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平菇种植促振兴

政务   2024-11-07 18:04   安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菌菇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是玉米芯、秸秆、木屑等,埇桥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同时又是重要的板材加工基地,拥有丰富的食用菌生产原材料。

11月5日,走进杨庄镇郑楼村的平菇种植大棚,浓郁的菌香扑面而来,一个个菌包有序地摆放着。平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并且在种植上,部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后,加上玉米、麸子、豆饼等辅料成为平菇菌包的理想填充材料,这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种蘑菇有20年了,平菇种植主要好在原料用农作物秸秆和玉米芯,不需要化肥,不需要农药,技术也好掌握,吃着也放心。”种植户郝玉成拿着一个菌包向记者介绍道,这一袋子能出到3斤蘑菇,成本在1块5左右,能卖个7、8块钱,管理好了就能挣5块钱到6块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杨庄镇,平菇种植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户受益,还带动了就业,推动了整个乡村的振兴。郝玉成说,这个蘑菇厂最忙的时候需要二三十名工人,工人一天就能挣个100到150块钱。这些蘑菇将在春节期间上市,主要销售渠道是超市及菜贩。

在种植、采摘、包装和运输等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如老人和妇女等。

“平菇袋打开口放上菌种,打好摞,一个月以后就可以出平菇了。”在蘑菇棚的另一边,工人宋桂平麻利地把菌种放入袋中,不一会一个菌包就制作完成了,宋桂平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是计件工资,大概一天就是成百块钱,不耽误接送孩子。”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埇桥区杨庄镇的平菇种植产业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郑楼村党总支书记张爱新表示,郑楼村将继续加大对蘑菇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种植技术,提高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打造蘑菇品牌。我们希望蘑菇种植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让这个小小的蘑菇成为郑楼村一张特色名片。

截至目前,埇桥区食用菌面积2000余亩,产量0.95万吨、产值0.6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4%和69.2%。同时,埇桥区共培育引进适合种植的羊肚菌新品种8个,大球盖菇新品种4个,草菇新品种2个。

下一步,埇桥区将持续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研发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优质食用菌品种,在菌种繁育、制料制袋、栽培管理、分级加工等环节,形成规范、实用的标准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孙启梦 郭一鹏)


版权声明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张孟迪

一审:武银凤

二审:张华夏

三审:董   华

投稿邮箱:yongqiaonews@163.com

所投稿件需为原创稿件。要求图片清晰、文章逻辑清晰。

所投稿件需详细标注作品名、作者名以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

“宿州埇桥发布”微信

“看埇桥”APP

“宿州埇桥发布”微博

“宿州埇桥发布”视频号


宿州埇桥发布
埇桥是中国孝贤之乡、书法之乡、曲艺之乡、烧鸡之乡。运河名城,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宿州埇桥发布”传递权威资讯,提供民生服务,推介埇桥特色,展示埇桥魅力,真诚期待您的关注和支持!
 最新文章