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我国在区域发展上形成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国家战略联南接北、承东启西,构建起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持续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努力做好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的研究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本期【热点追踪】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现整理推出长江经济带最新发展动态。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诞生 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
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显示:10月20日10时18分,由我国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顺利掘进至第1000环,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崇太长江隧道连接上海市崇明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千米,采取单洞双线设计,是目前世界高铁隧道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5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设计时速最高(350公里/小时)、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工程。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网
何维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在江苏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调研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到江苏,就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开展调研。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与调研组进行工作交流。省长许昆林在座谈会上汇报江苏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
何维代表农工党中央感谢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布局谋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上取得新成效。希望江苏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农工党中央将一如既往把对口江苏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摆在重要位置,共同守护好“一江碧水”,为美丽中国和美丽长江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信长星感谢农工党中央一直以来对江苏发展的关心支持、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他说,江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我们全力配合农工党中央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认真落实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新华日报
长江经济带1440座和黄河流域360座尾矿库完成整改治理
10月2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推动各地强化尾矿库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守牢尾矿库环境风险的底线,2024年全国纳入环境监管尾矿库是7820座;持续开展汛期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发现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尾矿库4340余座;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尾矿库污染治理,截至今年9月,已推进长江经济带1440座,黄河流域360座尾矿库完成整改治理。
郭伊均介绍,我国尾矿库数量多,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尾矿库的数量占到了43%,总体情况复杂,环境风险较高,监管难度较大。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推动各地强化尾矿库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守牢尾矿库环境风险的底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尾矿库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前后制定发布《尾矿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尾矿库环境风险监管分级分类技术规则》等政策规范文件,明确尾矿库运管单位主体责任和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责任,细化尾矿库全过程污染防治要求,规范“管什么、如何管”,基本搭建了尾矿库环境监管的“四梁八柱”。
二是实施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按照环境风险高低,将尾矿库分为三个等级,环境风险从高到低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建立全国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清单并动态更新,同步构建环境监管的信息系统。2024年全国纳入环境监管尾矿库是7820座,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分别是76座、2109座和5635座,指导各地按照等级实行差异化的监管,突出重点,有效缓解地方环境监管力量与任务不匹配的矛盾,提升精准治污的能力。
三是持续开展汛期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1年以来,坚持每年组织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汛期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发现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尾矿库4340余座,目前已经完成整改治理3850余座,推动1415座尾矿库建设完善了污染防治设施,不断提升汛期尾矿库环境安全水平。
四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尾矿库污染治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重大发展战略部署要求,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尾矿库的污染治理,组织专家赴各省开展尾矿库污染排查整治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扶,推动按照“一库一策”的原则开展治理,组织开展整改成果的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今年以来,截至9月,已经推进长江经济带1440座,黄河流域360座尾矿库完成了整改治理,尾矿库环境安全的水平明显提升。
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各地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严密防控尾矿库的环境风险。一是推动深化尾矿库分级环境监管制度,以防控环境风险为重点,优化尾矿库分级技术规程,聚焦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坚决守住环境风险安全底线。二是不断完善尾矿库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以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为重点,推动建立企业日常自查,汛期前排查,汛期期间巡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巡查,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督查的尾矿库环境监管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排查环境风险隐患,限期整改,及时核查整改效果的闭环监管机制。三是加快提升尾矿库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健全“一库一档”的尾矿库数据信息系统,探索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状况的动态评估和监测预警,不断提高监管的数字化水平。
来源:新黄河
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61万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6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5.2%。其中,江苏省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增长7.7%,地区外贸占长江经济带外贸总值的28.2%,位列长江经济带首位。
“长江经济带外贸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首先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集成电路、汽车等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船舶、家电等传统优势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其次,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外资企业在计算机通信行业持续深耕。此外,自主品牌出口比重稳步提升,对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明显增长。”南京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欣表示,高新技术产品成为长江经济带外贸的重要增长力量。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4.1万亿元,增长7.7%,占同期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值的48.6%。
数据同时显示,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62万亿元,增长4.9%,占同期全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的43.5%;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4.48万亿元,增长1.9%,占同期全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的46.5%。
来源:人民日报
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横跨东中西三个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一半,生态地位特殊,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央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由此可见,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指导意见》将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近年来,我国成功构建了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一是通过发展绿色金融,运用多项措施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金融力量,例如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等;二是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协同发展,强化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支持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转移,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发展;三是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协同发展,精准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群众就业和养老金融服务等工作,大力支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四是扎实做好金融风险评估和防控工作,牢牢守住风险底线。这些举措不仅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目标的实现,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为了让绿色金融更有效地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绿色企业差异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适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例如丰富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品种,发展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有效甄别出真正的绿色企业,避免资金流向“漂绿”项目;健全跨区协调体制机制,确保政策在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执行“不走样”,政策效果应惠及长江经济带的每一个地区。此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合理借鉴各国绿色金融政策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估,学习相关先进技术并应用于产品创新、风险评估等领域。
来源:经济日报
江西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坚决扛起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以实施制造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三大攻坚行动”,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中心、区域航运中心和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为重点,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
制造业是九江最厚实的家底,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九江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关键点,认真落实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集中资源力量,围绕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确定24项攻坚任务,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实现攻坚突破,努力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省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聚力文化旅游攻坚行动,九江市制定《2024年文化旅游攻坚重点任务表》,通过细化目标、定期调度,高效落实、及时反馈,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攻坚落实强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文旅融合深度,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责任明晰、节点明确、推进有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年,九江市推进文旅重点项目115个,总投资891.3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8个、续建项目67个,计划竣工项目46个、计划投资240.20亿元。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项目后续建设,力争年底完成项目三期施工;启动建设多功能文化展陈馆、“三馆合一”(美术馆、非遗馆、科技馆)等项目;加快建设义门陈文化产业园、庐山杏林文化产业园、南康古城等项目;推进石钟山、浔阳江、鄱阳湖吴城候鸟小镇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丰富中心城区旅游业态,建设1—2个智慧商圈;推动中心城区五星级酒店建设,四星级酒店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九江港“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能力不断加强,向东开航至上海“天天班”,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开航至川渝始发定点班轮,开行中欧(亚)班列及中老国际货运列车,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内外水铁联运站点开通至27个。2023年,九江港货物吞吐量增长11.2%、突破2亿吨,位列全球港口第33位。
“三大攻坚行动”走深走实,发展步伐铿锵坚定,九江涌动着担当实干、争先进位的拼搏热潮,一幅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九江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 |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24级硕士研究生俞之颖
审核| 李晨 编辑 | 玄泽源
相关推荐
【热点追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10.1-10.31)
【热点追踪】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长江经济带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要事概览(2024.9.1-9.30)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8.1-8.31)
【热点追踪】长江经济带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8.1-8.31)
【热点追踪】黄河流域发展近期要事概览(2024.7.1-7.31)
更多推荐
【乡村“镇”兴】第165期:加勒比海明珠——多米尼加圣地亚哥(Santiago de Los Caballeros)
【乡村“镇”兴】第164期:湖光山色小镇——新西兰特卡波(Tekapo)
【乡村“镇”兴】第163期:电影《情书》原型小镇——日本小樽 (おたる)
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