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孟子和墨子语言文采差异现象,留给今之为文者怎样的启示?

旅行   2024-10-30 20:53   河南  


近日讲授孟子与墨子的文章,发现他们的文章语言风格大相径庭。


孟子的文章语言,在文采上呈现出鲜明且独特的特点。他的文字运用修辞手法极为娴熟,常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使文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的句子节奏鲜明,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孟子的文章风格简练深刻,不尚空谈,每一句话都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意,他的文字既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又饱含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


而墨子的文章,文字往往平易近人,直白易懂,但又不失深邃的哲理。其语言风格质朴自然,用词准确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在朴素的文字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一句话,孟子的文章语言和墨子的文章语言相比,前者文采斐然,后者则质朴无华。何以如此?这与他们文章的受众不同有很大关系。


孟子有不少文章谈的是家国之事,他主推“仁政”,希望君主能够以仁治国。因此,他的文章受众大多是学识较为渊博的上流社会,他的文章风格于是因受众较高的阅读品位而有意无意变得华美起来。


而墨子的多数文章是为底层民众代言,因此其受众主要是文化层次不高的下层人士。这就使得他的文章故意放低身段、尽可能地避免高深之语,甚至因为担心道理不能尽述明白而不厌其详地反复陈述或论证。


由此联想到当今有不少在特定媒介、面对特定受众写文章的人,不看对象,不顾受众的阅读水平,一味追求绮词丽句,甚至自鸣得意地使用一些表面华艳奇巧而实则文法不通的句式。结果令大众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说话要看对象,写文章可以不顾受众、不看对象吗?华丽的词汇不是不可以使用,但一定要适合受众并准确达意。堆砌华丽词藻,胡乱拼凑词句,貌似满纸珠玑、通篇锦绣,这或许只能赢得“众人”不假思索的称道,然其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贻笑大方。

零度中文
专注于热点与时事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