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九十岁母亲坐在我对面。
很冷漠地看了我一眼,接着又把眼神收了回去。
然后,我看到母亲又在痛哭流涕。
这一次,我只是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母亲忽然说:“上一次我回家,本来想在家住,自己做饭吃。你哥哥说我是难为他,让我可怜可怜他。你小侄女也说他爹都快七十了,身体也不好,让我可怜可怜他爹。我想起这些事,就觉得委屈,你们都让我可怜他,怎么就没一个人可怜我呢!我现在都九十了,还能活几年啊!”
母亲能这么说话,让我很吃惊。
以前,母亲做任何事的初心,都是为哥哥嫂子和下面的孙子孙女好。
从来都没想过要对自己好。
这一次,母亲的心态忽然有了转变,觉得她已经活不了几年了,大家都应该多可怜她才对。
我自认为:母亲这种想法没错。
母亲说:“我觉得我现在还啥都能干了,本来想着今年冬天在家住,自己做饭吃,让自己好好享享福。哎,这时候咱不当家了,人家不让咱在家住了。”
我说:“您在哪里住,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这就是您的福气。”
母亲说:“我也知道,人老了,都兴轮着住呢。”
我说:“这样想就对了。”
母亲说:“有件事我挺生气。以前你们啥都给你嫂子,但是你嫂子家新玉米面下来了 ,她的孩子谁都给,就是不给你们。”
我说:“俺姊妹几个啥都不缺,这件事我们自己都不介意,您没必要为这事生气。”
母亲说:“咱老了,啥家也不当了,就是觉得让你们几个受委屈了。”
母亲这么说话,让我再次没想到。
以前,母亲都是让我们姊妹几个无限度地对哥嫂好。
现在,母亲突然觉得她让我们姊妹几个受委屈了。
母亲这种思想的转变,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却忽然发现:母亲虽然重男轻女,但是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很有良知的人。
母亲说:“我越想越生气,年轻时我给他们那么出力,现在老了,在家里吃顿饭都不当家。”
然后,母亲又开始流泪了。
这一次,我依然没刻意去说安慰的话。
我知道:母亲心里什么都明白。
过了一会儿,母亲又说:“你哥哥喜欢吃水饺,一个月他能包十次水饺,人家是真会享福。你哥哥也能,也愿意鼓捣。他一个人什么都能干了。”
提起哥哥,母亲忽然又像换了一个人,脸上又有了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
母亲回到她的房间后,想起母亲的这些话,我感触颇多。
年轻时再无私再不求回报的父母,等到老了,也会希望儿女对自己能够体贴孝顺。
当父母活到八九十岁,儿女已经是六七十岁的小老人。
无论是父母还是儿女,每个人都开始面对自己体弱病残的问题。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生活的不如意,以及很多负面情绪。
这个时候,已经是六七十岁的小老人,在心理上很可能就非常抵触再去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
因为他们自身的心理能量已经很低,照顾父母很可能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心理能量更低。
他们为了自保,心中会只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非常希望儿女能够无条件地来满足自己。
所以,活到八九十岁的父母,大多都会对儿女不满,都有一肚子的抱怨和委屈。
只有极少数心态特别好、特别有大爱的父母,才能做到体谅儿女的不容易,才会选择自己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儿女增添任何麻烦。
对九十岁母亲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体谅儿女的善良老人。
如果母亲有自己的一间屋,按照母亲现在的身体状况,一切还能自理。
给自己可口的饭菜,依然没问题。
这也是九十岁母亲自认为,老年后一个人就能过的最幸福的生活。
实事求是地说,母亲的这个要求一点都不高。
九十岁还依然能自理的父母,已经是儿女的大福气。
遗憾的是,九十岁母亲年轻时没有与哥嫂分家。
所以,母亲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让自己享福的心愿,到老了也无法实现。
现在,我常常觉得,这两年照顾九十岁的母亲,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老年生活有了提前演练。
否则的话,我们永远都想不到,自己老了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从九十岁母亲养老中,我接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人老了,一定要有自己的老屋,这是每个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基石。
人有自己的老屋,就有了自由生活的空间。
只要身体还能自理,就可以在自己的老屋里,自由自在地做生活的主人。
其次就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人生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女和其他人身上。
我们每个人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
这个世界上,高期待就是痛苦之源。
对别人降低期待,或者没有期待,我们的心情就会平和许多。
第三,从中年起,我们就要多多为自己培植福报,主动去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气。
人老了,能够自得其乐,能够一切自理,能够体谅别人的不易,能够知足珍惜,就是大富德,就会生活幸福、人见人爱。
反之,老年之后,对谁都不满,整天负能量,就会没一个人喜欢,无论谁见了,都会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