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舌尖产业更有“滋味”
——访河南红磨坊食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家龙
享誉中原大地的红磨坊,起初只是一家夫妻店。29年前,刘文生与下岗的妻子一起创业,店面虽小,但面包、糕点等食品琳琅满目、真材实料、物美价廉,逐渐做出了特色、打响了品牌、赢得了口碑。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门口排队,买面包的、买点心的、订蛋糕的。”刘家龙回忆道,“当时我才6岁,放学后经常到店里写作业。爸妈天天早起和面、制作售卖,到了下午又去选购食材。无论原材料还是产品,店里的东西基本超不过24小时。”
“刚开始,我们是前店后厨的模式,空间比较小。后来生意越来越好,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又在旁边樱花街开了个小店。统一从这里做好,再拉到樱花街一些。从这里路过的就来这里,离樱花街近的就去那里,咋说呢?还是供不应求。我们两口子累得腰酸背痛,看到顾客喜欢还是很开心。”刘文生笑呵呵地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慢慢地,红磨坊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门店越来越多。2008年,占地2万平方米的红磨坊大型烘焙食品工业园拔地而起,实现30万级空气净化、日产1.5万公斤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经营生日蛋糕、面包、西点、中点、月饼、馒头等200余种产品。如今,红磨坊门店不但遍布市城区与各县区,还在郑州丹尼斯等大型商超开设销售专柜60余家。
红磨坊现有职工300余名,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完整的培训体系、细致的晋升条例、严谨的评级标准,秉承“微笑、迅速、诚实”的服务理念,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河南省著名商标”“消费者放心产品”“放心饼屋”“金牌饼屋”等荣誉称号,蝉联十届“河南十佳月饼”。
近日,“8个瑞士卷怎么分?”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成为全网“丈夫们”的“瑞士卷高考”,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瑞士卷并非现制,而是冷冻烘焙成品,只需在门店解冻即可售卖,烘焙食品供应商恩喜村占比较多。”刘家龙说,“从生产端来看,前期的加工在工厂完成,而且经过了规模化生产,因此品质稳定、价格优惠,转头在咖啡店和甜品店可以卖到3至5倍不等的价格。”
据刘家龙介绍,跟长保烘焙——比如达利园、桃李面包等预包装烘焙食品相比,冷冻烘焙出品的产品口感和新鲜度基本都有提升。不光瑞士卷,青柠芝士蛋糕、巴斯克及星巴克的麦芬蛋糕、奈雪的欧包等冷冻烘焙产品也常被“改头换面”高价售卖。“我市不少所谓的高端蛋糕房,售卖的很多属于冷冻烘焙,都来自产业链上游的冷冻烘焙制造商。”刘家龙表示,“原来我们也有不少冷冻烘焙产品。”
“以总店为样板,我们启动了新鲜烘焙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这也是新生业态,主要是适应时尚、健康、环保的新需求。”刘家龙骄傲地说,“烘焙行业在国内时间不长,我爸那一代算是开拓者,凭着诚信经营崭露头角,在标准化中脱颖而出。如今走到后工业化时代,现场制作、冒着热气的非标需求开始占据上风。拿我们这个店来说,自制产品占比95%以上。”
红磨坊总店的打造,正是出自刘家龙之手。与一般的蛋糕房相比,除了同样窗明几净之外,比较突出的就是大厨灶与茶饮区。柜台南侧、西侧,是宽敞、明亮的后厨,和面、制作、雕花等都在这里进行。北侧几个开间是茶饮区。“原计划随‘烘焙+’潮流,在这里推出茶艺、咖啡服务,现正在物色渠道与人员,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这里堂食也不错。”刘家龙说,“计划打造5至8家这种大型门店,其他小门店则计划通过品类创新为全渠道解决方案注入活力,满足‘烘焙+’场景下餐食、商超以及便利店等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红磨坊总店(三院店),是父子二人梦开始的地方。29年前,刘文生怀揣让舌尖产业更有“滋味”的梦想,在一开间的门店内,起早贪黑、和面揉面、精心制作,凭借连锁化趋势打造出红磨坊金字招牌;29年后,刘家龙怀揣同样的梦想,在七开间的门店内,追求新鲜、拥抱健康、耕耘美味,期待以独具特色的中西糕点、温馨浪漫的休闲环境开启红磨坊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焦文峰
1.朱良才到市绿色热源供应中心现场办公 要求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声明:“濮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来源:“濮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丽云
初审:段利梅
终审:赵建敏
法律顾问:李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