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写作十六法
作者:莫眲Mone
“深入浅出”写作法,在富有诗意与哲理的同时,能被更广泛的读者所领略与欣赏。今日,以此为题,仅供参考。
一、开篇以故事引入,如启幽室之明灯
故事,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古老载体,它能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扇门。以一个生动且富有深意的故事开启一篇散文时,就仿佛在幽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瞬间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引领他们踏入所营造的文学世界。
例如,讲述一个老鞋匠的故事。在小镇的街角,有一位老鞋匠,他的鞋铺破旧而狭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他一生都在与针线、皮革打交道,修补过无数双鞋子。无论是达官贵人的精致皮鞋,还是普通劳工的粗布鞋履,他都一视同仁,用心对待。每一双送来的鞋子,他都会仔细端详,找出破损之处,然后凭借着精湛的手艺,一针一线地修补。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他的双手也因长期劳作布满了老茧,但他眼中始终闪烁着专注与执着的光芒。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拿着一双几乎破旧不堪的运动鞋来找他,这双鞋对年轻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他在创业初期艰难打拼时一直陪伴着他的伙伴。老鞋匠理解年轻人的不舍,花费了比平常多几倍的时间,终于让这双鞋焕然一新。年轻人感激不已,而老鞋匠只是微笑着说:“每一双鞋都有它的故事,我只是让这些故事能够继续延续。”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自然地引出关于匠心、坚持、对平凡事物的尊重以及人与物之间情感纽带等多方面的主题探讨。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故事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从个体的经历中提炼出普遍的人性光辉与哲理沉思,使读者在沉浸于故事的同时,悄然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的洗礼,为后续散文的深入展开奠定坚实的情感与认知基础。
二、巧用比喻,化深邃于形象之中
比喻,是文学魔法世界里的神奇魔杖,它能够打破抽象概念的坚冰,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思想与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读者在瞬间恍然大悟,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
比如,若要表达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可以这样写:“生命宛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刹那间的璀璨之后,便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又似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在短暂的绚烂后,零落成泥碾作尘。”通过将生命比作流星与花朵,那些原本抽象的关于生命的有限性和易逝性的概念,就变得鲜活而直观。读者能够轻易地在脑海中勾勒出流星飞逝、花朵凋零的画面,进而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脆弱。
一个精妙的比喻,不仅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更能在看似简单的类比中,传达出作者对世界的独特洞察和深刻理解,使读者在形象与抽象的思维跳跃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智的启迪,从而在心底泛起对文字所蕴含哲理的共鸣涟漪。
三、设置悬念,如布迷宫引君探寻
悬念,是散文写作中巧妙布局的一种艺术手法,恰似在文学的花园里精心布置一座迷宫,让读者怀揣着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不由自主地深入其中,急切地想要寻找出口与答案。
假设我们创作一篇关于神秘古老城堡的散文。文章开头可以这样描述:“在那遥远的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废弃的城堡。它被茂密的森林环绕,终年雾气弥漫,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与神秘。传说每当月圆之夜,城堡里就会传出悠扬而哀伤的笛声,还有隐隐约约的脚步声。附近的村民们对这座城堡敬而远之,因为曾经有胆大的人在靠近城堡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座城堡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些消失的人又遭遇了什么?”
