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热点】“什么都是治理?”

文摘   2024-11-03 09:01   陕西  

文章来源于

知网检索
治理(governance)一词被提出以来,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关于治理的理论丛林。无论从词源,还是理论,亦或现实视角来看,治理都不同于统治或者管理。换言之,治理一词,在逻辑哲学上,有其独特的含义、性质和特征。这正是其成立且区别于统治、管理等政治学/公共管理经典词汇的关键所在。

治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进入学术视野之后,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从研究目的来看,涵盖了解释性的、描述性的以及探索性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既包括了基础性研究,又包括了应用性研究;从研究性质来看,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毋庸置疑,学术繁华之下,可以肯定的是治理理论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治理实践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加值得关切的,是在治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衍生性治理理论概念。例如:协同治理、多元治理、制度治理、科层制治理、反科层制治理、正式治理、非正式治理、统合治理、运动式治理、常规治理、整体性治理、刚性治理、柔性治理、韧性治理、情感治理、数字治理、数智治理、智慧治理、技术治理、算法治理、网格治理、适应性治理、简约治理、敏捷治理、赋能治理、积极治理、优势治理、集成治理、沙漏型治理、标准化治理、预期治理、空间治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新概念的提出,为理解政治与公共管理的现实经验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但是也带来一种挥之不去的感受:似乎只要给治理加上一个限定词,再套用定量或者定性的研究范式,辅之以研究数据/素材,就可以建构一个新的治理理论,或者可以将该限定词治理化。然而,我们知道,新的理论产生,一定要找到它对应于已有理论的坐标系,或者是,它必须和已有的经典理论去对话。我们似乎有这样一种深刻的感知:治理一词,被泛化、被滥用了

为了启发学术界同行们思考和探索,《社科学人》编辑部本期特此推出“什么都是治理”系列参考文章。我们始终相信,有疑问就要勇于回应,问题也终将越辩越明。
(检索时间:2024年11月3日)
01


Whatever Happened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ance, Governance Everywhere

H. George Frederickson

(载《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Management》,02 September 2009

02

“什么都是治理”何以产生——兼论人本主义行政学中的名实断裂

张雪帆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载《理论与改革》,2024,03)


摘要:治理概念的内涵和问题在行政学理论界有着广泛的讨论。但有别于通过文献整理或实践总结的研究方式,文章从行政哲学的研究脉络出发,基于后现代行政学的分析视角审视其中的逻辑悖论。文章遵循赫梅尔行政现象学的后现代分析框架推演出“什么都是治理”悖论的背后是治理网络实践中一系列人本主义行政学概念的“所指”与“能指”发生名实断裂,进而导致人本主义行政学概念的主体间性危机。当人本主义概念失去了其指代能力,人本主义和管理主义在知识论上的辩证对立关系就会被打破,理论概念的内在逻辑冲突由此产生。因此,研究行政概念的名实关系是未来发展行政哲学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治理;行政哲学;后现代;人本主义;主体间性;

03

政治话语中的词汇共用与概念共享——以“治理”为例

杨雪冬1季智璇2

1.清华大学政治学系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

(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21,01)


摘要:政治话语是政治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概念则是话语表达的基本要素。中国政治素有重视政治话语建构的传统,近代以来外来概念的引入成为新概念生成的主要方式,并一直延续到当代。本文从概念史的问题意识出发,以学术文献和官方文献为依据,选择"治理"这个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流行词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日常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中转移和意义分殊的过程,揭示了多元主体互动是概念生成的基本方式,学术团体、政治领导人在概念生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一词汇之所以可以在不同话语之间平滑移动,主要得益于其多重含义能在不同话语之间形成重叠共识,从而实现概念的跨话语共享,但进入政治话语的概念,往往会被政治解读所影响,与学术话语体系分离。


关键词:政治话语;词汇共用;概念共享;治理;

04

治理研究:正本清源

王绍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世民书院

(载《开放时代》,2018,02)


