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文化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

学术   2024-11-28 17:00   上海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以宏大的战略视野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深刻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从历史长河中坚定文化自信


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吞吐古今的宏大气魄中成长壮大;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没有在忧患战乱中分崩离析,而是在千锤百炼中不断奋起、复兴、重焕荣光;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没有故步自封简单复古,而是始终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中不断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这是历史长河赋予我们的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从大历史观看人类文明,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中华民族有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长期融合发展、不断向内凝聚的历史实践中,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若星辰、博大精深的伟大文明,且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自身朝代如何更迭,中华文明之河不曾断流,薪火始终代代相传,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


伟大的历史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昭示着未来前进的方向。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是一个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新的文明的伟大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从民族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守护好文化根脉,坚定共同体的文化自信,才能明晰自己的文化身份,以独立自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历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茂根系,深深扎入中华大地沃土之中,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为之浇水施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精心呵护,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培育了中华文化这棵无比茁壮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参天大树。


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华民族以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著称于世,中华文明曾经以自信和强大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东方。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曾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但近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器不如人”,到“制不如人”,再到“思想文化不如人”,中国人一度陷入精神被动和文化自卑的状态,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彻底割断我们的民族根脉和精神血脉。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立足自身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用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和意义,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民族,激活了曾经蒙尘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寻回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找到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新征程上,必须持续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深化“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培育和创造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让我们的文化立得住、行得远,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


3.从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始终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经历风浪考验而屹立不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力精神支撑、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一百多年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文化上的高度自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吸收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发展作为革命文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同志总结道,“和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相比较可以被艾奇逊们傲视为‘高度文化’的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倡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逐步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共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主动走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在大胆融入世界的同时保持了中国特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推动对内具有凝聚力、引领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进一步增强了亿万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放眼未来,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凸显。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如何掌握话语权、主动权、主导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4.从文明创造中坚定文化自信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凝聚共识的磅礴力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滋养。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马克思认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世界性贡献。当前,以资本主义文明为主导的西方文明形态,尽管“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却遵循“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社会不断陷入危机,使得现存的文明成果反复被毁弃。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新的文化形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所具有的革命性、超越性、前瞻性将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动向、人的解放的新途径和人类发展的新前景。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同时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展现出更加恢宏的气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传统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和完善自成一体、光耀全球、造福人类、永续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来源:光明日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静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展示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活动、重要科研成果、优秀科研人才和国际学术交流情况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