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希栋(华南大区)
《钢构人》马上要迎来第200期了。
第一次以编辑的身份与《钢构人》(第115期)接触,恍如昨日,不知不觉已过去7年。
有时候会觉得很神奇,毕竟之前从未想过能从事杂志编辑这份职业,并因此与一本企业内刊产生了这么深的羁绊。
2016年,在大梅沙参加“入模子”培训期间,每位新员工手里拿到了一本最新一期的《钢构人》,作为了解企业最直接的窗口。抚摸着颇有质感的纸张,浏览着里面一个个钢构人的动人故事,内心顿觉中建科工是一家有内涵、有情怀的企业,身边的同事原来不只是南征北战、铮铮铁骨,也可以温婉细腻、拳拳仁心。“铁骨仁心”文化的熏陶就这样奇妙地开始了。
入职培训后,我被分配到了综合系统,先去了项目,又去了阳光厂(后更名为广东厂),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新闻宣传,任务之一就是给《钢构人》投稿。因此,我成为了“小钢”的一员。《钢构人》不仅内部领导同事会看,也会作为文化产品送给外部客户,所以“小钢”们对投稿都很积极,如果所在部门、项目在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稿件,也是值得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
2017年底,机缘巧合,我被调到了总部的综合办公室(后面拆分为办公室和党建工作部)宣传文化岗,负责的工作之一就是《钢构人》的编撰。于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伴随着新鲜感的喜悦和害怕犯错的忐忑,从供稿人变成了征稿人和审核人,我才知道,原来每期都能收到这么多的稿件;原来作为编辑不只是简单归集稿件,对每篇稿件进行审核、反馈、修改、再审核,直至完善的过程;原来编辑的任务不只是排版,还有策划和约稿,有些稿子还要自己动手写……初始的新鲜感慢慢在繁琐的校稿、改稿、排版中被消磨,时不时出现的错误、疏漏让自己逐渐丧失信心,有时还会对自己的文字水平产生怀疑。好在我的“工作搭子”超哥(李超)经常鼓励我,分享的经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周爱文主任,虽然经常批评我俩效率太低、每月出刊的时间总有延后,但也会耐下心来,对整体的篇章结构、栏目设置和每篇稿件的字句提出建设性意见,让我在经受打击和重拾信心之间反复挣扎;分管领导发榜总平时要求比较高,对《钢构人》更是有特殊的感情,每期必审,虽然不是每篇都字斟句酌,但总能发现关键的问题,这一点让我非常敬佩。王宏董事长在任期间,每一期《钢构人》也必审,偶尔会提出一些指导意见。有一次,王董走到我们部门工作区,正好停在我的卡座前,我有点错愕地站起来问好。王董拿起我桌上正在校对的新一期《钢构人》翻阅起来,说“你在负责《钢构人》是吧,辛苦啦!整体挺好。你看看这期封面,是不是换个色调更亮一点的照片会好一点,不至于太压抑。”换过之后效果确实更好了。原来,领导会关注得这么细。这也让我重新审视杂志的设计和格调。
《钢构人》每月一期,每期70P左右,文字量不可谓不大,所以每期编发都是与时间赛跑,都在抢工期。而且作为纸质版的刊物,一旦印刷,错误再难挽回,所有翻阅杂志的观众都能看到。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认真再认真,既要保工期,也要保质量。于是,你会经常看到有一个身影,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埋头于书纸间,偶尔眉头紧锁,偶尔奋笔疾书,小鸡啄食般一字一句地校对、修改着每篇文章。这导致我到总部这几年,视力逐年下降,不知道能不能算工伤。工期最紧急的一次是在2018年9月,时值公司十周年。当时冒出一个想法,做一本专刊,为司庆添点喜庆色彩。给领导汇报后,经过几轮讨论,拟定了“创业回眸”“峥嵘岁月”“记忆深处”“深情祝福”“文艺巡礼”“喜庆家园”等板块,但问题来了,有几个板块的内容是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集锦,需要等活动开展后才能拿到素材,各单位的发展纪实也是一个大工程,属于“等米下锅”,这也意味着留给后期编审的时间被极限压缩。在要“交差”的前一天晚上,为了提高效率,我直接把设计师拉到公司,在部门旁边的“小黑屋”里通宵将专刊排了出来,并完成了通校。第二天,一大早下楼去食堂吃饭,刚出电梯恰巧碰到了来上班的发榜总,发榜总有点惊讶,说“来这么早”,隔了两秒好像反应过来了,问“昨晚没回去啊”。现在回头再看这本专刊,依然比较喜欢,里面刊载的司庆内容,值得回味。
当然,做好一本杂志,不只是认真,还要有格局视野、有想法创意、有体制机制,有小编团队成员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我们建立了双月策划机制、约稿机制、三审三校机制、编前会机制,这一系列举措,提高了编发的效率和稿件的质量。同时,在部门领导的提醒下,作为公司的宣传主管,我尽可能多地以会议摄影的身份参加一些公司级的会议,了解公司最新的发展情况、领导的最新指示和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写报告或领导讲话时更能准确把握核心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从中发现一些线索,比如哪个项目受领导重视,就去主动找相关单位约稿;领导推荐了什么书籍或文章,就会摘取精华内容放在《商学院》栏目。还记得有一次《商学院》刊载了一篇好文章,领导在会上点名让大家都去《钢构人》上看。
用心做的事总不会太差。2018年,国企监事会主席杨坚赴公司调研指导工作,他说他是通过《钢构人》杂志了解中建钢构的,他对中建钢构的印象是“一家有知识、有文化、有创造力、有想象力、非常有活力的企业。”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持续办好这本杂志的信心和决心。
慢慢地,我也认识到,《钢构人》不仅是一份刊物,更是一本科工人的“百科全书”,一份活的档案。2019年5月,公司主办、华东大区承办的宣传“四力”提升培训班在江阴举行。培训结业的前一天晚上,接到领导的紧急通知:培训结束后,全体学员赴华东大区,作为“记者团”集体采访淮安食博项目团队,并撰写稿件,也算是对该次培训效果的实战演练。于是,当天晚上,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提纲,第二天奔赴华东大区总部,完成了采访,并在后面一周完成了稿件撰写,《钢构人》编辑部将这些稿件汇总整理,作为6月刊《专题》。后来,发榜总在审稿的时候对每篇稿件的标题进行了个性化处理,比如“开水浇雪”“程传松触‘电’”“有点‘匪’的王胡子”“千里‘寻’夫记”,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再去看每篇故事,还是能感受到这场艰苦卓绝的项目攻坚战的“悲壮”,以及“铁骨仁心”文化的滋长和传承。我想,这就是《钢构人》的文字力量,也是它存在的价值之一。
从2007年创刊一直延续至今,如果你想了解公司的大事记,翻一翻“要闻”就知道了;你还可以从“董事长言”中探究治企方略,从“观点”中学习管理方法,从“发现”欣赏精品建筑,从“纪实”中了解工程建设历程,从“时评”中聆听百家争鸣,从“故事”中感悟文化传承,从“秀场”中发现人才济济,从“视觉”中感受活力激情……每年,档案室的姐姐都会来找我们领取一套杂志,作为档案存档。作为编辑,作为文字从业者,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能够放入档案室留存下来,也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欣慰的事。
从115期到181期,我在《钢构人》编辑部名单排序逐渐前移,《钢构人》的内容也不断改版升级。《钢构人》,你像一个知心伙伴,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本文原刊于2024年9月《钢构人》(总第199期))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钢构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