这样的悬念设置,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瞬间抓住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跟随作者的笔触,一步步深入城堡的世界,探寻背后的真相。正如爱默生所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而在散文创作中,悬念便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的有力引擎,让他们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领略散文层层递进的魅力与深意。
四、对比凸显,明辨差异见真章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一把犀利的手术刀,它能够精准地剖析事物的特征,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鲜明地并置在一起,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清晰地洞察到事物的本质与差异,从而引发深入的思考与感悟。
例如,在描绘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对比。城市,是繁华的象征,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街头巷尾充斥着喧嚣与忙碌,人们行色匆匆,穿梭于写字楼、商场和各种娱乐场所之间。信息如潮水般涌动,科技日新月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到疲惫与迷茫。
而乡村,则是宁静的画卷。青山绿水环绕,田野一望无际,农舍错落有致。村民们遵循着自然的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邻里之间关系亲密,互帮互助,生活简单而纯粹。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人们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更迭、生命的轮回。
正如鲁迅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在对比中,不仅能看到城乡物质层面的差异,更能引发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使散文在展现生活百态的同时,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
五、实例列举,以事实之基筑文章之厦
实例,是散文的坚实基石,它犹如建筑大厦所需的砖石,能够赋予文章以真实感和可信度,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源于生活的深刻洞察。
当探讨友谊的珍贵时,可以列举这样一些实例。比如,有两位朋友在学生时代相识,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在其中一人遭遇家庭变故,陷入困境时,另一位朋友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陪伴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还有这样一对朋友,他们因为工作原因分隔两地,但距离并没有冲淡他们的友谊。他们定期通信,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在对方遇到职业挫折时,互相鼓励,出谋划策。多年来,他们的友谊始终如初,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友谊实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这些实例中的当下的友谊行为,对于人们理解友谊的真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们使文章关于友谊的论述更加生动、具体、令人信服,让读者在感动之余,对友谊这一主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六、数据佐证,借理性之力增文章之威
数据,在散文写作中犹如一位严谨的公证员,它以客观、精确的特性,为文章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使读者在理性层面上迅速接受作者的阐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权威性。
在探讨环境保护这一重大主题时,我们可以引用相关数据:“据科学研究表明,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X摄氏度,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每年上升Y毫米。许多珍稀物种因栖息地遭到破坏,正以每年Z%的速度灭绝。例如,在亚马逊雨林,由于森林砍伐面积不断扩大,超过A种动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数据犹如一声声警钟,在读者的心中敲响,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就像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而精准的数据便是知识的一种直观呈现形式,它能让读者在面对环境问题时,超越感性的认知局限,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应对之策,从而使散文在呼吁环保行动等方面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
七、情感共鸣,以真情之弦拨读者之心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所在,它如同一根无形的琴弦,当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去弹奏时,便能在读者的心湖上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使读者与作者在心灵深处实现跨越时空的沟通与交融。
比如,在描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时,可以这样倾诉:“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故乡的影像时常在我的梦中浮现。那熟悉的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两旁是金黄的油菜花田,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故乡的老房子,青瓦白墙,承载着儿时的欢笑与泪水。还记得夏日的夜晚,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仰望着星空,听长辈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那时候,故乡的月光是那么温柔,洒在身上,仿佛是母亲的轻抚。如今,身处繁华都市,却总觉得内心深处有一处空缺,那是故乡的位置,是无论走多远都无法忘怀的眷恋。”这种对故乡饱含深情的描绘,能够触动每一位有过离乡经历读者的心弦。
正如杜甫所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过情感共鸣,读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与怀念,进而在情感的感染下,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关于故乡、关于乡愁、关于归属感等深层次的内涵与情感寄托。
八、问答互动,设思想之阶引读者攀登
问答形式的运用,在散文创作中犹如搭建一座思想的阶梯,它邀请读者参与到文章的思考过程中来,使读者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者,而是与作者并肩同行的思想探索者。
例如,在探讨人生的意义这一深邃的话题时,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问自己,我究竟为何而活?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还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梦想?当我们面临艰难抉择时,是遵循世俗的标准,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人生的意义是在于个人的成就与满足,还是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些问题犹如思想的火花,点燃读者内心深处对人生思考的火焰。
