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才知道家乡根本不是退路

企业   2024-11-15 19:51   江西  
中国人似乎有种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结,不管身处何方,也不管离开多久,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总是忘却不了。离家久了、人老了、受伤了、孤单了,都会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到终了还是想着能叶落归根。
这种故土情结主要有两种体现。一种是叶落归根,即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老了就回故乡;一种是衣锦还乡,即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发达了去故乡转转。
故乡是根,是人生的起始。不管大树长得多么枝繁叶茂,没有根,落叶就没有归处。曾经,祖辈到达一个地方,就会在那里繁衍发展,这就是扎根。而今,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大不一样,漂泊、流浪、闯荡。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是一辈子固守一个村或者一座城,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陆续离开老家,去外地打工、创业。家乡的印象渐渐模糊,记忆总是停留在孩童时代,成年后的故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故乡。
似乎一下子,现代人从农耕时代穿越到工业时代,再进入信息时代。曾经幻想着自己老了的时候,回故乡养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喧嚣,回归静谧。努力拼搏后想休息时,才发现家乡根本不是退路。
想叶落归根的人发现,乡村城镇变化太大,除了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而许多留守的妇女为了孩子读书,还带着他们去了县城,青壮的气息在乡村几乎荡然无存,只有暮气沉沉和老树枯鸦萦绕山村。
鸡鸣狗吠、摸鱼抓虾、砍柴放牛、插秧割稻、爬树玩水、嬉戏娱乐,几乎看不到了,喧闹声、虫鸣声、鸟叫声,听到的也少了,空荡荡、静悄悄,或者偶尔传来几声老年人的咳嗽声和远处慢慢挪动的身影。
家贫走他乡,外出谋生存,好不容易逐渐脱贫了,回来能干什么呢?没有产出,留下只能继续贫困。城里买房、定居、子孙读书,让他们回家乡的愿望,不再那么强烈。因为回到家乡不适应,也什么做不了。
对于那些衣锦还乡的人,他们同样不会选择回到故乡。回家乡虽然看起来风光,但他们事业的根基却在外地。他们不会为了故土情节,让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故乡,只是他们的一个站点。
也有人选择过回乡创业,但结果都不怎么理想。农业投资,见效慢,还要看天赏脸。且不说隔行如隔山,更何况城乡间各自的理念有很大的差别,远离乡村的打工人和创业者,能否适应乡村的人情世故。
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父母在还可以回家乡,一旦父母不在了,家乡便不再是家了。自己打拼的城市并立足且儿女在的地方,那才是家。
父母不在的老屋,已经没有了烟火气,只有无尽的思念。多年不回,老屋可能锈迹斑斑,甚至断壁残垣。田地可能荒芜,或者被承包给了大户。回去后,除了老人有依稀见过的面容,其他的没有记忆的样子。
不管是生活、教育,还是卫生,似乎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老人生活不便,儿童教育不便,生病看病不便。这样的乡村,与记忆中的不一样。即便回来了,不再有热闹,只有清冷,让人五味杂陈。
家乡拒绝打工人回归的最重要原因,便是生活得不到保障。不管是乡村还是普通乡镇,都是工资不高、物价不低,而且工作岗位少。反观衣食住行,教育养老,却从来不客气。不外出,如何维持家庭生活。
除了体制内旱涝保收,甚至节节攀升的那群人,乡村、小城镇的,谁不是节衣缩食、胆战心惊地活着,任何一个意外,就会让他们跌入万丈深渊。回家乡,不仅享不了福,更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
时代还在继续向前,乡村城镇的年轻人依然需要气喘吁吁地追赶。梦中宁静安逸的故乡还在,可现实中养老、教育、生活却掣肘着回乡的脚步,让你不得不重新布局。经历过,才知道,家乡根本不是退路。

小道学宫
以道的文化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用道德的观念,剖析世界;世界很大,却依然很小;心若在,自飞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