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考点清单及要点详解(配套模拟+真题练习)

文摘   2024-11-22 09:50   河南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考点清单及要点详解」,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b082ef779fa2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01 时空坐标

02 阶段特征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阶段特征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开展民主政治建设。

(2)经济上,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启动、展开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重视科教文卫事业。

2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0月一1952年底)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阶段。

①主要矛盾广大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两个具体任务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相互关联的。恢复发展经济是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巩固新生政权是恢复发展经济的前提。

(2)第二阶段(1953-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①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两个具体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一社会主义革命一-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发展生产力。

二者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是社会主义改造(三改)的物质基础,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两翼。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1956-1966年)

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基本特征是“探索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由“左”倾思潮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总之,这一时期成绩与挫折并存。

         

 

“文革”十年(1966-1976年)

阶段特征由“左”倾思潮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使党和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长期以来“左”的错误得不到纠正,领导者对国内形势的错误认识,对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形势做了严峻的估计,野心家的利用,导致了这场中国人民的浩劫。

         

 

【注】:根据2023年最新教材编辑。新教材修改部分用“鲜绿”颜色底标出。比如:

新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三子目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2022年版:……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023年版:……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后来,清政府与俄国交涉,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03 课标指南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标要求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课标

解读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重点),培养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并认识其意义(重点)。

3、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重点),理解外交方针实施的原因及意义。

4、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及意义,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深远意义(难点),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1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本课立意

本课梳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脉络,凸显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成立的意义,介绍新中国

巩固人民政权的重要举措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阐述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主干内容

本课设置四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前两个子目是按照历史时序排列的,在时间上是相继的,在空间上是并立的。后两个子目以专题形式,呈现了外交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在外交战线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开始步入国际舞台。在经济领域,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领域,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必备概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抗美援朝“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考点定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万隆会议的成果,“一化三改”的意义

重点速记

1、一条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

2、一化三改:“一五”计划;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两个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4、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5、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

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课标

解读

1、了解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国民经济的调整等重大历史事件,认识1956一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与经验。(重点)

2、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概况,认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教训。

3、列举 20 世纪 50-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理解这些成就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主义在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2、难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本课立意

本课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和伟大建设成就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前二十年的曲折探索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的贡献和失误,“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原因、过程及对它的抵制与抗争。

主干内容

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伟大的建设成就。前两个子目勾勒出我国1956-1976年的历史进程,叙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努力,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这一段历史的基本内容、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第三子目以专题方式集中介绍了二十年间各方面的建设成就、涌现出的一批先进英模人物,以及当时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必备概念

中共八大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年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的经济建设成就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考点定位

1、20 世纪 50-70 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2、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及其原因。

重点速记        

1、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2、两个问题:阶级斗争问题、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3、两大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大外交成就: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5、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04 考点梳理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必背知识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新政协会议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2)、参加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2)、内容

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a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b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2成立

(1)、过程

①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③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崭新”是说新中国的诞生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影响了二战后国际冷战格局的力量对比)

         

 

下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9月30日

从1948年8月开始,分散在北平(今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及外国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纷纷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秘密前往东北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会议,共商建国大事。随着全国大城市的相继解放,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条件已经成熟。1949年6月15日至19日,经各方协商,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完成了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的各项必要准备工作。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

         

 

   

   

【学习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拓展】“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社会秩序还不够安定。不可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宪条件尚不成熟。

2“共同纲领”没有提出明确的社会主义目标和任务,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临时性特征。因此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拓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的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拓展】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4、全球史观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社会史观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社会

1、特点:①政治:多个阶级并存,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各民主阶级联合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依然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②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2、结束:1953 年党和政府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实际上说明党已经放弃了新民主主义路线,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

【阅读教材】(教材第159页)“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中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    

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阅读教材】(教材第16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片:这一图案有什么含义?

