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那时的茶香 (原创散文)

文摘   2024-11-27 18:43   江苏  


    那时的茶香                

     四川/陈凤

      父亲,已远走,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那些事,我犹记得。

     那年那时,黄昏,炊烟缭绕,喧嚣隐退。而后,细雨从空中洒落,落向山脉、树林、田地、街道、房屋……雨渐成线润物无声,闪耀出清冷的光芒。

     大地被湮没在迷濛的雨雾之中。

     因夜雨不期而至,临时取消了约会。我怅然若失。雨落在小院里的玉兰树上,发出有节奏的滴沥声,内心一种孤寂感瞬间而生。不经意间瞥见了茶柜里的西湖龙井茶。思绪漫延。

     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

     纵观古今,为茶痴狂者大有人在,茶不醉人人自醉。人们用文言文、白话文,以茶作传,以茶礼赞。茶更与文人结下情缘,为茶而作的诗文不计其数。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写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而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光滑匀齐,翠绿略黄,香馥若兰,宛如亭亭玉立的女子,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写下:“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来。因我特别喜欢龙井茶的幽雅气质,于是将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喜欢饮茶的父亲。

     平日里父亲也不太舍得喝它,今晚且让我奢侈一番吧。

我拿出父亲的茶具,在脑海里搜索他泡茶的情景。不觉中,记忆穿越了时空落脚在多年前,我和友人到云南旅游时的情景。对于云南这片土地,我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云南白族的血液。而当那些美丽热情的白族姑娘,为游客们表演富有特色的“三道茶”茶道时,我目光追随备感亲切。

      对于我等不甚懂茶的人而言,或许留心的是白族姑娘,蜀绣般飞针走线流畅优美的动作。至于茶味如何,仅觉先苦后甘。

      今夜虽无人表演,此茶也非彼茶,内心却有一股温热涌动。

简单的茶具、笨拙的动作、被省略了过程。茶入壶中,稍后便见茶叶嫩匀成朵,交错相映,芽芽直立。我仔细观察着舒展开的叶子。泡好的茶,色明亮,香气四溢。抿上一口初觉微苦,回味却清香留齿。不禁感叹,饮茶真是个细致活,得有耐性。

     人生亦如品茶,先苦后甜。成功并非瞬间之事,而是辛勤耕耘、厚积薄发的结果。就如龙井茶,需细品慢呷,非得下功夫才能领略其味。而“三道茶”也必经前两道的浸润过滤后,才有第三道入口时的清香味甘。

     夜雨一刻也未停息,紫砂壶中氤氲着热气缓缓而升,为屋内增添丝丝暖意,给予我洗涤心灵的空间……

     那时的茶香,留今日余味。


【作者简介】陈凤,70后,四川都江堰人。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爱写作、音乐。练笔多年,发表过时评;散文、诗歌等。

总编:红烛心曲

主编:温文馨语

编委:大海放歌、新源飞语

群管:小贝壳

特约作家:红烛强子、冯锐夫、潇湘樵者

投稿须知

一、作者自行校对文字、古诗检测合韵,拒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投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绝对禁止同题单独投稿,朋友圈发过的文字一律不收!


二、题材不限,诗歌(现代诗、古体诗词、散文诗)、散文、小说、随笔等。

(杜绝网络拼凑整合文字)

.......................

三、投稿邮箱:
357437070@qq.com  或 2729704303@qq.com投稿格式:题目(原创首发)+作者名+内容+简历+照片+联系方式(微信)

来稿正文统一靠左对齐排版,投稿后关注公众号,并主动加编辑微信:wenwenxinyu或s27298888   以便结算稿费。






嗨,点个在看呗!

红烛诗刊
诚邀投稿,题材不限!投稿邮箱:357437070@qq.com 或2729704303@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