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养育了中华儿女,见证着华夏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繁衍。为促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兰州大学图书馆、读者俱乐部共同举办黄河文化主题阅读分享会。本次讲座邀请了哲学社会学院田宝祥老师分享他的著作《黄河与中国文化》。欢迎大家来参加!
从黄河文化到黄河美学
田宝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哲学系副主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学论衡》编委。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主讲课程包括中国哲学原著导读、“四书”选读、魏晋玄学、美学基础、中国美学史、神话之思与哲学之维、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在《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诸子学刊》《齐鲁学刊》《中国图书评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电影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 余篇,出版专著 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 项、中央高校项目 1 项。4 次荣获国家奖学金,2次荣获青年“五四” 奖章,工作以来曾获兰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兰州大学“最具影响力校园自媒体”、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及2024年“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荣誉称号。
书名:黄河与中国文化
作者:田宝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7月
主要内容:
黄河是农业文明的见证者,是农业伦理的参与者,是古今中国的贯穿者。黄河是比个体生命意义更深、更广的自然之物,又是穿行于天地之间、显现天道的自在之物。黄种人、黄河水、黄土地是人与河流、人与土地共生共存的必然结果,又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交相辉映的历史印记。河流之“黄”、土地之“黄”与人种之“黄”在环境的变迁、农业的发展中涌现出淳厚的气象、和谐的美感。在与河湟文化、河套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的地域性交互中,黄河文化显现出了“多元”的特质。在与华夏先民的历史性共生中,黄河文化折射出了“一体”的意识和普遍性的集体记忆。黄河文化关乎黄河精神、黄河气象,兼容乡土文化、城市文化,既指向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共通性,又禀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性。黄河既是实存的、依循自然规律而演变的生态系统,又是连接华夏大地与中华儿女的、具有情感性与精神性的文化生命。精神性的“真”、伦理性的“善”与艺术性的“美”在黄河之水、黄河流域以及黄河文化中获得了动态的融合。
在校师生(限40人)
10月31日(星期四)下午三点
榆中校区图书馆二楼会议室(213室)
本次活动准备了10本《黄河与中国文化》图书及其他精美小礼品,在互动环节与田老师进行提问互动,就有机会获得签名赠书和小礼物。
报名到梦空间11364873,参与活动
READING BOOKS
供稿:阅读推广一部、读者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