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好坏与劳动者健康息息相关。不良的工作环境会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引起职业病。
关于职业病,你了解多少?如何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让劳动者远离职业病侵扰?
哪些病属于职业病
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听到职业病这个词,但不少人对职业病的理解存在偏差,不了解它的准确含义。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疾病才属于法定职业病。
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含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10类132种职业病。由此可见,职业病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它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了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这些“隐形杀手”要警惕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约78岁,按工作时间18~60岁算,约1/2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于劳动者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针对职业病危害源头的预防举措,是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职业危害病因明确、可防可控,控制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就能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来源包括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三个方面。
奏响“三部曲”远离职业病
作为职业病防治责任主体的用人单位从职业危害来源三个方面着手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好劳动者身心健康,既是职责所在,也是法律所定。
一
生产过程控制“责任曲”——控制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
重点关注生产过程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可能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关键作业场所。
一是应针对职业病危害发生源设置合理、有效、齐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建立台账。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要及时维护、检修、定期检测。
二是在车间内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存在高毒物品的,还应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对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进行详细告知。
三是做好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工作。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治理后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必须停止相关作业,直到治理符合要求后方可重新作业。
二
生产环境改善“进行曲”——降低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重点关注生产环境的改善,包括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作业场所或临近区域。
一是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消除、替代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二是持续推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如通风装置、除尘器、隔音罩、减震器等,以降低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
三是在生产工序及设备布局上,采取建筑物隔断、防护设施隔断的措施,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避免临近区域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的影响。
四是在设备的检修、维护方面,应以预防性维修为重点,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逐步实现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测和动态管控,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
五是针对化学有害因素的预防,除考虑呼吸道吸入外,综合考虑经皮肤、消化道吸收多个途径产生的危害,通过设置满足卫生学要求的更衣间、洗浴间、饮水设施、就餐场所、休息室等,进一步减少多途径接触产生的综合危害。
三
劳动条件优化“主题曲”——减少工作相关疾病发生
从人机工效学角度对作业工具、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改进,为作业场所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照明度。
对于手工搬运作业,用人单位要配备起重机、液压升降装置、升降台、输送带、手推车等机械装置搬运重物,还需考虑将常用物料、工具摆放在作业人员方便拿取的区域。
对于操作精密作业,单位需提供手部支撑装置;坐姿作业,工作台的高度应在肘关节高度附近;立姿作业,手的高度应略低于肘关节水平,推荐使用可调节式工作台,或配备可调节的垫脚板等;蹲位作业,在需要蹲位的作业地点配备或携带合适高度的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