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赵一曼
铮铮巾帼英雄骨,熏得青史阵阵香,赵一曼短暂壮丽的革命生涯,让我们充分学到了她热爱祖国,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民族气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勇往直前,宁死不屈的顽强拼搏精神;服从党的安排,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的革命精神以及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初夏时节,四川宜宾市翠屏山苍松翠柏,绿意盎然。在位于山腰的赵一曼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这位女英雄的雕塑,她目光坚毅,英姿飒爽。
学生时代的赵一曼,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学生领袖,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各项革命运动。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她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参加了由叶挺指挥的北伐军讨伐反动军阀的战斗。
1927年9月,赵一曼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1928年,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她接到组织通知回国从事革命斗争。
“在苏联学习期间,赵一曼结识了人生伴侣陈达邦。接到回国通知时,正怀有身孕。”赵一曼纪念馆馆长陈怀忠介绍,强烈的报国之心让赵一曼毅然选择了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临行前,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
在东北,赵一曼先在沈阳、哈尔滨领导群众地下抗日,后在珠河等地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曾参与领导了震惊日伪统治集团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极大鼓舞了东北人民反“满”抗日的热忱。
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在医院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但很快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临刑前,她给幼子写下一封遗书,这封遗书后来经“宁儿”陈掖贤重新誊写,留给他的女儿陈红。“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身带着这封遗书。”陈红说,“父亲告诉我,要将奶奶在信中传达的爱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作为家风,永远地传承下去。”
2009年,赵一曼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文艺作品,广为传播。今年,其家乡宜宾启动了“百校同演同看话剧《赵一曼》”活动,让“一曼精神”薪火相传。
英雄赵一曼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走了,但她的精神没有离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国争光。英雄倒下了,但是英雄精神不会倒下,英雄的气节不会消失,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将铭记在心。梦在脚下,路在前方,我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只有懂得珍惜,才能更好努力的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继承英雄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敌人面前不屈服的英勇精神,努力学习,发奋图强。
图片摘自:人民日报
资料摘自新华网和党史百年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字|杨昕然 黄珊
排版|刘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