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

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必背知识清单2:人民政权的巩固

(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1追歼残敌: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主要在新解放区进行。)

(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新中国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过程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3)、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

3稳定财政经济(实质是人民政府与不法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1)、背景

①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②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措施

①进行“银元之战”(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经济手段)。

(是一场打击投机资本、平抑物价的斗争)

②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3)、意义

①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③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4抗美援朝(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经过

①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要求,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②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三八线附近。

③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3)、意义:

①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②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军队经受了现代战争的考验,促进

了军事现代化;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图。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进行谈判。志愿军入朝后,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土地改革进程图。新中国刚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半多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图。时间:1950年—1952年

1950年6月,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要获得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决定的方针,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行动纲领。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方针,党和政府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工业方面,重点放在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和主要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增加纺织及其他轻工业生产。在地区分布上,以恢复东北工业基地为主,同时兼顾内地工业,有计划地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到1952年底,主要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学习聚焦】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

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拓展】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拓展】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还有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③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

【拓展】怎样区分过渡时期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有许多就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追歼残敌和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都具有肃清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的性质,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但这其中的许多斗争同时还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没收官僚资本。

抗美援朝是中朝人民同美帝国主义进行的斗争,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但它不是民主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任务。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此进行的主要斗争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进行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拓展】统一财经的意义

1、实行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各解放区财政经济分散管理的局面。

2、统一财经是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结束了旧中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对于克服财政赤字、稳定市场和发展经济意义重大,为调整工商业和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拓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

实质人民政府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其性质属于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表面上“银元之战”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但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拓展】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1、朝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着美国加入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对美国的影响:在朝鲜战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进行了 3 年的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3、对中国的影响: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4、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概念阐释】银元之战

“银元之战”是1949 年6月,人民政府为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同投机资本进行的一场斗争。当时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试图通过银元的投机来阻止人民币进入市场,冲击金融市场,引起物价飞涨。人民政府严厉取缔和打击银元投机活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币已基本占领了城乡市场。

【阅读图片】(教材第161页)“分到土地的农民”:图中农民喜悦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

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民分得土地后心情喜悦。

【思考点】(教材第161页)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摧毁了封建制度的基础;消灭地主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力量。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为结成工农联盟创造了条件。工农联盟的建立,从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历史纵横】(教材第161页)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为稳定物价采取的措施。毛泽东评价“银元之战”的作用不亚于一场淮海战役,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措施:“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依据:1950 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阅读图片】(教材第162页)“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入朝作战?

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

区,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其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此外,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参战。

         

 

必背知识清单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第一次建交高潮

(1)、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中国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另起炉灶”核心是否定国民党的旧外交,另立新型外交)    

2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确保了中国南部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

(1)、时间:1954年4月,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

(2)、内容

朝鲜问题因为美国的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

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3)、意义

①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②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有利于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背景

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

②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熟”的表现在于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2)、地位: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内容    

①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求同存异”的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②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4)、意义: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学习聚焦】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

【拓展】开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为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2、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

【拓展】“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原因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共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侧重点及作用

1、侧重点“另起炉灶”解决的是对外交往的战略(基本准则)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解决的是对外交往的战术(策略)问题。

2、作用彻底改变了中国以往的屈辱外交,灵活处理了与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新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另起炉灶”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一边倒"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概念阐释】“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学思之窗】(教材第164页)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诉求。

2、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这段讲话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系统宣言,将成为外界观察当代中国外交及其未来走势的重要依据。

【史料阅读】(教材第164页)“求同存异”的“同”和“异”的含义是什么?这一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

含义:“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异”是

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意义:“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亚非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途的危险。亚非会议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思考点】(教材第165页)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

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

2、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

3、通过集体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阅读图片】(教材第165页)“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中国工商界为什么会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实行赎买政策,并通过公私合营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改造。这种政策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民族资本家的利益,因此赢得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阅读图片】(教材第165页)“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图显示了什么?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参加和支援工业化建设的热潮中,工人阶级一马当先,站到工业化建设的前列。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号召: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保证全面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全国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号召,以高昂的生产热情,深入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努力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重视安全生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全面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进一步显示了工人阶级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本照片选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必背知识清单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949至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建立过程

①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权力机关变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在北京举行。

(2)、内容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1)、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图。时间:1953年—1957年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一五”计划时期建成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同时

也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新建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有利于密切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

“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集中在东北的原因:东北的矿产资源丰富,铁路交通发达;重工业基础较好;临近苏联,便于苏联援建。    

社会主义改造图。

随着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宣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使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生产方式。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学习聚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拓展】“一五”计划的特点

①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一体(主体:工业化建设)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⑤建设成就集中在东北地区。

【拓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尤其落后

2、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新中国需要增强国防力量

3、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行业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5、东北地区与苏联接壤,便于接受苏联的援助。

【拓展】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拓展】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拓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五”计划建设的主要措施。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但是“一五”计划的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①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②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两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以“一五”计划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

2、充分借鉴和吸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如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服务于工业。

