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黔西市在素朴镇灵博村九龙山举办了首届“水西论象”系列活动,以文化为桥梁,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舜象文化和阳明心学思想,彰显水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价值。此次活动聚焦黔西象祠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带领民众感受象祠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
“水西论象”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
古筝齐奏《十面埋伏》
苗族舞蹈《打鼓芦笙板凳拳舞》
黔西象祠是中国仅存的象祠,承载了舜象文化、阳明文化和水西文化的精髓,是西南民族地区融入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象祠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太宗因与象祠所代表的兄弟亲情文化观念相悖而一度推行破除,但在水西彝族地区仍完整保存下来,历经千年,至今成为贵州文化瑰宝。明代,阳明心学大师王阳明为象祠撰写《象祠记》,象祠文化得以进一步弘扬,象征着人性本善和“致良知”思想的力量。此次活动通过象祠为媒介,让公众深入理解象文化和水西文化的共鸣,也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彝族舞蹈《报答》
蒙古族舞蹈《快乐牧马人》
金钱棍表演《象祠故里气象新》
系列活动包括《象祠记》诵读、象棋邀请赛、非遗展演、传统乐器演出等多种丰富的文化互动环节,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与。其中,活动特设的“水西论象”文化沙龙更是精彩纷呈,邀请了省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象祠文化及阳明心学展开深度探讨。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舜象文化、阳明思想的解读,展现了象祠文化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现场的讨论充满思想碰撞,为象祠文化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参与,进一步促进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场诵读《象祠记》
据介绍,象祠不仅象征着舜象文化的伦理精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之一。象作为舜帝的同父异母弟,早期叛逆顽劣,后在舜的宽容感化下弃恶从善,被封为有庳国君,推动中原先进农耕文明和文字向南方地区传播,死后被民众尊为庳神。王阳明通过象祠故事,阐述了其“致良知”的心学思想,将象祠视为心学的精神源头。如今,象祠不仅是水西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也是全国唯一的象祠遗存,凝聚了中原文化与贵州民族文化的结合,历经明、清、民国多次重修,现今依然矗立在九龙山主峰,成为人们心灵上的归宿。
在九龙山象祠举行礼贤仪式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黔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水西文化的魅力,也突显了黔西市以文化振兴乡村的战略路径。黔西市通过系列活动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黔西市将继续挖掘象祠文化的独特价值,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乡村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重要力量。
来源:黔西发布
主办:清镇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杨珊
编审:王艳妮
编辑:石三玲
投稿邮箱:18480937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