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主题:独立思维、逻辑思维与学术思维
主讲人简介:何秀荣,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理论和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研究工作。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
本次讲座重点阐释了独立思维的培养路径、逻辑思维的基本技巧以及学术思维的规范与实践,深入探讨了独立思维、逻辑思维与学术思维之间的内在关系与相互作用。旨在帮助师生提升思维深度和分析能力,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增强解决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
何秀荣教授首先从留学人员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培养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外杂志发表文章多,但在国内期刊发文章难的主要原因就是研究缺乏本土化,与中国现实严重脱节。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对中央文件、国家口号等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其背后的真实目的和逻辑合理性,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能盲目地跟从口号和理念。
此外,何秀荣教授强调,国家口号本身承载着特定的意图,尤其是蕴含深刻的政治含义,因此在学术领域内使用时需审慎。然而,众多学者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往往直接依据党中央文件中的口号来框定研究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必须学会辨别口号,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真正目的,并理性地评估它们在经济实践中的逻辑合理性与适用性。
随后,何秀荣教授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独立思维的培养路径:
一、针对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衔接问题,何秀荣教授指出,尽管从理论层面看,主销区向主产区支付额外费用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而在实践中,尽管这一问题已被多次提出,却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例如,黑龙江大豆种植因政策导向出现价格下跌、农民亏损等问题,这深刻反映出政策制定需充分考虑市场规律和实际情况。
二、在探讨大食物观的理解与实践意义时,何秀荣教授强调,大食物观理念虽正确,但在当前中国农产品供给过剩的背景下,更应注重食物与营养的双重平衡,避免陷入单纯追求增加供给的误区。同时,他呼吁在学术研究和政治认知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以确保政策制定能够紧密贴合现实需求,避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
三、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何秀荣教授指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合理转化等,否则难以实现。
讲座最后,何秀荣教授对如何做好学术进行了总结。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从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其次,他指出,要深入理解并剖析国家口号和理念背后的逻辑,提升批判性思维。最后,何教授强调,要将这些思考转化为学术思维,形成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文字|黄梦丽
图片|李婷
编辑|李婷
审核|崇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