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研讨之七“人民城市·创新实践”专家发言摘编

文摘   2024-11-20 09:01   陕西  

文章来源于

《解放日报》







日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宣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承办。研讨会设置主旨研讨和七个平行研讨。平行研讨之七“人民城市·创新实践”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承办,今摘登该平行研讨部分专家发言。



在“人民建”“为人民”统一中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李君如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要同心同力,达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人民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的良性互动,全面彰显人民城市的鲜明本色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理念5周年。这些深刻理念已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最根本的是要牢记人民城市的本质要求,把“人民建”和“为人民”统一起来。

我们要认识到,既不能用“人民建”取代“为人民”,也不能用“为人民”取代“人民建”。“人民建”和“为人民”虽然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但前者讲的是人民在人民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后者讲的是对党和政府在人民城市建设中的根本要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民建”和“为人民”唯有统一起来,才能彰显和激发人民城市的活力。

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是强调“人民建”,还是强调“为人民”,核心思想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仅大力惩治脱离群众的党内不正之风,严厉打击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腐败现象,还加大了民生工程包括智慧城市、花园城市建设力度,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实惠。这一切,坚持的就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把“人民建”和“为人民”统一起来,就是要全面落实好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

我们要认识到,把“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统一起来,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的“美好生活”,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上:一是核心构成,包括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等;二是基本保障,主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三是基础条件,重点是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康乐、平安的幸福生活。能否在人民城市建设、运营和治理时,在这三个维度上让人民群众有真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级干部的考验。

我们要认识到,把“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统一起来,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而要靠实打实地工作。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要同心同力,达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人民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的良性互动,全面彰显人民城市的鲜明本色,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5年前视察上海的重要讲话,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建”和“为人民”的统一,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中“人民建”和“为人民”的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又有人民群众可以参与的制度程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把人民当家作主同党和政府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有机地、完美地统一起来。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的有机统一。仅有民主理念,没有实现民主理念的完备制度,民主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或是不完备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特别是基层民主的推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主就是在自己身边以及自己身上发生的传奇,实现了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的有机统一。

再次,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民主和科学的有机统一。在推进国家治理特别是社会治理的时候,如何保证民主和科学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需要花费极大努力才能达成共识的难题。比如,给老旧楼房加电梯这样的事,出发点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方案经过专家论证更是科学可行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顺利,常常会遇到底层或较低层住户的反对。上海通过协商民主,让居民自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矛盾,把民主和科学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民主和民生的有机统一。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支撑它的社会生产力之上,又是为促进经济基础和支撑它的社会生产力服务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被称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就在于这样的中国式民主能够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享有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无论是健全城市规划体系,还是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系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牢记人民城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指南,把“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统一起来,让人民群众享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美好生活。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攻坚克难  创新转型

陈安杰

中共杨浦区委原书记、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成员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亲切回信,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满怀期待。作为杨浦创新转型的亲历者、参与者,我更能从信中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杨浦发展与民生建设的关怀与期望。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的七个多月里六到杨浦,围绕创新发展、民生保障、信访接待等工作进行调研、作出指示。当年4月3日,习近平同志区县调研除浦东外首先来到杨浦,听取创新转型、民生为本的工作汇报,现场踏看并与干部群众充分交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对城市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关注、对杨浦转型探索的充分肯定。

“城市,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城市。”杨浦最大的特点是大学多、企业多、部队多。这里拥有10多所高校和100多家科研院所,是“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市政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并有“百年红色工运”的历史根脉。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末杨浦变成锈迹斑斑、包袱重重的“工业锈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产业空心化、城区形态老旧、条块分割严重、财政支撑能力不足等“四重困境”,人民群众面临就业难、生活难、出行难等“三大难题”。面对这些挑战,杨浦干部群众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逐步开创出一条适应产业革命浪潮、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呼应人民群众迫切改变城市功能心声的城区创新转型之路。

回首这一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03年至2009年是创新突围阶段,首创性提出并实践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探寻城区转型发展的新源头、新路径、新动能,开启城区转型体制机制创新。

2010年至2018年是创新起势阶段,杨浦被确定为上海唯一、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释放了土地资源、科教资源、人才资源,集聚了大量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初步形成城区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2019年至今是创新质变阶段,以数字经济、创意设计、智能制造等为核心,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天,更多具有新质生产力潜质的优秀企业正在杨浦不断涌现。

