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任杰
通讯作者:李洪良、姚涛、王占东、曾杰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DOI:10.1002/anie.202420292
氨动力发动机在实现碳中和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然而,氨动力发动机在应用中存在氨气固有的燃烧特性差和有害尾气NOx排放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将传统的甲烷发动机转换为氨发动机。具体而言,作者提出了两种路径来将CO2和NH3转化为N2和CH4,从而实现碳循环的闭合。第一种路径为“空间解耦”方案,将CO2处理分为两个阶段:在煅烧的镁铝水滑石(Mg-Al
hydrotalcite)上负载钌簇(Ru/MAO)进行NH3裂解,随后在Ni/Al2O3商用催化剂上进行CO2甲烷化。在各自的最佳反应条件下,NH3和CO2几乎完全被转化为目标产物。第二种路径为“空间耦合”方案,即将NH3和CO2在一个反应器内通过一锅反应转化为N2、CH4和H2O。在使用5%Ru/MAO催化剂和550 °C、1 bar、CO2:NH3= 3:8的条件下,NH3和CO2的转化率可以达到80.1%和49.3%。交通运输造成的CO2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将H2和NH3等零碳燃料应用于发动机,是一种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尽管氢燃料具有高火焰传播速度和低最小点火能量的优势,其应用目前仍受制于储存和运输安全问题。相比之下,NH3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品,不仅具有化学惰性和较高的抗爆性,还含有比氢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氨燃料发动机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早在196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X-15计划就已引入并技术化了NH3动力发动机。但是,NH3通常以双燃料的形式与汽油、柴油、乙醇等掺混使用。近年来,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商业公司也研制出了NH3动力的飞机和汽车发动机。然而,NH3作为发动机燃料的应用仍然面临着如火焰传播速度低、自燃温度高、点火能量需求高以及燃烧极限窄等挑战。另外,在NH3发动机使用中,NOx和N2O的排放问题也尤为重要。如何解决氨气作为燃料本身燃烧特性差、以及有害尾气排放问题极其重要。1. 提出并验证了CH4介导的NH3发动机构想,实现了NOx的零排放。
2. 设计的高活性催化剂在空间解耦路线时,NH3的转化率达到~100%,CO2的转化率达到97.4%,甲烷选择性~100%。
3. 设计的高活性催化剂在空间耦合路线时的活性在1000 h评测时,NH3和CO2的转化率可以稳定在80.1%和49.3%。
4. 原位漫反射红外技术揭示了NH3-CO2转化中的关键中间体变化和反应路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NH3动力发动机方案。与以往对氨直接燃烧的关注不同,作者选择CH4作为媒介,将燃烧过程与尾气原位处理相结合。具体来说,仍然采用CH4作为内燃机动力源,以规避NH3燃烧特性差的问题。如图1所示,让NH3与尾气CO2反应,生成N2、CH4和H2O,从而实现碳循环。NH3与O2的非接触性反应避免了N2的过度氧化。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甲烷燃料发动机可以简易地改造成NH3动力发动机。图1. 提出的甲烷介导的氨气发动机概念和Aspen工艺流程图
本文设计了两种实现该计划的路径。第一种是“空间解耦”路径,将尾气处理分为NH3裂解和CO2甲烷化两个阶段。另外一种是“空间耦合”路径,将尾气CO2直接和NH3耦合一步转化。1. 空间解耦路径:
基于勒夏特列原理,吸热的NH3裂解反应在低压高温下更有利,而放热的CO2甲烷化反应的条件则恰好相反。在概念验证实验中,本文在各自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探究了NH3裂解和CO2甲烷化的催化性能。本文报道的5%Ru/MAO可以将NH3在1 bar压力和550°C条件下完全转化。而在甲烷化过程中,商用Ni/Al2O3催化剂可以在30 bar压力和400°C条件下实现了97.4%的CO2转化率,同时获得接近的100%的CH4选择性(图2a和2b)。尽管NH3和CO2可近乎完全地转化为目标产物,但由于NH3裂解与CO2甲烷化的反应条件不匹配,空间解耦路径需要额外的压力控制和热管理系统。2. 空间耦合路径:
在空间耦合过程中,5%Ru/MAO在550 °C时表现出最高的NH3和CO2转化率,但相对空间解耦路线中的活性有所降低(图2c和2d)。这表明在耦合系统中,NH3和CO2的竞争吸附对反应产生了影响。在550 °C和1 bar压力下,对5%Ru/MAO催化剂进行了100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CO2转化率、NH3转化率和CH4选择性非常稳定。在拉曼光谱和热重-质谱(TG-MS)中也没有观察到积碳的形成。图2. 设计催化剂在空间解耦(a和b)和空间耦合过程中的活性(c和d)及稳定性(e)
Ru/MAO的物化结构
从热重分析实验中可知,MAO需要在1000 °C下制备而催化剂前体的煅烧应在500°C下进行。XRD结果证明了1%Ru/MAO和5%Ru/MAO催化剂中形成了高度分散的钌纳米簇,而10%Ru/MAO催化剂中的Ru的颗粒较大、分散较差。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煅烧前后的催化剂形貌保持稳定,Ru物种均匀分布于催化剂表面上。在球差校正的高角度环形暗场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中,观察了Ru/MAO催化剂中Ru团簇的纳米分布和分散状态。随着Ru负载量的增加,簇状颗粒逐渐增大,1%Ru/MAO、5%Ru/MAO和10%Ru/MAO催化剂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0 nm、1.3 nm和10.4
nm。图3. Ru/MAO催化剂的物化结构表征
催化机制
