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惟纯:人工智能时代,哪种人更被需要?

科技   2024-11-16 08:03   广东  

大家好,我是王路情博士,一个坚持早上5点起床、阅读1小时书籍和晨跑5公里的创业者。

我们提供:

1)软件设计与实现服务

2)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服务

3)数字化转型咨询与服务

请问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我的微信:shushengya360。

感恩遇见,共赢未来!


▲ 金惟纯

导读

AI时代,我们过去所谓的“谋生”能力与未来的谋生能力可能会差别很大。


在未来,可能越理性的东西被取代地越快;越感性的东西,越难被取代;超越理性与感性的灵魂深处觉性的东西,AI可能暂时还学不会。


所以,可能我们用头脑谋生的能力比重会一直下降,用感受、创造力、灵魂谋生,基本上不会被取代。


所以活出自己的样子,成为人生最重要的事。




01

越“无用”的专业

越难被AI打败

▲ 金惟纯和「此念」创始人毛诗篇

金惟纯:人工智能、ChatGPT出来了,很多父母对这事情很焦虑。


我的女儿在美国高科技公司工作,她最近感受到了危机,还跟我有一番讨论,她问我:“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我有三个女儿,她们念大学的时候都问我该如何选科选系,我给她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选你们认为现在没用的,越没用越好。”


有用的东西最快被淘汰,越专业的东西越有系统和逻辑。凡是系统的学习,逻辑清楚或者速度比别人快,效率比别人高,阅读的量比别人大,我们都搞不过AI。未来越不会被AI取代的东西,越可能轮到人做。


我小女儿果然就选了一个很标准的专业“人类学”。我说:“太好了,确定是不会有用的。”


因为人类学范围很广,无所不包,接近于没有专业,甚至不太像是一个学科,好像是对人生的无所不在的一种挑战、质疑和省思,是接近于灵魂上的一种层次。


我对小女儿说:“如果你喜欢,就勇敢地去做选择吧,因为未来的世界我们不知道。既然我不知道未来会变成怎么样,那我就选择自己擅长的、喜欢的事就好。”


我们不要怕不是特别有用的东西,因为很恐怖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以为那个东西有用,最后发现没用,就全部白学。


我们以为知道的东西现在就是在付代价,当我们发现付出代价以后最后没有收获,那人生不是很惨吗?


马斯克有讲过一句话,有人问他:“AI时代,你会给自己的孩子什么建议?”


这位老兄足足思考了超过一分钟,最后说:


好的,我应该会说追随他们的内心,去做那些他们觉得很有趣的、有成就感的事情。




02

AI时代

一切价值或被重估

▲ 金惟纯

金惟纯:我们过去所谓的“谋生”的能力跟未来的谋生能力可能会有很大落差,过去我们特别理性和专业,谋生能力就比别人强,但可能未来不一定会这样。


在未来,可能越理性的东西被取代地越快,越感性的东西被取代地越慢,超越理性、感性背后的灵魂深处的那种觉性的东西,我觉得AI可能暂时还学不会。


所以,可能我们用头脑谋生的能力比重会一直下降,用感受、创造力或者灵魂谋生,基本上不会被取代。


总之,未来有关经济生产这件事,大概都会跟人慢慢脱钩,用力气的东西我们可能比不过机器人,用头脑的东西我们比不过AI。


取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失业潮,如果做最坏的打算,现在的失业率是个位数字,5%、7%就很严重了,有一天大家已经习惯失业率是50%的时候,世界就整个颠倒了,就变成不工作的人比工作的人多,工作就变成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就像家庭的结构,有一天不结婚的人超过结婚的人,会变成不结婚的人正常,结婚变成个人的特别选择。


不工作是正常,工作是特别的缘分,这一天迟早会来临。因为科技的发展,已经把人从必须付出劳力去换取生活的结构中解放出来了,未来人跟人之间,大家看重的是什么呢?


现在我们判断一个人有成就,最简单的指标就是赚钱多就是社会上的赢家,未来这样的赢家会变得极少。物质生产能力所造成的人的排序,越来越不重要了。




03

当AI取代了人类的生产

人生就成了一场体验

▲ 金惟纯和「此念」创始人毛诗篇

金惟纯:人要做什么呢?人以后就不生产,只体验。因为生产是追求效能极致的,后来大家会发现用机器人、用AI的效能比人高。


 毛诗篇可能人去做艺术,有创造力的事情。


金惟纯:人要做的事情,核心就是“体验”。


人还要工作,但工作的目的不是生产,是体验。因为有些事情,我们要通过工作才能得到体验,躺在家里没有体验。


我们要做一件事,为这件事情全力以赴,但是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体验。


所以我对女儿讲,未来人只能做机器人不能做的事,机器人没办法替人创造这样的体验。


 毛诗篇或者是自己身体的感受,机器没有感受,对吧?


