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全国性研究:口服抗生素可显著增加帕金森症风险、小心!抗生素还能增加精神疾病风险、以及孩子聪明与否,谁说了算,食与心介绍过抗生素使用可能增加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老年神经退行性问题以及心理疾病风险。食与心长期以来主要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抑郁症焦虑症。本期介绍关于抑郁症的一些新研究。
一. 抗生素使用越多,抑郁症风险越高
近日,韩国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全国性,涉及近20万成年人)发现:抗生素暴露与抑郁症之间的剂量依赖性关联,累积抗生素暴露天数越长,患抑郁症的风险越高。更广泛的抗生素谱与较高的抑郁风险有关。(Antibiotic exposure and depression incidence: A cohort study of the Korean population - ScienceDirect)
2023年1月的一项系统分析也发现:抗生素暴露与随后的抑郁症状发展之间存在潜在关联。具体来说,来自英国和瑞典的研究表明,抗生素暴露后抑郁症的风险至少增加了 20%,前者(超过100万参与者)报告说,随着使用的疗程和药物的数量增加,风险持续存在,并在暴露后的十年内缓慢下降。(Antibiotic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 ScienceDirect)
也就是说,抗生素对抑郁风险的威胁在治疗后持续十年之久。这种影响可能与抗生素对于肠道屏障功能的持久改变有关。
二. 抗生素损害肠道屏障功能
文章:A history of repeated antibiotic usage leads to microbiota-dependent mucus defects
期刊:Gut Microbes
日期:2024年7月
研究者从2509名爱沙尼亚成年人中筛选出8名参与者,在粪便采样前6个月内没有使用过抗生素。4人在过去5年内至少经历了5次抗生素疗程,被作为抗生素治疗组(多次抗生素治疗史);4人在过去10年间均未使用过抗生素,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者身体健康,BMI正常,没有复杂疾病史,也没有任何近期使用药物史,性别、年龄、粪便形态和饮食相互匹配。
菌群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治疗组肠道微生物种类显著减少,多样性指数Chao1显著降低。拟杆菌属、拟杆菌属、副拟杆菌属、布劳蒂亚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和阿克曼菌属等菌的丰度发生改变。
研究者将这两组人的菌群分别移植给缺菌成年小鼠,结果发现:两组结肠黏液厚度无差异,且都没有明显肠道炎症。但与接受对照组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相比,接受抗生素治疗组粪便菌群的小鼠结肠黏液生长速度显著降低,有更多微生物分布在黏液中(微生物更接近上皮细胞),且杯状细胞(负责分泌黏液)更少;虽然黏液蛋白Muc2和抗菌凝集素Reg3γ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这种代偿性反应没能修复黏液功能缺陷。
代谢相关的分析显示:虽然总体重相当,但与接受对照组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相比,接受抗生素治疗组粪便菌群的小鼠腹部脂肪更多,腹部脂肪占总重量的百分比显著增加(预示内脏脂肪增加,向心性肥胖)。
宏基因组学分析确定人的粪便菌群成功移植给了小鼠。与接受对照组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相比,接受抗生素治疗组粪便菌群的小鼠肠道中能侵蚀黏液蛋白的微生物明显增多,比如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布劳蒂亚菌(Blautia producta),Parasutterella excrementihominis、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和Bacteroides salyersiae。
代谢组分析显示:与接受对照组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相比,接受抗生素治疗组粪便菌群的小鼠中腺嘌呤、腺苷、甜菜碱、丁酸酯、4-香豆酸酯、二羟基苯甲酸酯、4-咪唑乙酸、丙酸酯、和戊酸酯富集。
这项研究提示:除了扰乱菌群,经历多次抗生素治疗还能削弱肠道黏液屏障。抗生素治疗后,虽然个体看似早已恢复健康,也没有疾病炎症指标异常,但粘液层的功能损伤依然存在。尽管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粘液层处于动态平衡中,实际上抗生素造成的侵蚀黏液细菌富集和黏液功能损伤可能会增加感染、肥胖以及抑郁风险。
食与心温馨总结:几年前在抑郁症到底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食与心就指出肠道菌群异常及伴随的菌-肠-脑轴紊乱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扰乱菌群会升高抑郁症风险,而保护好菌群则能降低抑郁症风险甚至治疗抑郁症。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证据越来越多。除了抗生素、生活压力、不良饮食和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扰乱肠道菌群,诱发抑郁。虽然这些因素的影响一开始比较微小,就像抗生素造成的肠道黏液功能损伤,往往在人无知无觉中发生,稍微调整下饮食就能恢复,但长期积累和各种因素的累加效果却往往是压倒性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压力性生活事件作为抑郁症诱因,当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捆稻草,针对这个花费巨大精力和金钱去挽回。但其他因素也不能忽视,只有同时控制这些因素,才能更好治疗抑郁症。
实际上,很多人已经通过菌群调整和饮食控制改善甚至解决了抑郁问题。抑郁症的饮食干预,青少年和孕产妇需要知道:靠吃能走出抑郁吗?。
不过食与心的读者朋友们往往更加聪明,她们/他们会在压力大、熬夜或者不得不服用抗生素后有意调整自己的菌群,比如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吃高纤维的杂豆杂谷类食物,增加运动等方式恢复健康菌群。亡羊补牢未雨绸缪,在肠道菌群受破坏后积极修复,早早就把抑郁的苗头掐灭,从而避免了严重感染或者心理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