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原本为出行减负、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却在当地大陂河“被沉河”。今年以来,东莞在22条河涌共打捞起96辆共享单车。
只图一时情绪发泄,就将共享单车扔进河里,这不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更是公德心的缺乏、文明素养的缺失。共享单车长时间在河水中浸泡,不仅会因为腐蚀损坏而报废,还有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影响水质,阻碍水流,甚至对桥梁、河道安全构成威胁。东莞市厚街镇水务部门人员向媒体表示,现在每打捞出来一辆共享单车,都需要当地6名环卫工人配合,可见打捞工作的难度之大,对社会公共资源使用之过度。
如果说偶尔一辆共享单车“被沉河”是个别市民的情绪发作,当多条河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有多达近百辆共享单车被扔进河中,如此情况就难免让人担忧。我们不禁要问:给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共享单车究竟招谁惹谁了?
笔者连线了广东一名同行好友,他分析说,之前他对东莞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是因为一些人将共享单车暴力开锁后长期占为己有,最后为了销毁证据,故意把车扔进河里。这样的原因,其实在其他城市也被曝光过,有占小便宜成瘾的人,故意用扳手砸开单车,一直免费骑行上一年时间,甚至更久,折腾单车到不能用后,还“销车灭迹”,扔进乱草丛。为此,笔者在街头随机询问路人:为何有人要砸共享单车?有被访者称,共享单车常出故障会惹人生气、容易造成违停被罚款,有时退回押金程序复杂可能将气撒到单车上。
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减少了成本、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城市运行的效率,本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见证,却遭受到一些人的不公正“待遇”,居然想砸就砸、想扔就扔。显然,这扔出自身文明素养的“缺口”,给城市文明建设添堵。尽管这样的市民还是极少数,但也伤害着城市的文明形象。
要防范此类行为的发生,除了有关部门及时惩罚和平台方加强动态管理之外,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焦在作为使用者的个体——人的身上。文明城市的核心在于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也在于人,市民道德素质的沉淀、责任感的培养更在于人。
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多。学校不妨从教室着手,企业不妨从职工宿舍起步,社会不妨从街道、社区开始,改进宣传模式,增强传播效果,让大家构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思维,提高市民爱护共享财产的意识。比如,用有趣好玩的动画人物、文明骑行的精神与物质奖励、社区宣传栏的醒目海报、朗朗上口的标语,来营造全社会爱护共享单车的良好氛围。(张立峰)
@天津人 共享单车上“二维码”有点多 别上当 清凉坐垫来啦!天津计划投放35000余个共享单车防“烫”神器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案例:科学调控,让共享单车文明归位 天津引入“信用承诺”机制 引导市民规范使用共享单车 天津媒体评论:“人治”结合“技管” 让共享单车更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