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无用的话少说,合作的事多做!

教育   2024-11-20 10:03   北京  


亲子关系是头等大事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父母提建议,孩子都愿意听,那么,孩子写作业的问题,可以用10句话搞定,你信不信?我想,肯定大部分人不相信,解决作业问题哪有这么简单?


咱们不妨把家长对孩子的日常要求罗列一下:


  • 回家玩一会儿就写作业

  • 字写得认真些

  • 写作业的时候别走神

  • 错了的地方马上订正

  • 不会写的及时复习

  • 早点睡觉


你看,才6句话,如果孩子能全部做到,那么家长关于作业的烦恼便会立刻消失不见。


然而,事与愿违,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就这么简单的几个要求,孩子偏不照着做,写作业问题持续了几年都解决不了,甚至越来越严重。


所以,家长告诉我,他们对孩子说的最无奈的一句话通常是:“我对你的要求也不高呀,你怎么就做不到呢?”


作业,之所以在有些家庭中能成为一个如此严重的问题,说到底,无非两个原因:第一,孩子听不进去这些话;第二,听进去了却做不到。


如果听进去了却做不到,说明孩子的能力有缺失,这个是后话了。这里我们先重点说说:为什么明明是正确的话,孩子却听不进去?


答案很简单,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在日常的互动中,亲子之间形成了一种斗争的关系。所谓斗争的关系,通俗地说就是:你不听我的,我也不听你的;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彼此防御,心怀不满。


那么,亲子之间能不能有更好的状态呢?当然可以。我们也看到,很多孩子的关注点不是如何和家长对着干,而是如何找到好的感觉、如何发展自我。他们开心、自在、接纳,对父母充满信任。这是一种彼此合作的状态,营造出了温暖、美好的亲子关系。



不催促、不“讲道理”


不催促、不“讲道理”,这个建议并不新奇,很多家长听到后可能会说:“我也不想这样啊,但是不说不行啊。”


在咨询中,我通常会告诉家长:“你先尝试一个星期,把这些催促、讲道理的话减少80%,看看会发生什么?”家长真的这么做了,发现情况并没有恶化,孩子的态度反倒有好转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催促、讲道理,意味着家长选择了一种负面的沟通方式。比如,对学龄儿童,家长可能每天都会提醒“该去写作业了”,虽然家长说得云淡风轻,在孩子听来,却简直像一记响雷——妈呀,又要写作业了。在这一瞬间,他们心中升腾起浓浓的厌烦感。


这种厌烦感,一部分来自作业本身,一部分来自千篇一律、令人心烦的提醒。很多家长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提醒隐藏着对孩子的不满和谴责:“这孩子,光想着玩,我都提醒你了,还不马上去写作业。”所以,好多孩子抗议说:“你的眼里只有作业,没有我。”


家长听了这样的话,通常会反问:“你还想让我怎么样?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说句公道话,在这样的小事上,家长设定的目标确实不合理。概括来说,家长的目标是孩子快点儿写作业。所以孩子说得没错,在这个目标里,的确只有作业,没有孩子。


那么,怎样设定一个既有孩子又有作业的目标呢?家长只需要把目标稍作修改:我想让孩子乐呵呵地去写作业。


很多家长听了这句话,可能会想:“你在开玩笑吧?让他去写作业都困难,还乐呵呵地写作业,怎么可能?”


这就需要选择另外一条路,即用积极的沟通方式达成目标。


不妨把提醒孩子换个花样写作业,比如可以说:“您这心挺大呀,正事儿都忘了吧?”或者:“好了,不玩了,为娘我亲自把你护送到书房。”再或者“这位小公子,请您抽空写两笔作业呗。”


其实,很少有孩子真的忘了写作业,他们只是假装忘了而已,这些好玩的提醒,让孩子会心一笑,也就冲淡了对提醒强烈的厌烦感。


你看,当我们想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只要心中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内心舒适,那么,这个提醒就是有效的,根本不需要三番五次地催促、讲道理。



控制情绪,不焦虑


很多家长都有体会,管理孩子写作业,最难跨越的门槛就是焦虑、发脾气,家长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虽然我也知道发脾气不好,但就是忍不住。看到孩子把不多的作业磨蹭到深夜才写完,太抓狂了。