在文章中,可以结合历史人物的经历、哲学思想的阐释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逐步解答这些问题。就像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通过不断地提问与解答,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意义这一复杂而又永恒的主题,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与心灵的成长。
九、引用经典,汲智慧之泉润文章之华
经典著作与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是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璀璨明珠。在散文创作中引用经典,就如同从智慧之泉中汲取清泉,用以滋润文章的文采与内涵,使其散发出浓郁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光辉。
当阐述关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一种基本而又崇高的道德准则。它提醒着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与权益。通过引用经典,文章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能够俯瞰更广阔的思想天地,与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展开一场无声的对话。
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引用经典便是在散文的字里行间开启了这样一扇通往智慧与道德殿堂的大门,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沐浴在经典的光辉之下,感受人类思想的深邃与伟大,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丰富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境界。
十、制造反差,投震撼之石激思考之浪
制造反差,是散文创作中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手法,它如同在平静的文学海面投下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以强烈的对比与冲突,打破读者的常规思维,引发他们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与探究。
比如,在描写一位外表柔弱的女子在面对巨大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强与勇气时,可以这样写:“她,身形纤细,面容温婉,看起来仿佛是一朵需要被呵护的娇花。然而,当生活的暴风雨突然袭来,家庭的变故、事业的挫折接踵而至时,她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在那柔弱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如钢铁般坚韧的心。她日夜操劳,四处奔波,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困境中寻找着希望的曙光。与她柔弱的外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她内心深处的顽强毅力和不屈精神。”
这种反差的制造,会让读者对这位女子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促使他们思考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反差的存在让我们认识到,事物往往并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它激发读者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去探寻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实与深刻,从而使散文在展现人物形象或阐述主题思想时更具张力与深度。
十一、描绘场景,展画卷之美引读者入胜
生动的场景描绘,能够在散文中为读者展开一幅如诗如画的绚丽画卷,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般地置身于作者所营造的情境之中,感受其中的氛围与情感,增强阅读的代入感与沉浸感。
在描写江南水乡的散文中,我们可以这样勾勒画面:“清晨,江南水乡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如梦如幻。河水静静流淌,泛起微微的涟漪,倒映着岸边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河面上,一艘艘乌篷船缓缓驶过,船夫轻轻摇着橹,发出咿呀咿呀的声响,似是在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谣。小桥横跨在河面上,桥身的石块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桥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轻拂着过往行人的脸庞。岸边的集市热闹非凡,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新鲜的果蔬、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妇女们在河边浣洗衣物,棒槌敲打在石板上的声音清脆悦耳,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通过这样细腻入微的场景描写,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读者仿佛能够闻到那清新的水汽、感受到那柔和的微风、听到那嘈杂而又充满生机的市井之声。就像巴尔扎克所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场景描绘则是打开这一秘史的一扇窗户,让读者透过它,深入到特定的地域文化与生活情境之中,领略其中的风土人情与人文魅力,进而更好地理解散文所蕴含的情感与主题。
十二、幽默风趣,洒诙谐之光添阅读之乐
幽默风趣的语言,犹如散文中的一缕阳光,它能够驱散文字间的沉闷与严肃,为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使他们在欢笑中领悟生活的智慧与哲理。
在描写办公室生活的散文里,可以这样调侃:“办公室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就像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舞台。老板呢,活脱脱就是那个掌控全局的导演,整天拿着个文件夹,像挥舞着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我们这群演员。而我们这些员工啊,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闹剧’。有时候为了一个项目方案,就像一群争抢骨头的小狗,各自使出浑身解数,争论得面红耳赤。好不容易熬到午休时间,大家又像一群饿狼扑向食堂,那场面,简直比冲锋陷阵还壮观。而办公室里的那台打印机,就像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古董,时不时地卡纸或者罢工,气得我们直跺脚,可又拿它没办法,只能无奈地围着它转圈圈,仿佛在进行一场神秘的祭祀仪式,祈求它能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这样幽默诙谐的描写,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办公室生活中的紧张、忙碌、无奈以及同事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正如萧伯纳所说:“幽默是一种元素,它既不是化合物,更不是成品。”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散文独特的魅力所在,它能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展现生活的百态,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对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在欢笑中收获对生活的新认识与新感悟。
十三、层层递进,筑逻辑之塔显文章之深
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如同在散文创作中构建一座逻辑严密的高塔,使文章的思想脉络清晰可见,从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逐步揭示主题的内涵与深度,引领读者沿着作者的思维轨迹,一步一步地攀登到思想的高峰。
