作者做不到深入,作品读起来就缺乏逻辑性、知识性以及科学性,只留下他自己认为的“趣味性”;或者有些作者研究非常深入,而对于浅出的把握和理解不到位,使科普读物读起来仍然是晦涩难懂的。琛岳在写作过程中,安排了一个跨专业考取他的研究生的学生,将所有难以理解的表述标注出来,琛岳教授再重新解释。有了这个过程,这本读物就由师生二人,较好地完成了深入浅出这个过程。
二是科普读物的写作一定要旁征博引。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长,但是科普读物的写作可能会涉及更广的知识面与更多的知识点,如果作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最后完成的科普读物就会有所偏颇,读者读起来也觉得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在《红山为什么这样红》中,琛岳教授不仅在自己熟知的地学领域“驾熟就轻”,还联手两位文科学者,广度和深度自然更胜一筹。
三是科普读物一定要春风化雨。整个科普读物的写作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也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出,而是在严密的逻辑体系中,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增强读者的获得感。就这本科普读物来讲,我相信会使大多数读者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更加热爱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从敬畏自然、敬畏生态的角度,更加热爱我们的历史,热爱我们的文化。从而避免科学普及工作的简单说教,在润物细无声中,和读者们心灵沟通,同频共振。
回到这本科普读物的写作初衷,我感慨万千,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仅要让红山文化更红,而且还要告诉读者朋友们,红山就是这样红。
值此红山文化命名七十周年之际,同时也为了庆祝红山3.85亿岁生日,我们一起尽点心,出点力,做点微不足道的科学普及工作。
成璟瑭
2024年8月8日于长春
后 记
2016年暑期,我在辽宁兴城指导本科生进行地质实习,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中国通史》,第4集讲述的是“文明的起源”,片中详细讲述了中华大地上各个文化圈的形成及交流过程,我才第一次了解到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龙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由8000多年前最早的玉玦造型演变而来的。如玉猪龙,形象生动,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古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宗教仪式的重视。彼时,我就有一个疑问,红山,好奇怪的名称,是山的红,还是文化的红。
后来,我兼任过一段时间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副馆长,策划的2023年世界地球日“石之艺,史之魂”——精品矿物岩石临时展,展出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赵晋校友捐赠的一批仿红山文化玉器,才通过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成璟瑭教授第一次真正了解到红山文化,知道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溯源中的重要意义。之前关于红山名称的疑问,才第一次得以解答,原来红山就是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英金河畔的那座红色的山,就连赤峰的市名也缘于此。但红山为什么是红色的还没有得到彻底回答,我猜可能是红色的沉积岩,如丹霞地貌,抑或是红色的岩浆岩,如钾长花岗岩。
真正见到并触摸红山,是在我辞去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副馆长职务之后。2023年年底,在成璟瑭教授的工作室小聚,在看到赤峰博物院秦博副院长《你好,红山》科普读物的初稿后,激情提议创作一本自然地理科普读物《红山为什么这样红》,并得到了吉林大学出版社金江红社长的鼓励。拟题之后,马不停蹄,2024年1月底,成璟瑭教授就陪我考察了牛河梁遗址群、魏家窝铺遗址和赤峰红山后遗址等,和赤峰博物院副院长秦博研究员一起,确定了初步的写作方向,采集了红山的花岗岩样品。回长春之后,我在春节前就完成了资料收集、样品初步测试工作,第一次从地质微观尺度明确,红山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其中高含量的钾长石,占比超过50%,而钾长石晶体中微量的三价铁赋予了红山颜色上的“红”。
但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红山文化年代跨度为距今6600年到距今5200年前后,但究根溯源,这座山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这都需要我们去回答。
在地质人眼中,岩石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它是谁,它从哪里来,它又经历并见证了什么。通过细致的地质研究,它告诉我们,它形成于3.85亿年前的岩浆之中,与古生代期间赤峰北部古亚洲洋的闭合密切相关,并于早白垩世从地壳深处隆升到地表,见证了期间的陆海变迁、山脉隆升、生物兴衰、黄沙遍地,并最终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赋予了红山文化上的“红”。
虽然红山文化以赤峰市为核心分布区,但辐射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这与地质地理中的辽西地区重合较多,因此,在成璟瑭教授的建议下,我们从整个辽西的视角,穿越3.85亿年以来时空,回看这片辽阔大地上上演的生物演化、环境变迁、文化更迭。
当然,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考古学家,不能将红山文化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因此,在成璟瑭教授的推荐下,得到了赤峰学院副校长孙永刚教授和赤峰博物院副院长秦博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在2024年5月底,共同完成了《红山为什么这样红》这本书的初稿。
2024年4月底,在成璟瑭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会同吉林艺术学院的吉辰副教授、迟锐副教授以及我们地球科学学院的于祥江教授等,组成了考古、地质、艺术联合考察团队,对红山文化进行了综合考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之后,在成璟瑭教授的指导下,在研究生团队陈雪、贾祥鹤、庄思潼、谭卓、孙路华、高心如和刘小靖的配合下,我们创作团队历经三个多月共计十二稿的修订,在8月初最终得以完成书稿的写作。
回首这八个多月的筹备和写作过程,我愈发对这座赭红色的山峰充满敬畏,敬畏它所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和深厚文明底蕴。赤峰红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丰富的山,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山。它的红色不仅是大自然的色彩,更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从农业革命到红山文化的形成,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中心到现代的文化、旅游胜地,赤峰红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它的红色,是历史的印记,是文化的象征,是赤峰人民自豪与敬仰的源头。
每次站在红山之上,我都会充满敬畏之感,感受到自然变迁的神秘。4月底赤峰调研期间,我和赤峰市红山区文旅局的周雨时同志,在红山后遗址保护牌下采集到一枚燧石箭头,成璟瑭教授告诉我们,这就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石器之一。我们顿时忘记了上山时的泥泞不堪,身心全部沉浸在穿越时空对话的喜悦中,学生们随后还采集到几枚陶片。当我触摸到每一块残破的陶片、石器时,仿佛都能听到它们在诉说着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与信仰追求,展示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在这里,我仿佛真的见证了早期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历程,亲历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诞生,就像一抹朝霞辉映尚在朦胧之中的东方天际。
这本书我们尝试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带领读者朋友们跟随着红山的形成,一起了解它的组成,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年龄,探究它所经历的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世界与生物演化,探讨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尝试向读者展示更全面的红山世界,以及世界上其他的红山——“红色的山”。当然,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科普创作,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也请大朋友小朋友们多提意见、多多包涵。
这本书的完成仅是对目前已有资料的总结和概况,不能完全诠释红山的形成历史、传承红山文化价值。只求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让更多人接触红山,感受红山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激发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中。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和专家能够深入研究赤峰红山,发现更多未知的秘密,为人类对自然和历史的认识增添新的篇章。
最后,对写作、资料收集、野外调查过程中参与协作的吴迪、张雪松、高晓桦、梁辰、曹文达、周雨时、图旭刚、李晓波、林杨、吉辰、迟锐、于祥江,以及所有帮助和关注我们成长的老师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其中,林杨提供了扉页他自己拍摄的“日出红山”的照片,非常漂亮;周雨时提供了很多红山周边资源的照片,并且不厌其烦,多次拍摄,令我们感动;图旭刚提供了相关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使本书增色不少。再次谢谢大家!
梁琛岳
2024年8月10日于佳木斯
野外地质考察途中
BOOK
扫码即可购书
吉林大学出版社|当当旗舰店
吉林大学出版社
审核 | 陈秋旭
编辑 | 王西迪
校对 | 郜玉乐 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