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三句话,让华国锋主动辞去主席职务,叶剑英当场落泪

文化   2024-12-04 06:30   宁夏  
自1980年11月,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而这几次会议之中,有一个矛盾点极为突出,那就是关于华国锋的去留。
人们为此议论纷纷。当然,如今我们都知道,最后华国锋还是淡出了政治舞台。只是,对于当年的内情并不清楚。后来,陈云讲述了一些当年的细节。
  三大意见
当时,陈云是力主让华国锋辞去职务的。他在11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三条意见,也正是他的这三条意见,让华国锋下定了决心。
陈云回忆,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第一点,揪出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党的一个很大的贡献,那时,华国锋是负主要责任的,但是,揪出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没有能够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
  第二点,华国锋同志当主席不适当,那一天我跟先念同志到国锋同志那里去的时候提出,国锋同志要有自知之明,在毕生的工作里头,加号是多少,减号是多少。加号指的正确的,减号指的错误的。我讲了一句,希望国锋同志珍惜已有贡献,就是说,不要随便丢掉已经有的这一点贡献。
  第三点,我认为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十二大谁作报告决定下来,哪个当主席哪个作报告。
关于这件事情的历史背景,其实相当复杂。把目光转回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社会动荡不安。随着周总理和毛主席相继去世,政权的归属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些人想要阴谋夺权,陈云等不少老一辈的革命家反而受到排挤,一时间人心惶惶,都觉得国家要出大乱子了。 陈云此前因为一系列风波,已经赋闲在家,但他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国家大事。
他认为,此时国家正是多事之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把国家拉回到正轨上来。而当时叶剑英、华国锋等人抱着同样的想法。
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华国锋接手了一部分国家事务,但眼前的景象令他焦头烂额。不少人忙着拉帮结派,华国锋一个决定做不对,就有可能把国家推向万劫不复。
而这时,陈云、叶剑英等人的出现,毫无疑问是帮了华国锋的大忙。在众人的鼎力支持之下,华国锋在短时间之内终于稳住了局面。同时,中央决定,由华国锋来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以及中央军委主席。
既然局势已经稳定,叶剑英和陈云就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要尽快让邓小平复出,主持大事。邓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他也经历了几次起落。
不过,当前国家需要革新,所以,正需要邓公这样一个锐意进取的人进入政府。可是对于这个问题,中央内部产生了很严重的分歧,华国锋也表现得比较犹豫。
华国锋犹豫的原因在于,邓公当年走出中南海,是饱受争议的。如果现在让邓公重新回到中南海来,那社会上的舆论能不能控制住?
中国好不容易从一场浩劫之中走出来,如果行差踏错,会不会陷入另一场浩劫呢? 从当时的角度而言,华国锋的态度其实可以理解。
因为,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不过,这给叶剑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新旧交锋
叶剑英很清楚,华国锋所表达出来的,并不是他个人对于邓公的偏见,而是很大一批领导干部对于邓公复出的直观态度,乃至于对接下来国家变革的态度。眼下,有很多人依旧抱着保守的想法,想要沿着之前的规则走。
但那样,无非是陷入另一个历史的怪圈,国家永远都没有兴盛繁荣的希望。正所谓不破不立,叶剑英认为,越是这样,邓公复出的事情就越等不得。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叶剑英和陈云看了这些报道,都忧心忡忡。
很显然,这些报道是代表了一定的社会风向,那就是保守固执的风气。其实在此之前,叶剑英已经几次提出,应当尽快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第一次就是在局势刚刚稳定的时候,叶剑英指出,邓小平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而且能力全面、眼光超凡,应该尽快把他请出来主持大局。但这个意见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华国锋也指出,大局初定,很多问题还没有解释清楚,邓公现在在一些人的眼中,甚至还是罪人,一下子让邓公恢复职务,引起的反响太大,对国家反而不好。所以,叶剑英这一次提意见只能不了了之。
不过,叶剑英并没有放弃。没多久,他又第二次提出,应当请邓小平出来工作。叶剑英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他多次提出意见,中央肯定是要认真考虑的。
但这次有人讲了很难听的话:“你们能保证邓小平同志站出来以后,绝对地支持我们吗?你们能保证他出来以后,和我们好好地团结在一起,再不搞分裂吗?你们能相信他出来以后,不会使全党发生分裂吗?”
这些质疑让叶剑英非常恼怒,他当场站起来说:“我建议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们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吧?恢复工作参加了政治局,总不会跟我们挑剔吧?”李先念这时候也站出来表示,叶剑英的意见值得考虑。
不过,当时身为国家主席的华国锋却一直没有表态,这件事情再次陷入了僵局。
  不破不立
进入1977年之后,虽然形势开始稳定起来,但风向似乎对邓公更加不利了。叶剑英再提意见,得到的却是一样的结果。
这时邓公也向中央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态度,他在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主席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
