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头!毕节这个村很“特别”!

民生   2024-11-28 08:10   贵州  

大屯三官寨彝族的迎宾酒

古城名村




七星关大屯三官寨

巍巍乌蒙山麓、滚滚赤水河畔。在贵州省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三官村,有一个古朴神秘的彝家寨子,名叫“三官寨”。三官寨距大屯彝族乡政府约3.5公里,距毕节城区约108公里,系历史上大屯土司庄园十八寨之一。

说古朴神秘,是因这个寨子迄今仍保留着传统彝族民居建筑、彝族服饰装束、彝族婚丧礼俗、彝族节日歌舞等特有的扯勒文化,是见证扯勒部落文化的活化石。

《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六祖第四支系即恒部始祖穆阿卧的第十九世孙德赫辉,约在东汉桓帝建和、灵帝光和年间,率部自云南(今云南镇雄境内)渡白水江进入赤水河上游两岸,征服当地土著濮民,羿民建立统治政权,依鳛水(蔺水、赤水)而居,故称鳛部,为鳛部王。传至十二世曰“墨者扯勒”,部族壮大强盛,便以部族首领墨者扯勒的名字为部落名,史称“扯勒部”(见《明史》)。

三官寨曾属永宁宣慰司(奢氏土司)、叙永州管辖地。清代、民国时期,三官属地多有变动。新中国成立后,至2011年11月撤县级毕节市,设立毕节市七星关区,三官寨隶属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范围上略有缩小。目前,原三官寨的大部分自然村落皆属三官村,所以人们习惯以三官村这个行政村代替三官寨。

三官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彝文古籍盈帙满笥,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祭祀活动庄严奇异,民族音乐别具一格。目前,该村有婚丧礼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余人。

三官寨彝文古籍内容丰富,包含着关于天文、地理、历史、物始、命理、历算、宗教、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有“万卷羊皮书,一部彝族史”之说。传承至今的彝文古籍,按用途可分为“呗数”“额数”“阁数”三大类,彝文典籍共100余本,收录彝文8000余字。

三官寨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古朴神秘、多姿多彩,有“课嘿”“隆哄打祀”“姆洪俄以”“剁诗姐”“发哄打梯”等。“课嘿”意为过新年,时间与汉族春节同,新年期即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要定时祭献四次,目的在于与祖宗同庆节日。“隆哄打祀”即三月三,是祭土公土母的日子。“姆洪俄以”与端午节时日同。“剁诗姐”,即火把节,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发哄打梯”,在农历十月初一,是彝族年。

三官寨彝族祭祀丧葬习俗,主要分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两大类。祖先崇拜主要是近祖崇拜。相传,人畜两旺靠近祖保佑,福禄的根源也在近祖,所以日常祈福许愿的对象是近祖亡灵,子孙把近祖的部分遗体(指甲、头发)和遗物(衣襟)尊为堂神(财神)供奉。分“堂神”为弟兄分家时的大典。家庭不安、诸事不利时,往往有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据当地彝族毕摩陈文均介绍,其先祖定居三官已500多年,传承毕摩至他已107世,扯勒家族在永宁宣抚司之前从奢崇明到大屯土司庄园都由他祖人承担毕摩职,方圆百里,彝人逝世或风不调雨不顺,都要请其作祭。

三官寨的音乐,主要是彝族口传古歌、莫轰演奏和月琴弹奏三大类别。通过或悠扬哀婉,或高亢奔放的古歌古调,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彝族人民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等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

祭祀古歌,是彝族在去世祭祀礼仪中的唱词,包括毕摩颂念经文时的诵词以及“玛协”的唱词。祭祀古歌的内容繁多,仅毕摩颂念的经书就有四本,全部诵读完毕至少需要8个小时,“玛协”吟唱的古歌也需要4个小时左右。其中流传较广的一首古歌《肯额》,算是彝族祭祀古歌的代表作之一。演唱《肯额》时,“玛协”带领其他歌师,少则三人,多则十余人,头戴白布,腰缠麻线,互相手挽手。“玛协”拄白布包头的法杖,带动大家边舞边唱,“玛协”和歌师们的身体随旋律节拍的起伏前俯后仰。歌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民歌中常用的赋比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且结构独特,和传统乐句“起承转合”的结构不同,旋律乐句每段大多为三句,所以称为“三滴水”。

婚恋歌包含了婚礼乐歌(一般传唱最广的是辞亲歌、姊妹歌)和山野情歌(曲谷)。情歌(曲谷)歌词诙谐幽默,结构是起承转合四句,多用比兴手法,节奏欢快,旋律明畅;婚礼乐歌庄重悠远,曲调如泣如诉。比如哀婉悲切的辞亲歌,诉说嫁女对父母兄嫂玩伴的依恋不舍、远嫁后对家乡的思念等,其中两句经典歌词,令人潸然泪下:“他乡阳光灿烂,故乡烟雨霏霏。”借景抒情,哀怨的歌词、忧伤的旋律,表达了远嫁女子对亲人、故乡的思念。

除此之外,还有祈神歌、劳作歌等。祈神歌是在七星关区大屯乡、田坎乡一带流传的独有歌种,伴有原生的祈福活动——“笃慕协师”,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由寨老领唱,场面宏大,庄严肃穆,神秘奇异。劳作歌则是彝族先民在千百年的劳作中,结合生产生活创作的歌谣,形式自由,歌词朴素自然,典型的有《撒麻歌》《撒荞歌》等并还衍生出《撒麻舞》《撒荞舞》等舞姿轻快活泼的舞蹈。

三官寨因其独特的、浓郁的民族文化,享有诸多美誉。2001年,贵州省文化厅授三官寨“民族文化艺术之乡”牌。2002年6月,三官寨被列为全省重点保护与建设彝族村。2007年5月,三官寨彝族祭祀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三官寨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7年,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三官寨为“呣哼文化之乡”牌。2020年12月,三官寨的范月成为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大屯三官寨彝族的祭祀场景

一座叫“三官”的小寨、一个静默于赤水之滨的古老小村,像一坛香气四溢的陈年老酒,向世人讲述着乌蒙山深处的人文古韵、讲述着彝家千年土司的壮阔斑斓,不经意间,你会醉于古彝历史的厚重、神秘,民族风情的古朴、多彩。

温馨提示
毕节试验区的粉丝朋友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毕节试验区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如何设置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编       辑:侯宏宏  穆菲琳

编       审:孙良贵  李金贵

监       制:杨   超

总  监  制:李   霓

来        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新闻热线:0857-8617733

投稿邮箱:bjsyqzz@163.com

更多内容
请关注毕节试验区视频号

↓↓↓

毕节试验区
中共毕节市委机关刊,毕节试验区重要宣传舆论阵地,传播试验区重要新闻,挖掘本土文化,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