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不丹大鼯鼠,系我国兽类新纪录。
不丹大鼯鼠体型大,分布于尼泊尔、印度锡金和不丹。在毛色特征上,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特有、同域分布的栗褐鼯鼠相似,肩部被毛有显著黄色斑块。正因为毛色相似和分布区重叠,一些科研人员认为不丹大鼯鼠是栗褐鼯鼠的季节性毛色变异个体,而将其作为栗褐鼯鼠的同物异名。
曾祥乐 摄
随后,一些科研人员在研究了印度大吉岭、西孟加拉邦和不丹冬季和夏季的鼯鼠标本后,将背部的深色区隔离成马鞍状作为不丹大鼯鼠和栗褐鼯鼠的稳定鉴别特征,且不受季节影响,并认为两者皆为有效种。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认为“头背部浅色中线的有无”不能作为不丹大鼯鼠和栗褐鼯鼠的鉴别特征,但可作为不丹大鼯鼠两个亚种的鉴别特征之一。
曾祥乐 摄
李氏小飞鼠体型较小,分布于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西北部,在国内的分布记录目前仅限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
曾祥乐 摄
近年来,有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错那市拍摄到鼯鼠照片,部分外形特征与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相似。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西藏重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项目期间,在西藏自治区巴宜区、错那市和亚东县采集到一批鼯鼠标本。经形态学比较和分子鉴定,确认其中有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标本各2号。
不丹大鼯鼠为中国兽类新纪录,李氏小飞鼠为西藏自治区兽类新纪录。这次发现扩展了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的分布区,也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喜马拉雅地区兽类的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以发现更多的新物种、新纪录。
来源:春城晚报
编辑:苏卫燕
审校:钟安琪 杜奇锋
监制:梁伟明
投稿:lzfb6988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