总结经验,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四点:

一是“赢在战略”——注重以超前的科创理念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区转型新方向。

2003年,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四个中心”的大局出发,作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决策。城区功能从“传统工业”向“知识创新”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传统工业城市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没有先例可循。为此,我们聚力顶层设计、谋定而后动,注重抓好规划编制,高起点、国际化、可操作地编制了《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的最大成果就是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核心要义在于找到一条大学与城区、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正是依靠这一超前发展理念,杨浦逐步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激活科教资源优势,凝聚多元主体力量,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基本格局、基本态势、基本底色。

二是“创新为本”——注重以创新驱动突破城区转型发展的瓶颈难题。

面对杨浦转型初期面临的体制分割、各自为政、科教运营机制不畅、政府调动资源能力有限、城区转型压力巨大等诸多困难,我们以“三区联动”首创性改革为根本动力,大力弘扬敢于负责、敢破难题、敢于碰硬、敢担风险的“四敢精神”,推动杨浦闯出一条因地制宜“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比如,紧紧抓住大学这一创新动力源,建立区校融合创新、合作共赢的联动发展机制;提出“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主动做到“三个舍得”。又如,探索释放部队土地资源,将五角场地区建成以科教为特色的上海城市副中心;探索利用市属企业闲置空间,将废弃厂房仓库打造成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为打造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贵在坚持”——注重以一以贯之的态度聚焦城区转型发展新使命。

有了正确的理念,更要坚定信念、付诸实践。20多年来,历届杨浦区委、区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创新不放松”,在核心理念上一以贯之,在规划设计上层层递进。从“十一五”初步建成科教兴市典型示范区域,到“十二五”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区,再到“十三五”率先建成“万众创新示范区”,又到“十四五”提出的在“三区一基地”建设基础上初步建成“四高城区”,一茬接着一茬干,以“钉钉子”精神接续奋斗。

在此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秉持为民谋福、为民办事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与行动担当,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杨浦从老工业城区到创新型城区的华丽蝶变。

四是“人民至上”——注重以“人民建”与“为人民”相统一的方法论闯出城区转型新天地。

从2005年起,我们不断深化党员干部普遍走访、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形成“民意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干部在一线考评”的“一线工作法”;全区3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领千余名机关干部定时定点定人深入基层、奔赴一线,通过数十万次走访、数万件为民实事、听取采纳数万条意见建议和万余场宣讲,让人民群众受益、受鼓舞。历经多年传承与完善,“一线工作法”成为杨浦建设人民城市、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法论,有力推动“为人民”与“人民建”在基层一线的有机统一、生动融合。

新起点指向新目标,新征程赋予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我们“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老杨树宣讲汇”全体成员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继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为杨浦乃至上海的创新发展、造福于民积极贡献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内核

褚松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一战线教研部主任、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道路。

人民城市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内核。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价值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城市理念的价值基点,也是理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内涵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城市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三感”,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另一方面,我们的政权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政治底色。这个政治底色在上海体现得尤为深刻。特别是在杨浦,工人阶级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齐心协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建设自己的政权、建设自己的国家以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懈努力。上海的人民城市建设实践充分显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认识论

城市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新形势下,要认识、尊重、适应城市发展的规律。

一方面,城市是有历史的,城市是有记忆的,城市是有未来的。城市中有生活的温度,有一代又一代人深厚的生活和文化积淀。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大家熟悉的现代生活中要达到生产、生活、生态三者之间的和谐,需要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

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这样一个客观背景下,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需要探索新路径。在这个方面,上海是走在前列的。我们看窗外的美景,物理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心理的公共空间正在高度契合中蝶变,并在这个蝶变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大家在享受上海城市之美的同时,都愿意来爱护和建设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城市,来推动和加入正在形成的、体现中华文明传承的城市治理进程。

实践论

上海的人民城市实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系统思维,着重于统筹城市功能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具体来说,既统筹城市空间,又统筹发展过程,更统筹治理主体,还统筹相关目标。

我们看到,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过程中,上海把系统思维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贯彻到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政府、社会、市场行动逻辑与人民群众作用发挥不断融会贯通中。由此,城市的安全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情感归属实现了有效编织,城市的功能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了紧密结合。最终,通过多主体形成合力,用我们政治的逻辑、市场的逻辑、社会交往的逻辑,共同达成一种人民满意的、和谐的、动感的治理状态。

