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介绍|城市适应理论:理论内涵、应用场景与代表论文

学术   2024-11-22 12:01   中国  


01 理论名称

城市适应理论


02 理论内涵

《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的定义是:“适应行为指的是个体为适应外界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主体对自身的社会权利与义务有了基本的认知,从而自发产生满足社会规则的价值观、社会能力和性格。与此相反,如果个体不能在社会群体中不断适应生存,就会使自身失去方向。人的一生是不断改变适应的过程”。而城市适应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主体与他人、社会以及城市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

从生物学角度研究,枯叶蝶的的蝶翅与枯叶外形无异,将自己伪装在枯叶之中躲避天敌。生物适应的过程源于对不同的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便在自然界更好的生存。从心理学的角度发现,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压力,适应外界环境在于人类调节自身负面情绪,以良好正向的心态看待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社会的构成是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联系,对于适应问题的研究需将人类放于其陌生环境之中,调节自身行为与心理状态以达到适应新的环境的目的。对于适应的研究包含多个领域,对于各类群体而言,适应的过程是由原先已适应的环境进入新的环境,改变自我认知接纳不同环境。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他们的城市适应可以界定为离开原先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城市环境中,适应当前城市生活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意识与行为认知,学习与遵守城市公共准则,接纳并认同城市文化,适应城市生活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不同学者对于适应的定义有所差异,对于适应的维度概述也有所不同。刘杨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主要分为心理适应以及社会文化适应,曾守锤则将城市适应维度划分为心理适应以及学习适应,心理适应主要体现为心理健康,学习适应则为学习成绩。段凡则认为城市适应的两个重要维度是行为适应以及心理适应。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对城市适应维度的界定,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其研究的可实施性,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维度具体划分为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城市文化适应以及社会参与。


03 理论应用场景与解决问题

城市适应理论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主体与他人、社会以及城市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对于流动儿童、农民工而言,他们的城市适应可以界定为离开原先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城市环境中,适应当前城市生活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意识与行为认知,学习与遵守城市公共准则,接纳并认同城市文化,适应城市生活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城市适应理论可以帮助这些群体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04 参考文献

[1]卓然,葛鲁嘉,袁晓娇.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277-279.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4.03.051. 

[2]仇荣山. 城中村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05 相关范文

[1]刘冰兰.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1.DOI:10.27953/d.cnki.ghnhy.2021.000029.

[2]仇荣山. 城中村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3]梁土坤.代际延续还是适应转化: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城市适应理论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02):66-74.DOI:10.19633/j.cnki.11-2579/d.2018.0025.

[4]李立文,余冲.个体化理论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1):19-20+29.

[5]高翔,王乃昂,程慧波.回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过程研究的理论探讨[J].西北人口,2009,30(04):105-107+111.

[6]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01):61-65.

[7]熊凤水,慕良泽.农民工城市适应:层次及其转型——基于社会关系理论的分析[J].调研世界,2007(07):11-13.DOI:10.13778/j.cnki.11-3705/c.2007.07.003.


06 资源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1: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关键词【理论介绍】,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获取方式2: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原始数据!




转载、投稿、商业合作:

vx:study630631(添加请备注“学术鸽”)

学术鸽
传播学术知识,玩转科研工具!关注“学术鸽”,走进“有用、有趣的学术灵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