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与胡风吵架非常狠,谁也看不惯谁。
茅盾在言语上抨击胡风,胡风耿耿于怀,找机会肆意报复。
后来胡风进了监狱,才终止了这场风波。
两人第一次交恶,事关茅盾的《子夜》。
1932年,茅盾长篇小说《子夜》完稿,出版后获得很好的反响,吴宓、叶圣陶等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茅盾想出英文版本,于是想找在清华大学念过英文的胡风作序。
茅盾与胡风不算很熟,他找鲁迅帮忙,托胡风给他英译本写序。
胡风看完《子夜》当即拒绝。
他批评《子夜》「有太多的客观主义」。
两人第一次结下梁子。
第二次,来源于一场文学争论。
三十年代,「国防文学与民族文学」吵得激烈。
茅盾文学是「国防文学」文坛领袖,胡风是「民族文学」一派。
茅盾内心非常不悦。
「国防文学」比「民族文学」早提出半年,认为胡风半路杀出来,是趁机制造混乱,故意分裂当时左翼与进步文艺界。
这把茅盾气得够呛。
他说「当时不但冯雪峰为胡风所利用,鲁迅亦为胡风所利用」。
他又进一步将胡风定性,说自己和「四条汉子」等人都认为「胡风行踪可疑」。
茅盾这番话,令胡风非常气愤。
对于茅盾的抨击,胡风一直耿耿于怀,找机会报复。
胡风等到了机会。
1948年,胡风主编《蚂蚁小集》,他在《蚂蚁小集》中严词批评茅盾早年作品《腐蚀》,说他「负担着资产阶级没落文学的陈腐的包袱」。
一年后,茅盾进行反击。
茅盾在《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报告中,对胡风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大概占了全篇幅的十分之一。
这件事,也为之后的「胡风事件」埋下了伏笔。
胡风再也没有能力回击。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成为了文坛领袖与新文学的代言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一直到1981年去世。
而胡风就没那么幸运了,后来他因发言获罪,几度入狱。
1955年胡风被叛14年徒刑。
胡风被捕后的第七天,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分别召开会议,将胡风从中国作家协会中开除。
1965年底,胡风出狱。
但好景不长,1966年,他再度被打倒,一度被判死刑,最后被改成无期,一直到1979才出来。
1985年,胡风生命走到尽头的最后一年。
临死前,巴金再次见到胡风,说:
「他完全变了,一看就清楚他是个病人,没有什么表情,也不讲话,我找不到那个过去熟悉的胡风了。
那时的胡风,所有的意气风发和锐利,都被磨得七七八八了。
自1955年起,他有二十年基本没有过正常生活。
胡风死后,他的追悼会被无限期限期推延,遗体也只能冷藏在友谊医院太平间里等待。
胡风死后第三年,他的「清白」才彻底回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