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王蒙来到伊犁,在伊宁市巴彦岱镇(原红旗人民公社)劳动。在伊犁的6年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新疆叙事”系列作品的宝贵源泉,写作于1983年至1984年间的《在伊犁》系列小说,正是以他的这段经历为背景。《在伊犁》原名《在伊犁系列小说——淡灰色的眼珠》,收入《哦,穆罕默德·阿麦德》等9篇作品,塑造了乡村哲人穆敏老爹等经典形象,文字优美、感情鲜活,具有地域风情,于1984年由作家出版社首次结集出版,并于2024年再版。本期特推出艾克拜尔·米吉提、胡平、张陵三位评论家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在伊犁》的独特之处,与读者朋友一起体会它历经40年而不衰的文学魅力。
——编者
《在伊犁》,王蒙著,作家出版社,2024年7月
原标题:
时间给予的不凡意义
——关于《在伊犁》
最近读到王蒙最新的中篇小说集《霞满天》,感到他的创作已经进入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这同他的年龄和阅历有关,他经历过太多的人间沧桑,也经历过几乎各种形式的文学探索,所以,假如只读他的一种作品,你只能感受到他一个时期的澄思渺虑或迁思回虑,很难跟得上他的全部视野。
他在各种形式的文学表达上都能斩获成绩,站得住脚,经得起时间检验。《活动变人形》《蝴蝶》是如此,《这边风景》也是如此。《在伊犁》中的作品,和《春之声》对照,简直不像出于同一位作家之手,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得堪称经典。我们不能不承认,王蒙在对各种美学形态的体悟上,有天生的过人之处。
王蒙与伊犁当地民众交流
在新疆的数年劳动生活,对王蒙作家生涯的意义是奇特和珍贵的。1963年,王蒙主动要求从北京来到新疆,后又把家搬到了伊犁。如果他当年留在北京,后来再写这段时光,内容上就会有很多差别。那些民族兄弟,对待老王始终是尊重的,无论穆罕默德·阿麦德、伊敏、马尔克、多普卡、依斯麻尔、艾尔肯还是房东穆敏,都是如此。我曾与王蒙一起去伊犁,亲眼看到维族兄弟欢迎王蒙的热烈场面,看到王蒙穿着维族服装走在街上,在婚礼的队伍里和大家一起边走边跳维族舞蹈的情景,很是感动。所以,这组作品是非常可贵的,甚至在王蒙的全部作品里也显得弥足珍贵。
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王蒙在写作这组作品时,对小说美学形态的把握是早就成熟的。尤其是在《虚掩的土屋小院》一篇中,这篇小说写房东老爹穆敏和老妈阿依穆罕。你说都写了他们什么呢?很难说清,就是写6年里一些日常接触和日常感受,没有突出的事件,也没有突出的人物特色,以至于作者曾经几次提笔都觉得写不成。但他们又是作者最熟悉的人,是对作者一生影响最深的人,作者成功把他们写出来了,这是一般小说家无法构思的两个人物。作者讲述的一切那么浑然天成,呈现了生活的原生态。这样的作品,在今天看,在今后看,也几乎是无懈可击的。生命和艺术,在这里得到极致的融合。
此外,在系列小说中,穆罕默德·阿麦德那种执着的生活愿望、阿丽娅让人惊异的淡灰色的眼珠、依斯麻尔的崛起与悄悄沉寂、爱弥拉姑娘的那种不顾一切的人生选择、艾尔肯和民兵们的歌声等,都给人带来过目难忘的印象,来自对生活本身的铭刻。读者会始终觉得这不是小说,而是纪实,其中有些价值非常的东西,的确只能来自真实生命的印记,与想象无关。如阿麦德对待邻居的那只小猫,舍得捏出一半面条来喂它,和老王分别时一定要还他9块钱,再也还不出第10块钱,忽然就把一个新疆汉子的底色写出来了。再比如老王在房上扫雪时的那种心情,一边唱,一边仰天长啸和欢呼,那种心境的表达真是独到和无法形容。是时间,给予王蒙创作以不平凡的意义。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所以部分关注本号的朋友无法在第一时间收到“文艺报1949”公众号推送的消息。
欢迎各位朋友按下面的方法简单设置,让本号继续为您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推送:
▶关注并进入公众号
▶点击手机右上角“. . .”
▶点击“设为星标”
▶这样您就可以及时收到本公众号的推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联系邮箱
新闻部:wybxinwen@sina.com
艺术部:wybart2024@163.com
副刊部:wybfkb@126.com
“文学评论”版:wybwxb@vip.126.com
“理论与争鸣” 版:wyblilun@163.com
“世界文坛”版:imsoha@163.com
“少数民族文艺”专刊:wybssmz@126.com
“网络文艺”专刊:wybwlwy@163.com
“科幻”专刊:912230576@qq.com
《作家通讯》:zjtxwyb@126.com
会员地址信息变更 : 1876960953@qq.com
内容来源:《文艺报》2024年11月27日5版
微信编辑:王泓烨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