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双抗,真是一夜之间实现连环爆。就在昨晚(11月18日),连续两笔BD交易产生:一笔是博奥信就其TSLP单抗和TSLP/IL4R双抗达成的NewCo交易,一笔是橙帆生物与Avenzo Therapeutics总额8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再算上之前普米斯生物与BioNTech,同润生物、礼新医药与默沙东,恩沐生物与GSK等合作,双抗赛道俨然成为新风口。何以引爆?依沃西头对头击败K药?上半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达到60亿美元?中国工程化能力再次缔造了中国爆款?这些因素或都成立,但更深刨一层,其实是药审改革后构建起的支撑研发创新的生态体系与新药全生命周期商业价值实现间,还未能找到平衡点。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正是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体现。在中国完成初步概念验证的新药研发项目,以各种方式被全球医药市场认可,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在三一创投创始人尹正看来,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过去10~15年构建起来的一整套创新药产业生态,不光是双抗赛道,还有ADC、小核酸、小分子药物等领域,使得许多公司得以用相对更低的成本、相对更快的速度,做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管线品种。双抗爆红,早晚之事双抗赛道为何在今年突然掀起了一股“淘金热”,离不开全球双抗市场发生了几大标志性事件。一是,制药巨头的双抗业务版图,在2024年迈上了新台阶。凭借一款双抗,此前困在“老三驾马车”增长乏力困境中的罗氏,又找到了强劲的新增长动力。罗氏眼科药物Faricimab(法瑞西单抗Ang2 x VEGF-A),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23.57亿瑞士法郎(约26亿美元),增幅高达324%,妥妥的新晋“黑马”。强生两款重磅双抗产品已相继获批上市,其中一款联合兰泽替尼头对头击败了奥希替尼,并借此拓展了新适应证。当下,强生做新药策略中,双抗是其夯实护城河最关键的赛道之一,一面稳扎血液瘤领域,另一面,当强生在自免领域的亮点愈发突出,这家MNC也开始争分夺秒探索起了自免双抗产品。无疑,强生正在带动自免双抗潮流。今年5月,强生又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聚焦于免疫学的Proteologix,目的即为丰富自免双抗管线。更值得注意的是,CAR-T和TCE双抗(链接T细胞和肿瘤的衔接器)厮杀格局在今年迎来转折。安进Tarlatamab在今年获批上市了,这意味着,TCE双抗药物治疗实体瘤,进入到了正式放量阶段。有人这样形容时下带动BD浪潮的TCE双抗:是CAR-T的“扩充版”,一方面保留了CAR-T的疗效,另外一方面保留了双抗的易用性。二是中国明星双抗资产的横空出世,再次“刺激”了大药企来中国淘金。近期,约5大PD-1/VEGF双抗成功出海。不得不提的是,康方生物自研全球首创PD-1/VEGF双抗新药依沃西,头对头击败K药,成为了全球首个且唯一在III期单药“头对头”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显著优于K药的药物。另外,橙帆生物等双抗Biotech企业在AACR、ASCO大会上,凭借亮眼的数据囊获了大药企的关注。三是市场潜力颇被行业看好。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销售额超60亿美元,全年市场规模将稳破百亿美元。另据Market.us数据预测,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在2024年至2033年将以3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可能很快会达到超千亿美元规模。最后从底层逻辑上来看,相较于前些年大火的单抗药物,双抗药物可以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表位,理论上而言可以发挥两种靶点的协同作用,呈现出1+1>2的疗效,突破单一疗法容易产生耐药等局限性。其次,应用领域广泛,虽然双抗药物当前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但在自免、眼科疾病、血友病等赛道也颇有治疗潜力,且在不断被挖掘、被验证。适应证广阔,商业化潜能就更高,这一点在强调变现能力的医药寒冬里,能让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感到安心。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款双抗获批上市,在研双抗数以百计。今年以来,中国双抗出海交易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0余起。事物的发展充满了波折。其实就在不久前,双抗药物还遭到过质疑,一度被行业专家评价为“还未正式进入比赛已经开始拥挤”。今年5月,有港股上市公司的双抗管线临床表现不及预期,导致了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一时间,关于研发壁垒高、临床试验结果不佳、商业化困难等讨论不绝于耳。然而任何讨论都抵不过真金白银的流向,MNC的青睐,密集的BD并购交易,一个比一个高的首付款金额,很快就把一切怀疑之声都打消了。“工程师红利”与硬实力双抗,与中国医药产业的调性,或者说,与中国人的调性都实在太契合了。过去几年,行业里出现了一种讨论的风向,即把医药行业和汽车、电子产品等其他工业领域相对标,认为中国人更勤奋,更具有组织度方面的优势,加上完善的上下游供应链,即便和MNC靶点、技术路线一样,也能通过“工程师红利”下的快速迭代进行“弯道超车”。这种说法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理由是:依然带有很重的模仿者色彩,不是真正的创新。但一家Biotech创始人曾经对E药经理人说过,虽然行业里很多人认为,讲“工程师红利”是拉低了中国医药创新的实力,但事实上,在原创靶点缺少、基础研究未到位时,中国Biotech们借助“工程师红利”带来的效率革命,才是现阶段研发创新比较现实的路径。此前的ADC,现如今的双抗就是在这个逻辑中。与ADC一样,双抗药物同样讲究多个部分有机结合,偏向平台化技术,具有“工程化属性比较强”的特点,这些恰恰都是国内科学家们擅长的。这个过程中,国内药企的“内卷”习惯又帮了大忙。虽然行业总是抱怨内卷造成了资源浪费,但客观上也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涌现出了大量产品。众所周知,新药研发的重点在差异化而不在数量,但只要研发数量上去了,其结果大概率能推动足够多的差异化产品出现。跳脱出单独的赛道,将视野拉到整个中国医药产业来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双抗的大火,其实只是全产业发展的一个集中体现。一位不愿具名的产业分析师对E药经理人表示,2015年药审改革后,国内的创新药产业正式开始建立,后来伴随着港股18A,科创板开板带来的资本热潮,Biotech建厂、CDMO产能扩充的步伐都越来越快,产业建设在2021年左右达到了顶峰。同样也就是在2021年前后,许多抗体药项目开始立项,“到了去年和今年,这些管线得到了更多数据,有了对外BD的抓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这个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经济和产业因素的无形助力。首先是药审改革后中国支撑医药创新研发的生态已经相对完备,以及在医药寒冬里CXO们“价格战抢客户”,又让服务费一降再降,使得成本优势得到了体现。其次,是资本寒冬下困在融资难问题中的中国药企遇到了在资本、技术等层面积累的相对优势的海外“买家”。上述分析师认为,这一现象,背后体现出了美国资本市场相对活跃的优势,“他们付了大概几千万美元后,就能从中国带走经过初步验证的新药管线。对很多美国Biotech,这都能直接申报上市了。”不过,产业界不免有惋惜之意,一位从业者表达了他的感慨:目前中国的医药产业很像21世纪初期刚加入WTO时的服装产业。各个生物科技产业园里的赵博士、钱教授,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放到全球的产业分布格局里来看,与当年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其实没什么分别。凭借临床经验、资金优势、渠道布局和品牌效应的积累,MNC轻松分走了中国医药创新大部分果实。但事物的发展总要遵循其内在规律。一个支撑创新药完整生命周期的生态,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当创新价值无法充分释放时,“嫁接”到另外的生态中,实现自身价值,也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