方法论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上海的人民城市实践体现了精细精准的方法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切入口。从管理的角度看,规模上每增加一个人,管理的难度就呈几何级增长。超大规模城市的治理,更为复杂,也更具挑战,既要关注城市发展的宏大方向,又要关注城市治理的具体目标,更要关注城市居民的精神归属。因此,“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上海在以过程的精细化和目标的精准化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我在上海特别是在杨浦调研的过程中,看到上海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不仅注意照顾上海人民的共同需求,还日益照顾个体的具体需求。宏观的目标和微观的关切,形成了上海的城市温度。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明显提升,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景象也越来越清晰。在精细化、精准化治理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作用日益得到发挥,城市发展活力也越来越强,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形成了强有力的吸引。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实现城市空间环境提质焕新

边兰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

当前,城市发展的环境条件、格局形态、动力机制、治理模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城市更新是对建成空间环境的提质焕新,是应对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塑造更美好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新路径,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的崭新实践。通过环境提升和居住改善,有望提升社会包容和发展韧性,继而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步完成从“传统城市”到“未来城市”的转型。

倡导人文关怀

过去,我们更多强调效率优先,致力于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改善。新形势下,要更多强调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杨浦区在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蝶变、从“文化秀带”向“发展秀带”转型的过程中,坚持向数字产业、创新科技的转型,增强了地区发展的竞争力。同时,持续推进老街坊、旧小区向全龄友好新生活社区的更新,把宜居社区建设与创新城区发展相统筹,并与“15分钟生活圈”的公共服务完善相结合,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这是一个整体谋划、持续细化,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实践过程。

无论是杨浦滨江的文化景观休闲岸线,还是五角场、大学路、创智天地科创社区中“烟火气+书卷气、人文景+科技流、时尚风+国际化”场景的精心营造,都折射出城市更新实践中注重长远大局、落实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导向。

下一步,城市更新要通过规划设计引领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品位,塑造注重人情味、体现高颜值、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味的“城市表情”,创造引领城市生活的“新场景”;要持续改善和优化满足品质生活的服务体系,提供具有包容性和普惠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多样、多层次需求;要依托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创新,打造“善治城市”典范,强化全社会参与,凝聚全社会共识,激发全社会能量,实现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统筹协同创新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经济发展转型面临压力,“土地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逐渐消失”。新形势下,统筹利用好存量土地资源,持续发现建成环境的空间价值和增益效能,是城市更新实现统筹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

城市更新要更加注重城市空间价值的发现和重塑,构建引领未来生活的城市空间。通过引领新质生产、活力城市、宜居生活的转型,统筹城市有机更新,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以及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的新场景。

城市更新要面向未来城市生活的新需求、社会生活的新场景,重新认识建成环境的永恒价值。杨浦滨江、创智天地、大学路等实践公共空间塑造、工业遗产再生、创新空间聚集、街道生活再造,成为“最上海”的城市文脉延伸,让人们更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和诗意栖居。

城市更新的关键途径是从文化创意走向科技创新驱动。这一转变反映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深刻变化:从以文化创意为主要推动力的初期阶段,逐渐过渡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时代,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可持续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它代表城市更新中技术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是对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以及经济社会结构优化的全方位推动。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城市的未来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文化创意,而是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提升。

应当强调,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协同创新是一种关键的策略,涉及多个维度的合作与创新。通过空间、功能、主体和政策的协同创新,可以使城市更新运作更加高效、更可持续。比如,空间协同创新强调在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利用上,进行多尺度、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综合整合与创新;功能协同创新注重探索对推动城市发展的各类功能进行有机结合与优化,进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效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主体协同创新重视加强城市更新中的各方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之间的协作与创新,推动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政策协同创新要求加强制度改进和政策优化协同支撑,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维相关政策机制的协调与整合。

总之,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需要致广大而尽精微。不仅要有整体谋划、系统集成上的“致广大”,也要有落实落细、精准施策中的“尽精微”。这也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真实写照。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往期推荐

《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

期刊动态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学术争鸣】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及其世界意义

编辑 | 嘉言宣轶

审核 | 风清扬

社科学人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