摘要:近年来,"治理"一词被广泛运用,其具体含义却少有人深究。通过梳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回溯了"治理"的词源,对其进行了谱系分析,并追问公共管理领域到底是否出现了所谓范式转换。作者认为,过去二三十年主流治理研究基本上是宣扬一种规范性主张,即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没有什么扎实的实证性根基,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其大行其道的秘密恰恰是因为基本概念含糊不清。然而,"治理"这一概念不应被完全抛弃,而是应当回归本源,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治理;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

05

“治理”概念的兴起及其在中国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曾庆捷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摘要:公共管理研究中的"治理"概念起源于欧美,近年来在中国的官方话语和学术讨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治理概念的缘起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论。文章首先对治理概念在西方兴起的背景和概念的内涵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特别强调其对官僚规模膨胀和效率低下的反弹,以及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自治机构和私人部门的转向。通过比较中西语境下围绕治理的讨论的异同点,指出二者都主张由政府的一元治理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元治理,以及不同社会自治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不同点在于中国在提出社会治理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官僚队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进一步强化。文章梳理了中国治理研究中常用的三种理论框架:压力型体制、项目制和运动式治理。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在面对地方政府时掌握着绝对的资源优势和灵活多变的控制手段,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仍有待提高。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推动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的根本转变,需要对官僚内部组织原则和官僚集团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平等协商和自愿合作基础上的多元治理模式。


关键词:治理;官僚机构;政府间关系;

06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治理”理念辨析

袁红孙秀民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载《探索》,2015,03)


摘要:用西方的治理理论来套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误读。中国共产党自从执政以来,就经常使用"治理"一词,并不断拓展其使用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使用的"国家治理",不是从西方借过来的全新概念,而是从其60多年治国理政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中生长出来的结果。不应过分解读"国家治理"这一概念的新意,更不能用西方的治理理论来简单裁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的关键不是"国家治理",而是"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

07

“治理”一词的沿革考略——以语义分析与语用分析为方法

李龙任颖

武汉大学法学院

(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4)


摘要:"治理"并非舶来品,中国古代历经五帝治理、诸子治国理政、汉朝"修齐治平"、唐朝"制灋成治"、宋朝"资治"之鉴、元代"治乱警监"、明朝重修吏治和清朝治权之辩。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先是经历了"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生性演进",而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标志着治理现代化方略的正式形成。西方的治理可追溯至原始民主治理阶段、古希腊城邦自治阶段、中世纪社会宗教治理模式,而以自由民主、法律之治为特征的现代政治文明,在"欧洲格局"中发展为"多极协商治理"、"联合治理",在三权分立制度中则被赋予制约、对抗的含义,发展出社会中心论和"自主治理理论"。通过语义分析与语用分析呈现不同政治社会体制下"治理变迁的路径依赖",致力于建构涵盖"全球治理"领域的科学概念,明确研究范围与立论范畴,深化中国治理体系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关键词: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全面深化改革;

08

从语义图解到模式理解:《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治理问题的论述

张小劲李岩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1)


摘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份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文件。该文件对治理问题的论述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同时也是对治理理论的一次系统诠释和全面构建。其中,对"国家—社会"和"政府—市场"两对核心关系的处理,是支配和贯穿文件内容的一条重要的逻辑线索。文件从民主法治建设、政府职能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市场建设四个方面对处理上述关系提出了系统方案。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开启,同时,实现良善治理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命题,对治理的探索、理解和经验总结永无止境,其政治实践也必然是开放的,形成中国特色治理概念和治理理论是中国学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治理;政治发展;语义;文本;