然而,孩子却不这么看,孩子的心声是:“本来写作业的烦躁和挣扎一会儿就能过去,而父母发脾气,却像疾风暴雨一般,让人郁闷好几天。”


我在咨询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对孩子说:“你先改,改了我就不发火了。”孩子说:“你天天发火,我没心情改。”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每天写作业都上演鸡飞狗跳的戏码。


家长和孩子应该各司其职。如果家长管不住自己,却拼命地管孩子,结果就是家长成了孩子写作业的最大障碍。


最近有位家长找我咨询说,孩子写作业磨蹭,还经常和弟弟吵架,和奶奶顶嘴,爱哭,在学校和同学关系不好。这位家长情绪急躁,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一言不合就打骂孩子,孩子也很执拗,跟家长对着干。


我对这位家长说:你给了孩子太多的负面评价,彼此没有纯粹的亲密感,你要把与孩子相处的节奏放慢,做到情绪稳定,容错率足够高,允许孩子慢慢改变。


当然,对这位家长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情绪稳定。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什么花哨的办法,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克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不住时就到别的房间冷静一会儿。


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这位家长描述了另外一番场景:孩子写作业劲头很足;和弟弟相处很融洽,很多时候,弟弟哭闹要赖,只有她能哄好;她也不再和奶奶顶嘴;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很亲密。妈妈觉得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连感慨“平和里面有魔力”。



就事论事


在咨询中听家长描述孩子的问题时,我常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飘”。家长描述的孩子的问题,都是飘浮在半空中的概括性的问题,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抓狂或充满无力感。


比如,家长常常会这样描述:“我家孩子挺善良的,但就是不认真,什么都听不进去,学校老师也总是反映他上课捣乱,写作业遇到困难就想逃避。”


听家长这么说,我一般都会往“具体化”的方向追问:“你说孩子‘不认真,什么都听不进去’,能举个例子吗?”


这时候,家长通常会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昨天晚上,让他听写生字,他写错了6个,我想让他再巩固一下,他说什么也不答应。我跟他说,你还没有掌握,明天老师让听写时你肯定有不会写的,到时候还得订正。但他就是不听,我反复说了好几遍,他都当耳旁风,气死我了!”


听家长这么描述,我才感觉那个飘荡在空中的概括性的问题终于落地了。我发现,家长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往往缺少思路和分寸。比如,如果我追问家长:“孩子写错了6个字,你想让他巩固到什么程度,具体的做法是什么?能否简洁、不带情绪地处理这件事情?怎样才能让孩子愿意听从你的建议呢?”


不夸张地说,这几个追问,很多家长花一小时都想不出精准的对策,也就是说,长严重缺乏就事论事的能力,于是常常用概括性的问题来吓唬自己。


我和这位家长最后讨论出的对策是“语言幽默,要求具体”。比如可以这样说:“孩子,这6个字当中,我认为你有5个字是会写的,你这是在听写,还是在梦游呀?看在你是我亲儿子的份儿上,我就原谅你了但不管怎样,今晚必须得学会。我有三个办法,你任选一个吧,一是每个字写3遍,二是用手指比画给我看,三是口头描述字的写法。”


这位家长感慨说:“哎呀,原来这么简单,这句话估计能把我儿子逗乐,要求也不复杂,他还有选择的余地,他肯定愿意做。”


关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切忌进行概括性地描述。遇到所谓的问题不妨主动给自己设问:“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方法是什么?孩子是否愿意接受?”


你会发现,这几个问题能快速把你拉到就事论事的轨道。具体的事情解决了,你就不会用概括性的问题吓唬自己。



总结一下,三个对策:


  • 不催促、不“讲道理”

  • 控制情绪、焦虑

  • 就事论事


这三个对策说起来都不新奇,如果能充分实践,却会有奇效。我在咨询中用这个思路解决过很多棘手的写作业问题。


如果你也被孩子的写作业问题所困扰,那么不妨从调整亲子关系入手做到这三点,你就会发现,亲子关系能快速地回到合作状态,这时候,写作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End

内容节选自《高稳定父母》,作者杨杰。部分有删改。家长大学诚意推荐,欢迎分享!




北京伊顿家长大学
科学、严谨、免费的3--6岁孩子父母胜任力测评系统,及系统的育儿知识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