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文萃印社 公众号
学思行
“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明末清初以来,古文字学与金石学兴起,访碑之下,书家渐以金石碑刻做为取法对象,“碑”“帖”分野。自嘉庆后阮元“南帖”“北碑”分说,包世臣北碑“有定法、多变、自在”,唐人“无定势、矜持、版刻”与康有为“碑学之兴”是“乘帖学之坏”的尊碑贬帖思想,巩固了“碑学”的地位,建立了“碑学”审美。康南海认为,学书应取法碑刻,南北朝碑可视为源流,各体具备,“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而身置于资料丰厚的当下,取法的对象、方式,学习方法和书写状态都应有着自我的思考。本次教学以大纲为依据,课程为“魏碑创作”,原大纲课程设置程式化,临、创分割,与实际书写逻辑不符,后与教研室各位老师商讨,对课程大纲重新梳理,使其符合教学过程。学生们为本科三年级,在此之前有“魏碑技法与研究”的课程基础,通过教学发现,间隔两年后,学生魏碑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对于“魏碑”的学习,学子应不拘泥于前人原有“南帖北碑”“十六宗”“四宁四毋”等论断,应培养自我意识,树立学书与审美观。在史论、作品与书家的基础上,思考前人论断、书写方式以及当下魏碑书写与审美的合理性,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书写。本次教学通过细分、递进的方式进行,在过程中保留他们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而言哪些不可学、可以学,怎么学的问题意识。课后与大纲比较,课程完成度在90%,其中“同类型风格拓展”没有完成,此项是对学生熟练掌握“一家”风格后,自我风格的塑造与深入,结课作品均在课程中完成。此次“魏碑创作”课程汇报展,共计作品89件,风格取法多样碑刻、摩崖、造像、墓志,作品中透露着稚嫩、不成熟,其原因在我。个人希望同学们书出本源、面目不一、风格多样。因此,授课中多教原理,谨慎示范,避免学生沾染老师的书写状态,培养学生书写的自发性,风格就是在对自我的塑造中形成。“碑,竖石也”,古人立碑意在“久远”,“竖”有坚固之意,一切事物有了“亻”的参与,便就有了“意义”。很荣幸在枣庄学院和同学们以书相识,愿同学们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竖立起心中之“石”,坚定、自省且自信。此次展览匆忙,还有许多不足,请前辈、师友、同道对课程与作品多批评指正!此外,讲课中常感自身有着“他们”的影子,教学逻辑、方法、风格我印象深刻,对于我而言如影之随形,在此感谢授业过我的老师们。 甲辰立冬聂子皓于凤鸣书斋
字景翰,号翰堂。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云南大学,现任教于枣庄学院。▲《临<高贞><郑文公>二碑》33cm x*68cm▲《书伊秉绶<相与时还>联》(11cm*68cm*2)▲《录赵叔孺先生<裁诗揽镜联>一则》(48cm*180cm*2)▲《临元桢墓志》(69cm*69cm)
▲《节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95cm*180cm)
▲ 《集兰亭序语》(30cm*180cm*2)
黄晨阳
山东青岛人
▲《选录临池管见》(44cm*180cm)
▲ 《常咏闲攻联一则》 (40cm*180cm*2)▲ 《云树月波联一则》(49cm*180cm*2)▲ 《雨过秋江联一则》(35cm*180cm*2)▲ 《临<泰山经石峪金刚经>》(97cm*180cm)▲ 《录<黄帝内经>集联》(48cm*180cm*2)▲ 《雨过秋江联一则》(35cm*180cm*2)▲ 《林烟溪月联一则》(32cm*180cm*2)▲ 《录林则徐青山流水联一则》(24cm*180cm*2)▲ 《长江小轩联一则》(35cm*180cm*2)▲《临<泰山经石峪金刚经>》(97cm*180cm)
编辑: 孙静雯 黄晨阳
海报、图片: 赵雅欣 成鑫梦
文字校对:王海兰 宋佳容 于卓月
丁佳颖 夏焕君 闫爽
审核:聂子皓
终审:杨雯
◎
版权声明
本文/图片 均来自 文萃印社 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天逸出品立场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