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引用诗人埃兹拉·庞德在《罗曼司精神》(1910)序言里的话,它很可能启发了提出“传统与个人才能”观念的艾略特,也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诗歌意义上的同代人:
“当耶路撒冷迎来黎明时,午夜正笼罩在海格力斯之柱上。所有的时代,都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说,在摩洛哥仍是公元前,在俄罗斯是中世纪,未来已在少数人的思想中萌动。这一点在文学领域尤其明显,在这里,真实的时间独立于表面的时间而存在,许多已故之人是我们孙辈的同代人,而我们许多的同代人却早已被接入亚伯拉罕的怀抱中。
我们所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学研究,它用同一个天平来衡量忒奥克里托斯和叶芝,以评判当代乏味作家的同样严苛标准来评判已逝的乏味作家,并且,在查阅年历之前,先公正地把赞颂给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