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宁夏,有你更精彩
《支宁记忆》
威记
五湖四海一城聚,艰辛困苦几人数。
转眼芳华渐落尽,惟留初心心头矗。
致敬支宁
威记刚到银川的时候,听到朋友说起“宁大话”,那时候以为“宁大话”因“宁夏大学”而来,因为对于宁夏大学,人们都习惯简称叫“宁大”。后来才知道,威记是想当然了。
“宁大话”不是源自宁夏大学,但是它的传播和发扬,却和宁夏大学有关,再往细说,跟在宁夏大学任教的“支宁人”有关。
这说起来就一匹布那么长了。
按照网上比较统一的说辞,“宁大话”是银川地方方言在向普通话靠拢的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个过渡性语言流派。
“宁大话”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流传在宁夏本地,尤其是宁夏大学校园里不太标准,又同时力图向标准普通话靠拢的语言发音。
很多人说,“宁大话”就是在清末在新满城的八旗兵被马福祥“杯酒释兵权”之后,这些旗人散落宁夏各处,然后在和地方当地人逐渐的交往中形成的。
但实际上,“宁大话”的大范围出现,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的人口迁徙有关。
新时代到来,国家号召北京、上海、沿海好多省市的人们通过移民来支援西北开发和建设,宁夏作为主要接收地,也接收了很多移民。他们的到来,除了农业移民,工业移民,更多的是教育移民。尤其在宁夏成立自治区的前后,大量的教育移民来到了宁夏“支宁”。
那时候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加上本地人,大家说的语言各异,各不通,恰巧正值普通话成为“国语”,于是,大家都开始讲普通话,力图向普通话靠拢,以方便交流和沟通。
其中,作为教育移民的“支宁人”,更是担负起了推广普通话的重任。尤其是在大学里。老师上课都努力讲普通话,作为学生好意思讲家乡话?那不是“鸡同鸭讲,各讲各”吗?
所以,哪怕普通话讲得不标准,家乡口音再浓的学生或者老师,最后都开始讲普通话了。随着一批批的学生到来,毕业又离开,在这个语言熔炉中,“宁大话”渐渐趋向标准的普通话。
由于宁夏大学在新市区的西沙窝(现在的西夏区宁夏大学本部B区),离老城远,以宁夏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语言方岛。人们就简称这种普通话为“宁大话”。
而这个期间,宁夏大学的老师还经历过串联和下放,很多老师都有到各县市上课办培训班的经历,这无形中也在推广了普通话,同时也使得“宁大话”变得声名远扬。
有的人就调侃说讲“宁大话”的都是斯文人,变高级了,在宁夏大学上了几年学,回到家都不讲本地话了。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觉得是一个笑话,有嘲笑的意味,但其实,这其中更多的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往大一点来说,银川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形成,是经历了几次人口迁徙而形成的。
第一次是新时代到来的1949年到1958年自治区成立前期,那时候的移民以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口为主力,讲的普通话都很纯正;
第二次就是1958年宁夏成立自治区前后,需要大批的人才支援建设宁夏,助力宁夏发展。这时候尤其是教育人才的到来,他们受到的教育程度高,普通话也相对标准很多;这其中也包括以浙江十万青年为代表的青年大移民,这些人都是受过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的,普通话都很很好的;
第三次是“三线建设”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业移民浪潮涌起,职工带家属成为了主流,他们带来的语言很多都是以普通话为根底的口音,比如说东北的,天津的等等。
在交往中,他们融入“宁大话”的同时,也在稀释着“宁大话”。
时至今日,“宁大话”也就作为一种曾经存在的“方言”,成为了宁夏人文历史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支宁人”的远去,渐渐也没人提起来这个“宁大话”了。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