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剑书 阿冇
就业的事,国家急了。
最近,政策密集出手,千方百计抓就业,大动作一个接一个:
硕士博士大扩招,根据这几年的平均增速估算,2025年招生人数可能达到135万左右;
多地人社部门发文,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比如湖南放宽到3年,山东2年;
多省份公务员招考年龄放宽至40岁,直接打破了职场“35岁门槛”;
破除就业歧视。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
随着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国家也将就业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纳入各地各高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重要内容,要求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指导”,必须抓好落实。
为什么做好1222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国家来说如此重要?
为什么很多企业一边在喊招不到合适的人,一边是应届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在这件牵动无数人心的大事上,时代的潮水悄然转向,巨大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了。
不久前,百万博主羊毛月调侃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引发舆论炸锅,网友们把他狠狠“整顿”了一番。直接掉粉上百万,即使滑跪也无法挽回。
羊毛月的翻车再次证明,不要跟历史的趋势作对,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你知道吗?
刚刚公布的2025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预计将达到1222万,再破历史纪录。事实上,毕业生人数在进入21世纪以来就一直在攀升,每年都在打破纪录。
比起2005年的307万,明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已足足增长了3倍之多。
简单算个数,你就知道这背后的就业压力有多大。
2013年,有位高层领导曾经掰着指头算,当时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要保证新增就业1千万人,需要7.2%的经济增长。那一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还只有700万左右。
而今天,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服务业的发达,专家估算GDP增长1个百分点已经能够拉动200万人就业。但即便如此,按照5%左右的增速来估算,也只能解决新增就业1千万,连高校应届毕业生都难以全部覆盖。
正因如此,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才不断提高,已经上升到“民生头等大事”的高度。
今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简称“就业24条”,据新华社评,是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的促就业指导性文件,规格极高。这份文件,首次提出了“将就业工作作为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11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
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指导,分管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推动逐级压实工作责任。
要知道,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文件,但一个细节是,今年的发文时间,比去年整整提前了20天,是过去10年中最早的一次。
从教育部历年的发文时间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哪些年份我们对就业更“着急”一些:
2025届发文时间:2024/11/11
2024届发文时间:2023/12/1
2023届发文时间:2022/11/14
2022届发文时间:2021/11/15
2021届发文时间:2020/11/20
2020届发文时间:2020/3/4
2019届发文时间:2018/11/27
2018届发文时间:2017/12/1
2017届发文时间:2016/11/25
2016届发文时间:2015/11/27
2015届发文时间:2014/11/28
事实上,为了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
比如,从2022届开始,文件就提出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领导班子考核指标。
从2023届则开始提出,“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到今年,又进一步细化到专业:
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
也就是说,就业质量的高低,甚至可能会决定一个专业的生死存亡。未来,哪些专业如果抓不好就业工作,就有可能面临被调整、撤销的命运。
可见,教育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努力促进供需适配。
事实上,今年的指导文件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开门见山的第一条,并没有强调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思想意识等问题,而是直接指向:
供需适配
这就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做好就业市场需求调查,通过调研走访企业、委托专门机构开展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需求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形势。
去年开始,教育部对多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专项督导。今年,也是由教育部党组成员带队,前往安徽、辽宁、河北、北京、江西、天津等省市开展督导。
地方层面,江苏省至少从2018年开始就开展了类似的工作。去年,江苏组织16个工作组对全省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最后评出了107个A等高校。湖南、福建也有类似的动作。
可见,从高校到地方都已经行动起来,一定要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好就业问题。
那么,当前就业问题的“卡点”“堵点”主要在哪里呢?
都说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什么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却是如此艰难?
答案,恰恰也在供需错配上。
这是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王霆的观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解释说:
第一,就业能力的错配,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现在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和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之间还存在鸿沟。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做不到“即插即用”,甚至距离正常履行职务还有不小的能力差距。面对社会化的竞争,存在明显的劣势。
第二,学历错配,高学历大学生越来越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不够用了。
需要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岗位,在就业市场上属于金字塔的上端,需求占比是比较小的,随着高校扩招,这些岗位“僧多粥少”的现象越发突出。
因此,才会出现“研究生就业率比本科生低”的怪现状。最近两年,博士硕士还在扩招,但报考研究生的数量开始下降,从高峰期的474万人,已经下跌到388万。可见,越来越多大学生已经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是用人单位性质和就业偏好的错配。毕业生越来越青睐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等岗位,对民营企业存在“风险厌恶”情结。
你看,考研的热度下降了,考公的热度却还在飙升。激烈的竞争让“求稳”心态变得更为盛行,跟风的大学生甚至挤爆了月薪3千的偏远山区、基层乡镇公务员岗位。
然而,中国90%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经济,80%以上的城镇就业都是在民企解决的。这就造成一个巨大的偏好错配。
中智招聘网数据显示,2024年,央国企招聘人数占到全部招聘人数的37.9%,却有超六成的毕业生向央国企投递了简历;与之相对,民营企业校招人数占比超过53%,投递简历学生数仅占18%。
再加上这几年,民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优质岗位都在缩水。房地产、教培、互联网,往年的校招三巨头齐熄火。被封为“新三大就业引擎”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芯片,出手也难言阔绰。有的应届毕业生还没踏出校门,就先遭遇了“裁员”困境。
在校招岗位上相当“豪横”的比亚迪,一度被侃为“offer点击即送”,2024年校招总人数为1.13万,相比2023年的3.18万,直降了一半有余。
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很多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错配问题不解决,就业始终是难题,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教育部的指导文件,要把“供需适配”放在第一位了。
也不是没有希望,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每年都会点出一些重点的就业领域,显示了“找工作”的新风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打造出新的“就业蓄水池”。
在今年的文件里,多了三个新的关键单词:
绿色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
绿色经济,代表了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前阵子国家成立一家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下场“收废品”,可见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银发经济,是老龄化时代的新风口。国家刚刚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也称“银发经济1号文”,在老人比孩子多的时代,老龄化也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比如,一些年轻人就开发出了给老年人“代写回忆录”的新蓝海,“只工作不上班,我给老年人写回忆录月入两万”,“写了三本回忆录,收入够买一辆车”。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全国各地都在争夺的风口,有望打开万亿级市场。其中,无人机飞手成为一个新兴职业,被媒体报道“月薪最高三万、缺口多达百万”,已经掀起一股考证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年轻人选择了一个“超级就业蓄水池”——网络主播。
别看现在网络主播已经超过1500万,比全国的医生护士还要多,但有机构预测,明年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达到1941.5万。
过去五六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暴涨到5万亿,诞生了董宇辉这样的现象级主播。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到来,中国人均单日刷短视频的时长已经超过2.5小时,比打游戏、看剧都多。
网络主播的入行门槛也是最低的,一台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开播了。
当然,带货主播往往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0个小时,非常地卷。这里头,也许有可能诞生下一个董宇辉。
在时代急速变化的当下,不少行业都在洗牌,即使是大厂资深员工、职场老鸟都面临职业震荡的风波,何况是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呢?
调整心态,迎战困难,努力博取时代罅隙中的每一个机会,总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也许,这就是社会教给这届大学生的第一课。
中产阶级的泡沫早晚会破灭。美国有“乡下人的悲歌”,日本有“中流阶层的崩溃”。时代抛弃一代人,甚至不会提前打一声招呼。
告别2024,迎接未知的2025,如果你不想阶层滑落,如果你想及时看清趋势,做出应对,真诚推荐你订阅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 。
双十二活动,原价299元,限时199元拍下趋势研判,送2024全年研判大全+12场闭门回放。今年最后一场福利活动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