金惟纯:对,机器没有感受。


我认为以后的工作是为了体验,人际关系是为了体验,透过体验,人的生命才能焕发。


王阳明讲“事上练心”,没有事,就没办法练心。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中间会有很多的“发生”,透过“发生”,内外才会开始成长,成长以后生命才会绽放。


这个过程是需要体验的,而这部分科技大概没有办法完全满足。人的生命需要淬炼、挫折和各种体验,需要有碰撞、有火花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是不是有一天机器人也可以设计出来?不排除这个可能,但是机器人设计出来的东西属于过去,它只能用过去的经验去提炼理论,然后把它做成实做,变成流程。而未来的东西,它不见得赶得上。


所以人为了成长而要的体验是未来的核心,这件事应该没错。





04

生命之锚在心

要向内求

▲ 金惟纯

 毛诗篇未来越来越不确定,但是人的模式就是希望寻找确定性,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希望掌控,是不是我们需要具备一种适应力?您觉得我们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金惟纯:我们要解构,把固定的思维先放下。


现在很多人想我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帮孩子规划教育历程,甚至帮他做选择,我认为这想太多了。


如果我们现在不是七老八十,我们应该想想自己,而不是想孩子。我们以为现在的专业还可以混30年,但实际上,可能5年后就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自己就面临挑战了。


按照现在发展的趋势,现在40岁的人,平均应该可以活到90岁以上,我们的人生还有50年要活,要做什么呢?


我们应该自己先想想这件事,如果为钱工作做够了当然是可以退休,但是人要做事,这件事是没有退休的。


孔老夫子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人年纪大了以后要做事,要为别人付出,不然我们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和价值,那时我们还能够做什么事情是别人需要的、我们也能提供的呢?


我们要想自己的人生,先不要想孩子,我们要把以前的很多思维放下。因为AI进化的速度很快,结构变化也很快。


有一句话叫做“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我们已经知道这个世界会发生几百年风水轮流转的大变化,我们现在就做最坏的打算:可能我现在的技能以后都没有用,我现在上班的公司以后会倒闭,会裁员到只剩下1/3的人……那我以后的人生要怎么过?


早点想这件事情,最后我们就会回到基本面,会觉得专业和技巧都不重要。


我在书和课里一直讲,一个活好的人永远是对别人有用,做什么事情无所谓。


现在我们不知道外面的缘分,不知道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那我们就先把自己的内在变成一个活好的人,一个活好的人在面对无常的时候,适应力是最强的。


因为回到基本面,下游不管怎么变,上游部分的根部是健全和畅通的,不管下面怎么变,我都没问题,我都可以调整。


 毛诗篇不管外界如何变,我的内在有稳定的精神力量,就都可以应对。


金惟纯:人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的世界,一个内在的世界,人是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的,外在跟内在的世界是相通的。


从大方向上看,活不好的人就像站在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边缘处的窗口,一直往外在世界张望。内在世界有很多阴暗面,很多卡点,没有经过整理,自己也不想面对,所以就一直依附于外在世界,被外在世界吸引,随着世界的大潮追逐成败,成功以后还是不满足,还是没意义。


从生命品质的角度,只活外在世界的人生命品质是不完整的,因为他没有定锚在内在世界。


我们的生命不要定锚在外在世界,如果我定在一个地方,结果那个地方风浪太大,就会把锚都给拔走了。


既然外面有这么大的无常和变迁,而且不是我可以完全掌握的,我开始把生命的定锚定在内在。


我们自己这么做,孩子看到我们也这么做,他就会知道:连我爸妈现在社会上已经有成就、已经安身立命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准备,认为未来的世界不管怎么变化他都会去适应,那我当然也要去学习。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不管怎么变,我都可以安身立命。所以,我们可能要把过去所有习惯的框架一个一个拿掉。


 毛诗篇所有现在理所应当的事情都要画一个问号?


金惟纯: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活出我们的样子。


未来真正在社会上被看重的人或者有影响力的人,或许不是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的人,而是生命品质特别高的人。


大家会靠拢他,他变成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我认为大趋势就会是这样,这个时间会多久呢?众说纷纭,我认为不出30年,这个趋势的大局已定。


感恩遇见,共赢未来!我的微信,欢迎添加!


    据统计,99%的大咖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学习和实践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