叶剑英也努力的做华国锋的工作。叶剑英很清楚,华国锋心里是装着国家的,因此,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华国锋能够想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叶剑英还用自身的经历作为例子,他这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革命风浪,他很清楚如今邓公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他也希望华国锋能意识到这一点。
在叶剑英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下,华国锋终于被打动了。于是,华国锋渐渐转变了态度,邓公终于在1977年再次复出。看起来,一切似乎到了大结局,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个开始。
因为,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那就是,国家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相比于邓公,华国锋显然是更为保守的。而且,华国锋所代表的可能是当时社会上的主流意见。
因此,1978年,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公,必须要说服人们认可他的想法。此刻,邓公、叶剑英或是陈云,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必须要在这个国家,推动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
邓公在出访朝鲜的时候,就表达了对这件事情的焦虑。朝鲜和中国本身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比我们还要落后一些。
但是,到了60年代,朝鲜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改革,70年代的朝鲜,其繁荣程度甚至已经远超中国了。所以,中国也必须要改,但邓公这个意见刚一提出来,立刻就引来了无数的口诛笔伐。
而这进一步引起了巨大的争论,究竟是要遵循旧的规则,还是要开创新的天地呢?这其中,华国锋明显是偏向前者。一时之间,双方互不相让,要为谁口中才是真理大打出手了。
这个时候,叶剑英对华国锋提出:应该尽快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开一场会议,认认真真的讨论一下国家将来的路线。华国锋同意了这个建议。而接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一轮又一轮的会议,无比激烈的意见交锋。
在无数表达意见的人之中,陈云是最突出的一个。
陈云一向心直口快,而且很多话,身在中央的叶剑英、李先念等人并不方便开口。而陈云过去虽然担任中央副主席,但现在他只是中央委员,所以可以直言不讳。
陈云提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要让党内的生活恢复正常化。过去,所有人身上都背着重重枷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邓公,他身上背负的很多批判,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如今,因为这个原因,邓公也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耽误的是国家的前途。所以,陈云主张,过去的冤假错案应该逐一进行平反,而且,邓公的中央领导地位也要尽快的确立。
平心而论,在几代领导人之中,华国锋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他同样值得赞许。 然而,在七八十年代的大背景之下,华国锋保守的政策,又的的确确成为了一种错误。
华国锋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而现在新的任务已经到来,所以,旗帜也要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中。
  尘埃落定
陈云当时对国家的现状非常担忧,所以,他对华国锋提出了几条比较激烈的批评,而这又恰恰说到了华国锋的心坎里。为国家主席的华国锋,当然也担忧着国家的建设。
他和陈云虽然意见不同,但经过几天的讨论之后,华国锋也承认,陈云所说的,的确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意见,华国锋开始尝试接受这些意见。
陈云给华国锋的三条意见,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当时会场上的意见交锋非常激烈,这三条意见一提出,更是成为了全场焦点。不过,这三条意见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华国锋反思了70年代以来,自己的一系列表现,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陈云所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于是,不久之后,华国锋便主动提出辞职。他高风亮节的举动,平息了一场政治风波。
当时,人们注意到,一向冷静的叶剑英竟然落泪了,这场争执持续的太久了,叶剑英的压力非常的大。
叶剑英跟毛主席是一代人,而现在,能够和叶剑英并肩作战的人并不多。所以,眼下这件事情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叶剑英比任何人都要激动。虽然过程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所幸一切最终回到了正轨。
华国锋淡出了政治舞台,他过上了平静的晚年生活,养花种菜、含饴弄孙。而邓公接下了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带领中国走向复兴。
在他之前,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苏联尝试过,但失败了。于是,全世界都在观望,这个新的中国领导人,是会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改革家,还是被历史抛弃的失败者。
令人庆幸的是,邓公没有辜负叶剑英、陈云的期望,他以强悍的魄力,推动了一系列新政策的执行,让中国彻底的焕然一新,他带领中国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今天再去回顾那段历史,我们已经很难感受到当年的惊心动魄。但要知道的是,今天,中国所拥有的一切,离不开当年那场动荡之中的脱胎换骨。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发布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文字及音视频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jnwytg@163.com     

责任编辑:邓不悔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感恩遇见,点亮在看 

金鸟文艺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