本文先后采用DRIFTS详细地表征了催化剂上CO2吸附、CO2甲烷化、NH3分解和NH3-CO2耦合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体(图4)。研究发现,在NH3-CO2耦合转化时,*N2H2、*N2H和*NH物种消失,而仅检测到了NH3,g和NH3,L物种。这表明NH3解离的H原子直接用于CO2加氢。与CO2甲烷化相比,NH3-CO2耦合过程中未检测到*HCO3(1650 cm⁻¹)和双齿*HCOO(2587 cm⁻¹)物种。此外,在NH3-CO2反应中检测到较强的线性*CO物种和气态CO,表明线性*CO参与了整体反应过程。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提出了NH3-CO2耦合转化的反应路径(图4e)。简而言之,CO2在Ru表面上经历了缔合路径和CO解离路径,而NH3的解离为后续的加氢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氢供应。图4. Ru/MAO催化剂表面的NH3吸附、CO2甲烷化和NH3-CO2转化中的DRIFTS谱图和提出的催化反应机制
另外,本文还使用Aspen Plus中的 Peng-Robinson方程估算了反应过程中产物组成和热释放,结果发现,采用空间耦合路线的发动机能效为50.3%。未来,要想在较低温度下实现NH3-CO2高效转化,必须开发一种经济型高效催化剂,使其对高浓度反应物具有出色的耐久性,从而减少系统内的加热和产物分离需求。此外,鉴于燃烧室中CH4的比例较高,可能需要额外输入CH4 以确保持续输出功率。在实际应用中,本研究方案更适合应用于包括大型卡车、船舶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等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的装置。综上,本文通过甲烷介导成功实现了氨动力发动机。作者提出并实现了“空间解耦”和“空间耦合”两种路径,将NH3和尾气中的CO2转化为N2和CH4,从而闭合碳循环。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间接而高效的方案,既避免了NH3固有的燃烧特性差问题,也解决了有害NOx排放的问题。基于这一设计原则,其他成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的发动机也可以通过将CO2甲烷化替换为CO2加氢制汽油或柴油反应,改造为氨动力发动机。Jie Ren, Hongliang Li, Hao Lou, Weili Zhou, Feng Zeng, Yu Wang, Xiaokang Liu, Chalachew Mebrahtu,Gang Pei, Jing-Pei Cao, Tao Yao, Zhandong Wang, Jie Zeng,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20292.曾杰,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技术。迄今为止,已在《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催化》、《自然·能源》、《自然·合成》、《自然·可持续性》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了266篇论文,SCI总被引用27000余次,H因子为86,入选2019至2023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申请中美专利共87项,出版书籍5部。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Falling
Walls 科学突破奖、英国国际发明展年度国际发明“钻石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王占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原子与分子物理光束线负责人。主要发展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技术,开展燃烧、大气、能源催化等研究。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一作/通讯70余篇,1篇Nat. Commun.,2篇PNAS,2篇JACS,2篇Angew,1篇PECS,40余篇CNF/PCI),引用5100余次,H因子46。获得国际燃烧学会杰出研究奖、Hiroshi Tsuji Award、Bernard Lewis Fellowship。任国际燃烧学会ECAC委员会委员、Hiroshi Tsuji Award委员会委员等。姚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同步辐射先进实验技术的创新方法学、理论分析方法发展、及其在能源材料应用的交叉科学研究。发展了多环境多模态原位同步辐射谱学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对低维光电催化材料固/液/气界面能量转换反应的原位在线监测。已在Nature、Nat. Catal.、Nat.
Commun.、JA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优青、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真空紫外与X射线物理学会青年科学家、科睿唯安2019-2024年度高被引科学家。李洪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是COx加氢。迄今为止,以(共同)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已在Nat. Nanotechnol. (1), Nat. Commun.
(7), Angew. Chem. (6)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22篇论文。入选安徽省杰青、博新计划。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邃瞳科学云”推出专业的自然科学直播服务啦!不仅直播团队专业,直播画面出色,而且传播渠道多,宣传效果佳。“邃瞳科学云"平台正在收集、整理各类学术会议信息,欢迎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择优在邃瞳平台上进行线上直播,希望藉此帮助广大科研人员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自由、畅通地交流互动。欢迎老师同学们提供会议信息(会有礼品赠送),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商谈合作,均请联系18612651915(微信同)。投稿、荐稿、爆料:Editor@scisig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