3、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在此体制下国家的生产资源及产品分配等方面都由政府计划调控。

4、经济落后但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和工业基础落后,但发展较快、增长较为迅速。

【拓展】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实质:人民当家作主。

【拓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性质、评价

1、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评价:

①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为,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概念阐释】统购统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此外,国家还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

【思考点】(教材第165页)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和小手工业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2、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满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必背知识清单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中共八大

(1)、背景195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

(2)、内容

①主要矛盾: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正确分析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和

革命任务.)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时间:1957年春。

(2)、论述: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意义: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标志着我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3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4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时间:1959~1961年。    

(2)、原因

①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大跃进”运动最典型的特征是高指标、浮夸风其主要教训是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主要影响是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认识: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自然灾害等因素。

5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

(2)、内容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政治和认识根源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巩固”是指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充实”是指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提高”是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②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3)、意义: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6“四个现代化”目标

(1)、提出: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简称"四化”,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是20世纪    

五六十年代的国家战略目标.)

(2)、意义: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学习聚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伟大成就。

拓展】1960年冬实施“八字方针”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调整”,即调整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易混易错】“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本质属性不一样,“大跃进”运

动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两者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都破坏了经济发展。

【概念阐述】“七千人大会”

1962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及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余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基本经验、教训;动员全党贯彻“八字方针”,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等等。这次大会对统一全党认识、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作用。

【学思之窗】(教材第168页):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这段话旨在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对于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和国内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思考点】(教材第168页):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适当缩小基础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经过调整,经济生活中一系列规章制度恢复和建立起来,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必背知识清单6:“文化大革命”

1起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过程

(1)、“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2)、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

(3)、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

(4)、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5)、整顿

①时间、人物:1972年和197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

②影响: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6)、结束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②同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3教训: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学习聚焦】“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

【史料阅读】(教材第170页)阅概括指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必背知识清单7:伟大的建设成就

1表现

(1)、工业(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①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国防: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人造卫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民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4)、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5)、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6)、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7)、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①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2.影响: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下图:三线建设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提出三线建设问题。“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图。时间:1956年—1966年

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布局的。工业建设,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交通运输业长足发展,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1956年至1966年期间,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学技术发展成绩显著,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十年间,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其中大部分成为后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方面的骨干力量。    

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概况图。时间:1976年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学习聚焦】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取得伟大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拓展】三线建设的原因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 年起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工业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备战是三线建设最直接原因;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是三线建设的根本原因;革命战争年代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三线建设的思想根源。

【拓展】“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

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促进了国防现代化。

【拓展】重返联合国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拓展】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增强。

③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④历史原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替。

力支持中国。

2、意义:

①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

高。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拓展】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对美国来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对中国来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2、影响:对世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局势;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中国,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打破外交困境,迎来又一次建交高潮;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拓展】近代以来美国对华关系的变化

19世纪中期,追随英法,充当“帮凶”。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推行独立的对华政策。一战期间,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一战后,联合欧洲,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抗日战争时期,援华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扶蒋反共。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威胁的敌对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学思之窗】(教材第171页)结合这一材料,思考为什么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那个年代的时代

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

中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

【阅读图片】(教材第172页)“1972 年 2 月 21 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次会见在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次会见之后,中美签订了《上海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学思之窗】(教材第172页)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问题探究】(教材第173页)1、邓小平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错误的实质是什么?2、中国应当怎样避免上述错误的再次发生?

1、表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实质:属于“左”倾错误,经济上

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政治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化。

2、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经济规律办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各项民主政治制度。


         

 

 

07 思维导图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人民政权的巩固

   

         

 

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文化大革命”    

         

 

         

 

         

 

3、伟大的建设成就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考点清单及要点详解」,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链接:https://pan.quark.cn/s/b082ef779fa2

         

 

         

 

           

加微信 aharon6 进全国教研群      关注公众号k85718,享首发资源


本单元配套模拟+真题练习

请点“阅读全文”下载


http://www.zxls.com/generation/2024/09/23/524643.html



纲要上合集

http://www.zxls.com/wenji.aspx?userName=light4887&UserCategoryId=1982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word版


         

 

         

 

         

 

   

精华易学堂
思维导图学习法,让学习变得容易!建立框架、补全知识、关注变形、提炼口诀四步构建思维导图,高效学习。实战训练学生答题技能,引导学生看破设题情景、看透题型本质、简快答题,高分突破!电话:1350373907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