例如,在探讨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身体自由开始阐述。首先,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行动自由的渴望,如摆脱束缚、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点、出行方式等。接着,深入到思想自由的层面,探讨人们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冲破偏见与愚昧的枷锁,追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然后,进一步探讨精神自由的境界,即超越物质与世俗的羁绊,在心灵深处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追求,达到一种豁达、超脱的精神状态。
从身体自由到思想自由再到精神自由,文章层层深入,每一个层次都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环环相扣。就像黑格尔所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人类对自由追求的不同层次和境界,深刻理解自由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使散文在逻辑的严密性与思想的深度上达到高度统一,展现出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十四、以小见大,察细微之处悟宏大之理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恰似从一滴露珠中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它引导作者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挖掘出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深刻哲理与宏大主题,使读者在不经意间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世界的奥秘。
比如,我们可以从一片飘落的树叶展开思考。一片树叶,在秋风的轻抚下,悄然脱离树枝,在空中打着旋儿缓缓落下。它曾经在春天里萌发,嫩绿的芽尖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在夏天里茁壮成长,为人们遮挡阳光,成为鸟儿栖息的港湾;而如今,在秋天,它走向生命的尽头,却以一种优美的姿态回归大地。从这片小小的树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轮回、无常与坚韧。它如同人类的生命历程,有起始的懵懂与憧憬,有中途的奋斗与奉献,也有尽头的坦然与宁静。
正如俗语所说:“滴水见太阳。”通过对这片树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能够以小见大地探讨生命的意义、自然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宏大主题。这种写作手法让散文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蕴含深刻的思想,使读者在日常的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诗意与哲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与思考。
十五、假设情境,启想象之翼探未知之境
假设情境的运用,宛如为读者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够突破现实的局限,跟随作者的笔触飞向未知的领域,在假设的世界里探索各种可能性,从而拓宽思维的边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与感悟。
在探讨科技对未来人类社会影响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情境:“倘若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高度发达,机器人不仅能够承担所有的体力劳动,还能深入到人类的情感与精神领域提供陪伴与帮助。人们不再需要为生计奔波忙碌,那么人类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会陷入无尽的空虚与迷茫,还是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艺术、哲学等精神追求中?家庭关系、社会结构又将如何重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否会被人与机器的互动所取代?”
通过这样的假设情境,读者的思维被瞬间激活,他们会在脑海中构建出各种未来的画面,思考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利弊与挑战。就像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所做的那样,通过大胆的假设情境,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科技与人类命运的深入思考,使散文在探讨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时更具前瞻性与启发性。
十六、总结归纳,点主旨之睛成文章之美
总结归纳在散文的结尾处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它将文章中分散的线索、阐述的观点以及蕴含的情感进行整合与提炼,再次强调核心主旨,使读者在阅读完文章后,能够对全文有一个清晰、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如同在欣赏完一幅绚丽的画卷后,看到画家在落款处留下的精妙题字,从而领悟到整幅作品的精髓所在。
例如,在一篇探讨多种人生智慧的散文结尾处,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无论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修养,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气度;无论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精神,还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准则,这些人生智慧都是我们在漫长人生旅途中的宝贵指引。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与抉择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正直,以从容豁达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总结归纳能够有效地避免文章内容的松散与主旨的模糊,使散文在结构上更加严谨,主题上更加突出。它让读者在回味文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将文章中的思想与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从而实现散文在思想启迪与审美体验上的双重价值。
注意事项
其一,精准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与知识层次是关键所在。
倘若文章所采用的故事、比喻、实例等过于晦涩难懂或脱离读者的生活经验,就会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障碍,难以与作者达成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因此,我们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素材与表达方式。
其二,各种写作方法应灵活巧妙地融合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
不同的散文主题与风格需要不同的写作方法进行适配,就如同厨师根据不同的食材与食客口味,灵活调配调料一般。我们要根据文章的实际需求,将多种写作方法有机结合,使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表达与情感传递。
其三,语言表达应力求简洁明晰。
散文虽追求意境与情感的丰富性,但也不应陷入冗长拖沓、词藻堆砌的误区。即使是探讨深邃复杂的主题,也要用简洁的文字将思想清晰地呈现给读者,避免因语言的晦涩而使文章的内涵被埋没,创作出既富有深度又通俗易懂的优秀散文作品。
▼
【少儿写作课】
(适合8-16岁中小学生,可以永久回放)
▼
6位全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
10+年一线少儿写作教学经验
30节PPT视频录播课,共计790+分钟
1100+页PPT讲义及思维导图
从文学创作素养到实用写作技巧
涵盖素材、语言、结构、思维4大板块
系统帮助孩子提升写作能力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