09

协同治理概念考辨

田培杰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摘要:最近30年,为了应对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和政府资金短缺所带来的挑战,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之间跨部门协同的相关实践在世界各国有了非常普遍的应用。西方学者也围绕协同治理这一概念开展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开始对跨部门协同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其中不乏对西方有关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分析、借鉴。但是,由于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却较少引用西方有关"协同治理"的文献。为了更好地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有必要对西方文献中"协同治理"这一概念进行追根溯源,从历史和多学科维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进一步明确协同治理的内涵和关键特征。


关键词:社会管理;协同治理;概念解析;

10

公共治理:概念与内涵

余军华袁文艺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载《中国行政管理》,2013,12)


摘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治理"一词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治理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与此同时,治理的概念也层出不穷,它似乎成了可以到处贴的万能标签。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梳理,我们发现这些杂乱的概念中都包含行动者、关系、制度和过程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概念,同时也导致了概念中的分类错误、程度主义、狭隘和概念延伸问题,包含全部要素的概念才是治理的本质,治理的内涵通常包含管理主义、多元主义、制度主义、网络性和对两分法边界的跨越。


关键词:公共治理;网络治理;善治;公-私伙伴关系;新公共管理;

11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郁建兴王诗宗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载《哲学研究》,2010,11)


摘要:治理理论是最近20年来国际社会科学中卓有影响的理论,在发展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在西方甫一出现,就迅速引起了中国研究者的强烈兴趣。但是,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语境中,因此它是否适用于民主、法治及公民社会等情况都明显异于西方的中国,就成为一个热门议题。中国学者对中国现实的强烈关怀是正当的,但如果因现实关怀而忽视了应有的学术理性,就可能导致对理论的随意解释和对实践的误导;反之,如果运用结构分析方法而否定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在逻辑上尽管可以周延,但也暗示了结构 ( 如权力结构、制度结构、社会结构等) 一成不变的基本 假定,按照这种假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必定趋于静止。所以,研究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需要 方法论的创新。本文拟聚焦于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争论,试图通过引入杰索普的 “策略性 - 关系 性”分析路径,对这一问题做出新的回答。

12


治理理论与公共行政学范式进步

王诗宗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04)


摘要:长达半个世纪的西蒙—沃尔多之争显示,致使经典公共行政学范式走向反常和危机的症结正在于政治—行政二分及其导致的效率与价值分离。60年代后出现的诸多公共行政学流派未能有效消除经典范式的反常和危机。治理理论诞生于福利国家危机、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大背景之下,它突破了包括政治—行政二分在内的一系列二分法,试图融合价值与效率的冲突,从而大大推进了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有学者据此认为它实现了公共行政学的范式革命。但是,基于库恩范式概念的考察表明,治理理论在公共行政学界得到的认同是以形而上学和信念层面的混乱及实用主义的盛行为代价,表面的认同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分歧。对治理理论的公共行政学范式定位,既说明了治理理论应以形成统一的学科逻辑和形而上学为目标,也预示着新的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治理理论;范式;公共行政学;

13

治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

王诗宗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载《哲学研究》,2008,02)

摘要:作为一个晚近才进入社会科学标准英语语汇的概念,治理概念在公共管理、政治学等领域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也导致了空前的争议。治理理论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对当前世界各国在回应新的治理挑战中所采纳的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公共管理方式的总结;事实上,不同国家以相当不同的方式回应着新的挑战,这就注定了治理概念的复杂性。同时,治理理论试图触及当代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基础问题,它借助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却又与之存在着分歧;其内部逻辑也缺乏自洽,因而更像是一个后现代色彩浓重的 “前理论思潮 ”。但是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会仅仅是时髦语汇的堆积。因此,发现治理理论的内在局限和理论困境,也许是最尊重它的方式。惟其如此,我们方能恰当地估计治理理论的实际价值并思索它的未来出路。 


END


往期推荐

2024年ABS期刊最新分级:经济学类期刊完整目录

【学术前沿】超大城市流量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总结与发展方向

【招聘信息】双一流高校辅导员10名!硕士可报,专业不限

编辑 | 嘉言宣轶

审核 | 清风


社科学人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