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是失衡!一首古方,平衡阴阳,调治高血压,请用心参悟

健康   2024-11-16 09:09   辽宁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常见病高血压的事儿。

我们中医人,最重视的是阴阳平衡。人的出生到死亡,从无病到有病,从年轻体健到年老体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阴阳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

而高血压,作为一个常见病,就特别适合用阴阳失衡的视角来理解。

这也就意味着,应对高血压,中医的主要思路就是恢复身体内的阴阳平衡。

我给你说个简单的例子吧。


话说有一个男子,当时58岁。

做啥工作的呢?和文字有关系,估计是编辑、记者、作家之类的。

他这个人啊,有高血压病史三年,病情控制得还算可以。但是在三天前,此人因为工作任务繁重,不得不熬夜创作。三天之后,坏了,患者开始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不安。

百般难受之际,患者就测了一下血压。果然,血压又高了,高压快150了。

由于头晕耳鸣失眠十分严重,患者就打算先看中医,把这些不适症状压下去。不管怎么样,得让自己好受点啊。

于是,就看中医。刻诊,患者脉弦而细数,舌苔薄白,舌质干红,高压149,低压119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生龙骨、生牡蛎各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丹参10克,党参10克,天冬、麦冬各10克,酸枣仁10克,五味子6克,远志10克,茯苓10克,生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一周以后,诸多症候明显减轻。血压下降明显。原方不变,再投5剂,患者诸证消失,高压139,低压109

这时候,原方停用,改服天王补心丹成药。到后来,低压下降到99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2002年的《安徽中医临床杂志》。医家,是当时甘肃的一位杏林前辈。

来,我们研究一下这里的学问。

前面说过,人从无病到有病,很多时候,就是一个阴阳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

上文医案里患者的高血压,也不例外。


你看,他就诊的时候,脉弦而细数,苔薄白,舌质干红。这是啥呀?这是阴虚有热,对不对?脉弦细,主阴虚,脉道失养。脉数,就是脉搏比正常情况下快一些,主有热。舌质红,为热迫血行。舌质干,为阴津不足啊。

也就是说,患者处于典型的,阴虚阳亢的状态。阴阳失衡,可见一斑。

虚阳亢盛,血液为之涌动,奋而前行,患者这个血压就会高。

肝主藏血,肾为水脏。肝肾为阴血之本。患者肝肾之阴不足,则肝木失养,虚风内动,患者就会眩晕。肾阴不足,耳窍失养,则耳鸣。心阴不足,患者就心悸失眠而烦躁。

所以,患者诸多症候,归纳起来,原因就是一个:阴虚阳亢。

当然,这里面还离不开一个因素,就是患者发病前,连续三天伏案工作。这种过劳,其实是容易加剧患者阴阳失衡的。

我跟你讲,阴阳失衡这个事儿,尤其是体现在阴虚阳亢上,起因往往有俩。一个是老了,一个是累着了。啥意思?年纪大了,阴阳自然容易失衡。而过劳,累着了,阴精耗伤,则更容易引起阴阳失衡,往往成为发病的导火索。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自然是阴虚了就滋阴,阳亢了就潜阳,以此来恢复阴阳平衡。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生龙骨、生牡蛎各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丹参10克,党参10克,天冬、麦冬各10克,酸枣仁10克,五味子6克,远志10克,茯苓10克,生甘草6克。

这里面,其实是天王补心丹的加减运用。

注意啊,生地、当归、天冬、麦冬、酸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丹参、党参,这基本就是天王补心丹了。只不过,去掉了柏子仁、桔梗、玄参。

为啥会用到天王补心丹呢?

因为这个方子,善于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是改善阴虚血少、神志不安的常用方。此方最初配伍是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各9克,生地12克,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各5克。其中的生地、天冬、麦冬滋阴,改善阴虚的问题。当归、酸枣仁和柏子仁补血养血,并安心神。阴血不足的局面,得到改善。人参补气,使得气旺而津血自生,五味子、茯苓、远志安神定志。玄参除了滋阴,还能制衡虚火上炎。丹参则活血清心,安神的同时,使得阴血补而不滞。还有桔梗,载药上行以养心。

所以说,这个方子是典型的,滋补阴血安神定志的方子。医案里的患者,阴虚为本,神志不安,所以用此方恰恰合适。

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医案中加龙骨牡蛎平肝潜阳息肝风,用白芍平肝柔肝。这些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止眩晕,就更符合其实际情况了。

因此,这是用天王补心丹治疗高血压眩晕的成功案例。


读者朋友,我认为,这种以天王补心丹做底子,来调治高血压的方法,很值得重视。因为在高血压人群里,确实有很多,属于心、肝、肾三脏之阴不足。患者除了舌红、少苔或苔薄白、脉细数或弦细以外,往往伴随睡眠质量差、口渴、烦躁不安、身上莫名燥热、容易出汗等情况。还有的伴随手脚心热,脸上烘热,心悸心慌眩晕。这个时候,我们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上面医案里的组药方法,可以说非常经典,恰到好处,值得效法和学习。

当然了,你说,用中医的这类办法,可以彻底逆转高血压吗?我说,这很难。因为阴阳的逐渐失衡,是一个生命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中医,可以在短期内改变局面,但是不可能逆天改命。这就意味着,我们除了用药,更要靠自己来调节,有意识地避免过劳,争取把失衡状态,控制到最小最轻。这就需要医者和患者共同努力。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和你聊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微门诊
微门诊,你手机上的健康顾问,全天24小时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