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怎样写才不会“圆俗”

文化   2024-11-21 04:00   山东  


撇筆多樣,鉤筆多變


撇笔亦为表现隶书造型特征之重要笔画,其一般与波捺之笔画形成对称之美。左右伸展,左右呼应,既保持端庄正大之平衡,又形成流动飘舞之笔势。


在《礼器碑》中,“方”“表”二字之撇画为直撇,逆锋入笔向右上,至转锋后向左下行笔,斜下铺毫,至收笔处向上回锋收笔。撇画粗细变化自如,笔意率直,刚劲有力。

“在”“君”二字之撇画为弯撇,亦为逆锋入笔向右上,同样转锋后向左下行笔,笔锋拈转幅度较大,笔画呈弧状,线条弯而不软,极有弹性,且“君”字撇画收笔上挑,富于变化。

“名”“为”二字之撇画为放锋长撇,左下行笔或直或曲,行笔至中下部按笔后逐渐提笔出锋。此撇画在收笔前重按笔,使撇画厚重有力,舒展飘逸。

“大”“石”二字之撇画为弯折撇,此撇画落笔后先向下直写,至转折处向左下方推出。该撇画有明显转折变化,行笔常作突转,于圆柔之中显露刚劲之势。

在隶变之后,钩笔在隶书中开始出现,因为篆书中并无钩画。纵观《礼器碑》,其中撇画有直撇、弯撇、放锋长撇、弯折撇等,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而钩画亦变化多样,有放锋钩、回锋钩等,千姿百态,精彩传神。

《礼器碑》之左钩极具个性,“尊”“事”“河”“子”四字为放锋钩,但钩笔大小不一,势态各异,前两字之钩画短小,而后两字之钩画较长。此钩画向左下倾斜,并略带曲势,弯部方折成钝角,收笔处较尖,并且这类钩画在此碑中较为常见。

“季”“污”之钩画为回锋钩,此钩与放锋钩之区别在于收笔处回锋。其书写时逆锋向上起笔,折锋向下铺毫写竖后,至钩处转腕向左或向左上,圆转回收,圆润厚重。

“叔”字之竖钩,竖细钩粗,竖画弯曲,钩画上挑,弯钩角度较小,极具特色,俏皮可爱。“琦”字之竖钩,竖画由外向内,劲健挺拔,钩画较为纤细,角度较大,笔画多变,极富稚趣。

本文所谈之《礼器碑》变化若龙,忽藏忽现,以心观之悟之,自然可得其法、其意、其情、其境。

其笔画果断爽利,刚健凝练,瘦硬坚挺,棱角分明,骨气硬朗,因此笔画虽细,但 细而不弱,好似铁画银钩,具有极强之弹性与力度。此碑之用笔方圆兼备,主笔突出,尤其是捺画,收笔重按,笔画精巧灵动,富于变化。刚柔相济,曲直相生,直则得其纤劲,曲中见其情态,清新雅致,极尽妙趣。

其实,在汉碑中不论是方劲之风格,抑或是华美之风格,其笔画形态都是多样的,并非单呈方笔。如一味追求方笔会显得臃肿而散失灵巧,唐隶即为明证。华人德在《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言:“至唐隶每况愈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用方笔,虽写得肥硕而气不能厚,偶有圆笔参用,徒增圆俗而已。”



墨缘阁
世人尽学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