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诗经·豳(音bīn)风·七月》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
寒衣节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说是为了迎接寒冬,为亲人添衣;一说是为了祭祀先人,给先人送衣服。无论如何,寒衣节都是一个表达孝心、祈福、感恩的节日,都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家庭观念的节日。
相传,秦代松江县有一户孟姓人家,种了一棵葫芦,秧子顺着墙爬到隔壁姜家结了个葫芦。葫芦熟了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配夫万喜良。后来,万喜良被征去修筑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对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网络图片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故事之一,广泛流传,于是,有人说“寒衣节”是为了纪念这个凄美的故事。
南北朝时,北魏创立“府兵制”。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合一,一人充当府兵,全家编入军籍,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府兵服役期间的军资、衣装、武器和出征途中的粮食都要自备。
如果到了秋天征人未归,家中就要为他缝制寒衣。征程遥远不能自己送去,就只能寄去了。
唐代女诗人陈玉兰有一首七绝《寄外征衣》: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网络图片
译成白话文: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当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诗人满眼都是丈夫,西风吹到自己身上不觉冷,却多的一份是对他夫君的担忧。时至今日,读来仍让人感动。
北宋时期,寒衣节的习俗主要有两个方面:授衣和烧衣。
所谓“授衣”,就是给军中将士换发“冬装”,皇帝也向文武官员赏赐棉衣,以示关怀。唐天宝年间,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士兵由国家招募,军资、衣装、武器由国家供给,“寒衣”改由朝廷发放,不再需要家庭寄送。
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寒衣节这一天,也不忘祭祀故去的亲人。所谓“烧衣”,是为逝者备好御寒的衣物,拿到坟前烧掉。《东京梦华录》写道:“(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
“烧献”的习俗,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所以,有人认为寒衣节习俗的形成不应早于宋代。
至元代,将十月初一祭先上坟称之为送寒衣节。《析津志辑佚·岁纪》:“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清代诗人席佩兰有一首五言《寒衣节》,写了清代寒衣节习俗场景和意义: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网络图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为什么寒衣节会在“十月初一”呢?这要从中国的古历——秦历说起。
“秦历”又名“颛顼历(zhuān xū lì)”,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行全国。秦历以十月为一年的首月,轮至次年九月为年末。十月初一是“秦岁首”,也就是大年初一。
秦朝灭亡,“秦岁首”的习俗在汉初沿用下来,在汉武帝颁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北宋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岁首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十月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都以五谷和果品祭祀,从宋代开始,“烧献寒衣”成了十月一祭祖的重要内容。到了元代,将“祭先上坟”称为“寒衣节”。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北方人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中国“三大鬼节”。但是,现在人们只知道“十月一”,知道寒衣节却不多。
清晚期,“烧寒衣”习俗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把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和相应称呼,这就是“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民国时期,人们不再“烧包袱”,而是直接烧冥纸。
寒衣节和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一样,是怀念、祭奠祖先的日子,也是回忆家庭历史的日子。
当代社会,人们可以选择的祭祀方式有很多,即使为了保护环境不烧冥纸,仍可以通过送鲜花、植树、写祭文、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等多种方式缅怀祖先,表达孝思。
网络图片
寒衣节,唯爱与温暖,不可辜负。寒衣节这一天,我们不忘祭祀故去的亲人,更要把关爱送给健在的亲人。
【END】
来源:文化洋河
点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